
子曰:“衣敝缊(yùn)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zānɡ)?’”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原文朗读】 衣敝缊(yùn)袍:穿着破旧的绵絮袍。敝,破旧。缊,乱絮,古时无棉,贫者以乱麻为絮,絮之好者称绵,像今天的丝绵。 衣狐貉:穿着狐皮貉皮做的皮衣,狐貉皮毛是动物皮毛中最珍贵的。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出自《诗经·邶(bèi)风·雄雉》。忮,羡慕,嫉妒。求,追求,贪求。用,使用,做。臧(zānɡ),善,好,夸赞。上一章孔子说,人要立下远大的志向,紧接着就用子路的作为作参照。孔子说:“穿着破旧的绵絮袍,和穿狐貉皮裘的人站在一起,能不感到耻辱的,恐怕只有仲由了吧?诗经中有一句诗‘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大意是,不去嫉妒不心贪,哪有什么不良善?”子路听了老师的夸奖,沾沾自喜如获至宝,从此常常念诵这句诗。孔子又说:“仅仅做到不嫉妒不贪求还不够,哪能足以津津乐道呢?”  这句诗出自《诗经.邶风.雄雉》的最后两句,全诗四段,每段四句。全文如下“雄雉于飞,泄(yì)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上下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何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翻译成白话就是,雄雉空中飞,展翅真舒畅,我在想念他,音信恨渺茫。雄雉空中飞,上下咯咯唱,可爱的郎君,让我心忧伤。看看那日月,思念更悠长,天高云彩远,何时能回乡?标榜是君子,实则无德行,不妒不贪婪,哪有不良善?这首诗描绘一个女子思念远方的郎君,有两种说法。其一,控诉无德君王发动战争,丈夫去服兵役,媳妇在家苦苦期盼。其二,丈夫为了挣钱远走他乡。前三段都是铺垫,最后一段有感而发,不管是个人,还是君王和一个国家,与人争斗的原因大都是为了利益钱财。所以,“不忮不求,何用不臧”的大意是,标榜君子者甚多,知道德行者甚少,不去嫉妒不心贪,哪有什么不良善?孔子对子路的喜爱仅次于颜回,与子贡并列,子路是一个讲话率直且很有侠义气慨的人,个性豪迈而慷慨尚义。他穿着破旧且用烂麻为絮的旧袍子,与那些穿着高级狐貉皮袍的“大款们”站在一起,不仅不嫉妒,而且不以为耻,没有自卑感,丝毫不觉得自己不如人家。不忮不求,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要沾染上“贪嗔”的毛病,忮就是嗔,求就是贪。子路为何能做到不卑不亢?关键是他的心理健康,自己有远大的志向,所以不会以“恶衣恶食”为耻。3、“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又批评子路,告诉他要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子路听到老师的夸赞,高兴得不得了,从此以后,就把“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孔子看到后,又告诉子路说“是道也,何足以臧?”,大意是,不嫉妒人,不贪求财,固然是好品德。但做到这些还不够,不足以作为大肆夸耀的资本,你还要树立更远大的志向才行。不忮不求,对应到现实生活中,就是不气人有,也不笑人无。虽然孔子告诉子路只做到这些还不够,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能做到这些实在就不错了。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