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无所养的辛酸陈小春懂,武夷山的茶人们也懂

 茶人老武 2020-09-22

作为资深综艺粉

《爸爸去哪儿》第五季开播

十三夷自然集集不落的在追看

毕竟迷上了

陈小春&Jasper

这对神奇父子

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

会在电视上看着酷酷的山鸡哥带娃

毕竟大家对陈小春的印象就是暴脾气

一张冷冷酷酷的脸

一副惹不起的样子

温柔懂事的儿子比起来

陈小春这个爸爸可以说是“超凶”的了

但每一个凶爸爸背后都有一套令人佩服的教育哲学

毕竟农村出生过过苦日子的山鸡哥

是把40多年的人生智慧和教养传递给下一代

十三夷印象非常深刻

第5集在老乡家学做乐器的时候

Jasper要跟老爷爷拿钱

结果被爸爸严肃制止了

不苟言笑的山鸡哥挂着凝重认真的表情教育儿子

“不要拿老人的钱,

他们赚钱很不容易,不可以拿!”

最新一集中

陈小春和Jasper还一起在村子里开设微笑贩卖机

逗村里留守的空巢老人们开心

为他们带去片刻最无邪的欢乐

看着片中原始的的村庄、清一色的老人们

十三夷鼻头不禁一酸

想起了在我们武夷山

许多年前也是这样一番景象

美丽但闭塞的大山留不住向往外面世界的年轻人

为了生存也好,为了理想也好

年轻人们纷纷离开山村去大城市打拼

留下孤寡无依靠的老人们

成为山中一道迟暮的风景线


成了一代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

老有所养原出自《大道之行也》

是大同社会的一个标准

指老人家都有子孙后代或社会抚养和关爱

中国首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提出

从2013年到2050年间

中国老年人口内部将发生重要变化

中国空巢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一半

未来空巢老年人口比例预计将突破70%

无子女老年人数量庞大

预计到2050年

临终无子女老年人将增加到7900万

直到近十多年

武夷山以得天独厚的岩茶为资源

大力发展茶产业、茶文化,开发旅游

才让贫瘠的山村日渐富裕起来

随着茶产业和旅游业蒸蒸日上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巢

从大城市返回武夷山来建设家乡

寻找以茶为特色的致富之路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到来

给这座古老而神秘的武夷山注入了新生命

让武夷山焕发出如新茶萌芽般的勃勃生机

年轻人越来越多的选择返乡发展

也让那些原本留守的孤寡老人们有了依靠

老有所养

这个问题在中国已经说了两三千年了

孟子见梁惠王时

说了这样一段话: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这段话

讲的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

即中国传统的养老之法

要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必须先得到解决

2300多年前

中国处于生产力低下

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

孟子提到的包括养老在内的社会保障

是低水平的

比如五十岁的人能穿丝帛衣服

七十岁的人能吃上肉

头发已白的老人不需要挑着担子跋涉在道路上

但就是这样的低水平

对孟子而言,只是一个梦

农耕社会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

科技欠发达

商品交流不频繁

有限的土地难以承载过多的人口

再加上专制社会政治清明时期总是十分短暂

政府对居民的养老保障

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法定义务

养儿防老是不得已的选择

可以说,孟子的梦

在过去的2000多年难以实现

但在今天

武夷山人民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

一代代人前赴后继

一面依托大自然的给予

一面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将高山峻岭间这珍贵的岩茶资源采摘、开发、种植、传承

让武夷岩茶走出武夷山、走向全世界

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升级

餐饮、住宿、旅游、户外探险等行业也蒸蒸日上

造就了今日武夷山的繁华热闹景象

如今武夷山每到节日人满为患

世界各地求一杯正宗武夷岩茶的人比比皆是

这一切,离不开年轻人们的勇敢拼搏和无尽创造力

敢想敢闯敢拼的年轻人

就是武夷山的未来

茶知武夷也一直致力于鼓励年轻人关注茶、了解茶

并投入到武夷岩茶的事业中来

我们曾制作了武夷山新生代茶人系列视频

宣传武夷山新一代年轻茶人

我们还开发了茶米来了旅游品牌

号召更多年轻人亲临茶山

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

十三夷和老武一起在武夷山

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

一起在武夷山养育我们的后代

赡养我们的长辈老人

老有所养

期望,孟子2300年前的梦想不再空悬

 

【END】

———   点 击 图 片 阅 读 精 彩 文 章  ———

树立正确“苦味观”,你说的“苦”真的是“苦”吗?

日内瓦钟表匠、勃艮第酿酒师...... 还有武夷山的焙茶师

没有一点点防备,我被岩茶锁了一下喉!

三招,你就可以喝到滋味独特的炭焙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