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把茶咽下喉头,也把茶揉进画里

 茶人老武 2020-09-22

近年来,诸如《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大型文博节目的播出,带动了一波波的文博热、国宝热,那些被时光尘封的历史再度来到大众面前。今天,十三夷想和你聊聊,唐宋时期几幅承载着茶事的茶画——它们可能是以茶事活动为主题,也可能是画中提到了茶。

 唐阎立本 《萧翼赚兰亭图》 

这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唐代最早的茶画。画面描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痴迷王羲之的《兰亭序》但求而不得,于是派谋士萧翼从辩才和尚手中骗取真迹的故事。

左下角一长者蹲坐在风炉前,手持茶夹搅动茶汤。童子弯腰手捧茶托、茶碗准备分茶。炉边的茶几上置有茶托茶碗、碾磨茶叶的荼碾、盛茶末的茶罐等用具。

《萧翼赚兰亭图》局部

唐朝饮茶文化之盛遍及民间,饮茶已成为日常生活所需,此画记载了唐朝寺院的茶事礼仪,并重现唐朝烹茶饮茶器具,及饮茶的方法与过程。

唐作者不详《宫乐图》(又名《会茗图》)

画面描述了唐代宫廷贵妇聚会喝茶的场景,中央是一张大型方桌,仕女十二人,围坐、侍立于方桌四周,品茗听乐。

方桌中央置一只大茶釜(即茶锅),右侧一女子手执长柄茶杓,将茶汤分入茶盏里,茶盏为碗状,有圈足,便于把持。茶汤是煮好后上桌的,之前备茶、炙茶、碾茶、煎水、投茶、煮茶等程式由侍女们在另外场所完成。这是典型的“煎茶法”场景。

《宫乐图》局部

《宫乐图》局部

《宫乐图》局部

晚唐饮茶之风昌盛,茶圣陆羽茶经》便完成于此际。陆羽在《茶经》里则极力提倡煎茶法,在文人雅士甚至王公朝士间得到了广泛响应。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画面描述了宋代文人雅士茶会场景,分为磨茶、点茶和僧人伏案执笔两个部分。点茶是指将茶饼炙后再碾磨成粉,然后投入茶盏调糕,以沸汤点注的一种茶品冲泡方法。

画面左侧,一人正在转动茶磨磨茶,石磨旁的扫帚用来清扫茶末。一人在黑桌旁,准备点茶,他手边的风炉正在煮水,桌上还有筛茶的茶罗、茶盒、茶盏等茶器。

《撵茶图》局部

除了潜心于茶事的几人,画面右侧的三位正埋头于作书与欣赏。整个画面宁静祥和,正是宋代文人风雅而高洁的日常生活。

南宋刘松年《斗茶图》 

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在宋朝,最流行的茶事活动就是斗茶。斗茶是宋元时期以战斗的姿态评比茶叶质量的方法,一般是二三个人聚集一块,献出各自珍藏的茶,烹水沏茶,依次评定。

图中四人一副严肃正经之样,茶担在身旁,认真斗茶。

《斗茶图》局部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里,有许多载体来承载茶事:诗词、小说、戏曲、绘画……茶并不仅充斥日常,它也为艺术创作们提供了素材,使活色生香的茶文化流传下来,让我们通过这些,去遥想追溯古老而有趣的茶事。

(图片来自百度,仅用于交流茶文化

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

【END】 

与我们一同喝茶、说茶、玩茶

下方海报,扫码报名~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大家很难在众多的消息列表里找到茶知武夷!

其实只要简单三步操作就可以将茶知武夷置顶起来——

设为星标就是置顶,从此就不会再找不到我们了,也不容易错过重要的文章了。

  点 击 图 片 阅 读 精 彩 文 章 ——

致全体茶友、茶农的一封信

茶与健康|黑茶怎么喝最好?

最难喝懂的“乌龙茶”,你身上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

日晒白茶|一半是茶,一半是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