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听那冷雨》——黑白片所激发出的无尽乡愁和忧思

 人生底色看语文 2020-09-22

因《乡愁》为大众所熟知的诗人余光中,其文学成就不仅是写诗。在散文、评论、甚至翻译方面也贡献卓著。

余光中的散文,并不输于他的诗歌。,“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梁实秋)

作家江弱水也评价余光中:“个人生命的体验,家国现实的思考,古典的韵味,现代的技法,以及来自摇滚乐的节奏,诸多因素汇聚到一起来,筑成了中国现代诗中个性鲜明的‘余体’。”

这是对余光中诗歌的评论,用来评价余光中的散文,更恰如其分。

诗歌和散文是不同的。好的诗,像酒;好的文,象饭。他们的原料,都是用思想的“米”,却形态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

品味短小轻灵的《乡愁》,一下子便会使人心醉其间;捧读长达4000多字的《听听那冷雨》,则像一口口吃饭,有一点点饱满的感觉。

都是名篇佳作,前者像酒,抛却粮食的形骸,蕴含浓烈无形无色之中;后者如饭,历经蒸煮锤炼加工,却不变米的形态,色香味之美尽现目前。

余光中21岁写作的《乡愁》是玲珑剔透的。作于1974年《听听那冷雨》,则意象丰赡华美。

同样是精品,不同的铸就过程,都有迹可循。无论《乡愁》还是《听听那冷雨》,都如此。

任何一篇经典的产生,哪怕看似横空出世,其实都是反复锤炼的结果。在《乡愁》之前,余光中曾写过一首《江湖上》,里面有这样的几句:

一片大陆,算不算你的国?

一个岛,算不算你的家?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

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风里。

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很直白,与大陆的阻隔,回归故乡的渺茫,都一目了然。而且诗的结尾,则有借鉴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的痕迹。这一首诗,可以看成是《乡愁》的前传。

诗歌更是如此,短小凝炼,总是让人无迹可寻,却无时不醉。

散文却好得多。4000多字的散文,首先在篇幅上就非常有质量感,透过文字,哪怕仅仅是一知半解,也会窥知些许的主题。即便是《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也是耐人寻味的。寻常的雨,作者首先提供感受的角度,居然是听。因为听,故可以想。

1974年春分那天的夜晚,身在台北的作者,思绪却无尽的雨丝牵引,想起大陆,想起多年的海外漂泊, 又有感于现实境遇的挤压,《听听那冷雨》于是诞生。

关于这篇佳作的艺术赏析,不乏精彩的篇什。这里主要说说《听听那冷雨》写作的现实背景。以及为什么在作者的心目中影像是黑白的。

正如文中所写:“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先说台北。在余光中的眼里,他所居住的台北居然是黑白的,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联系到情感的现实,却是逼真的。

1974年,台湾正在大搞迈向现代化的 “十大经济建设”,一系列的大工程,交通方面的如北回铁路、桃园国际机场、南北高速公路、苏澳港、台中港、铁路电气化,以及工业方面的建设,如石油化学和核能发电,大钢厂,大造船厂等项目纷纷开工建设。

一些有历史的建筑纷纷被拆除,变成了高楼公寓,就像作者在文中写的那样,“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

萦绕于作者心头的,除了回不去的大陆,还有面临日渐被破坏摧残的传统文化的忧虑。所以在作品里,所呈现的是灰黑单调,使人压抑的凄凉的意象。

再说大陆。大陆成为黑白片,首先是一种凄冷的回忆。同时也是一种现实的意象。当时的形势,大陆这边正闹文革,两岸经历了长久的阻隔,音信难通。《听听那冷雨》里面不止一次提到的安东尼奥尼的镜头,应该是作者感知当时大陆的主要渠道。那是意大利记者安东尼奥尼,1972年来中国所拍的《中国》纪录片。这部受到《人民日报》强烈批判的影片,较为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中国的民生。

所以,对于失落的故乡,对于当时还落后的大陆,余光中的感觉更是黑白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