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语文,情感太过饱满可能矫揉造作,以细节塑造人物可纠正偏颇

 人生底色看语文 2020-09-22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作文考试本质上就是一场PK,一定要全方位提升自己,方可以步步为赢。

如果我们不看学生的文字是怎样,单单闭着眼睛去教写作,一再告诉大家
文章不能空洞无物,不能记流水账,字里行间要充满感情,一定要首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别人……
上面的提法,各位是不是听过很多?但是真正落实到写文章中,却没什么更多的用处。
听起来无比正确,甚至无懈可击的,谆谆忠告似的指导写作文的话语,到了大家真正捉笔写文章的时候,居然没用处,各位说一说,这样的指导是不是很空洞?
平时总想,除去那些不听话的,从来也不练习写作的同学,作文写不好是应该的之外,也有很多下了功夫的同学作文居然也写不好,问题究竟在哪呢?
不是没有语文天赋、天分太低,就是作文课上的太没营养,缺少启发性,缺少示范意义,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
前一种情况有,但是总体上作文写的不够好,还是后一种情况居多。
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能力,到真正临场写作的时候,是盲人骑瞎马,凭着盲目的感觉撞运气。
有时候同学很认真的写了作文,甚至看起来章法不错的文章,也会有毛病。
给大家看一个例子:
标题《妈妈,感谢你给我的温暖》,“温暖”是常见的话题,但是如此的感谢妈妈,把一件大家感觉生活中很正常的事情,说到此种地步,可见是有些矫情的。
看正文的第1段:
“你总是给我无尽的温暖,生活中总是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你却总是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感动,让我潸然泪下。”
好像是学了朱自清《背影》的写法,一样的流泪,却没有学会《背影》借物抒情的线索之法。但也不是一点儿也没学会,第2段写的是:
你总是穿着那件已经发白的外套,手上结着厚厚的茧,层次分明的裂痕,如同那干涸而炸裂的土地。
重点写了母亲的衣服和手,而且手还是特写,方法上是没错的,但力度却有些过于猛烈,用了一个不甚恰当的比喻修辞。
大概是想写母亲的辛苦劳作吧,但是下一段,却并没有这样操作:
接下来的两段,开头便是问句,如此的问法表达强烈的情感,方法上也是没错的,甚至行文中荡开一笔也都可以,且看:
你是否还记得,那天你同别人说的那一句话?或许你早已忘记,甚至都不曾记得与谁说的,因为你总是那样顾着儿女,却忘了自己,但是它却留在我的脑海里,一直那样清晰。
那天,你忙完了一上午,好不容易才有一点时间可以休息,可是看着木盆里装满了我们换下的衣服,摇摇头叹口气,又开始新的劳作。来聊天的邻居看到了你,随口表扬你勤快,还说他自己每天衣服都洗的厌烦了。而你却说:“哪里有什么勤快不勤快,当妈的不给他们洗,谁来洗哈?”这样的话语好温馨,好温暖,好像冬日的阳光。
第2段写了母亲的勤劳,而且还运用了邻居来衬托,语句流畅,引出自然。但是结尾的那一句,“这样的话语好温馨,好温暖,好像冬日的阳光。”表达的效果却是极其生硬的,但是更生硬的,还在下面:
看到母亲辛苦的劳碌,泪水就“如潮般涌出”,情感上用力过猛,有失真实,细节描写上也不够真实。这样的文字让人想起动画片里面的角色,眼泪弯成了两条大河,有些夸张。
话得说回来,夸张不是不可以,但是要用得恰到好处。
平心而论的说,跟妈妈诉苦这一段还是不错的,有生活感,值得表扬。
如果我们的写作能从这样的地方生发,把这些优点加以发扬光大,则必会提升,很快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