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都胜林寺的感染力

 禅艺会 2020-09-22

临济宗寺院所创造出来的美学倾向与殊胜意境,因超绝稀有而令人满心欢喜,这是中国禅师在如来般若的荫翳之下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方式。中国当代寺院应该有不作平庸之寺的理想,努力成为引领世人生活品味与陶冶众生身心品性的正信道场。——纯道题记

日本的佛教寺院很多,目前在全日本佛教的十三宗派中有近七万五千座寺院,二十七万五千名僧侣。在长达一千零七十四年中,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积淀下太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一千五百多座佛教寺院。幸亏梁思成当年成功劝阻美国将军,才没有将原子弹扔向京都与奈良,才让一大批世界文化遗产得以幸存,也可以让中国人在异乡他国重温大唐精神与艺术精华。在京都,被列为“国宝”的建筑物有三十八处,定为重要文物的建筑物有一百九十九处。

胜林寺,是京都一千五百座佛教寺院之一,它不是“国宝”,也不是“重要文化财”,但它是日本寺院的一个小小缩影。如果说高野山是真言宗的大本营,比叡山是天台宗的大本营,那么京都无疑是禅宗的大本营,不论是传到日本最盛的临济宗,还是曹洞宗,都在这里留下过丰富的思想印迹与实证遗迹,胜林寺便是具有临济宗寺院的典型特征。

胜林寺坐落在京都的一条古巷子内,与低矮的民居交织在一起。进入小巷,众多小庭院散落在各处,大多占据着纵横交错通道的醒目位置。想必从古至今,这里的居民都有礼佛的崇敬之心,或许先有寺院,才紧挨着建起了住家的小院;或许先有聚合而建的民居,慢慢地居民把最好位置的地皮连同建筑一同捐了出来,改建成小寺院,供居民们就近拜佛、诵经、禅坐与共修。

胜林寺的位置便是这条小巷的最佳处,地势最高,可以居高临下,览胜周遭。进入山门,一个精致的庭院顿时呈现在众人面前,树木茂盛,小径曲折,整洁有序,有一种遇见了梦幻中最想营造的自家小院的错觉。几株种植在瓷缸中的莲花竞相吸引着来客的目光,有的还在含苞欲放,有的已经花姿盛开,与背景中的日本传统建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幅美妙的图案。

与中国大陆的小寺庙不同,这里没有大香炉,便不见有浓烟升腾的场景;这里也没有功德箱,不必为了拜佛先要留下“见面礼”。但是,这里有鸟语花香,有通幽意境,还有自然放下的寂静心境。或许有人会说,何必如此赞美一座日本小寺?其实,在我眼里,分明看到的是大唐的品味,中土的风雅,这本是我中国的美好,只是被日本人学了又留了下来,可叹被自己的国人弃了又忘了的美好。

在禅宗思想中,比其他佛教宗派的体系多了一块美学理念,中国的禅师懂得从日常的生活中提炼出最具审美价值的东西,并在建筑、庭院、雕塑、绘画、书法中加以进一步的诠释与演绎,更在与生活戚戚相关的喝茶、点香、插花、弹琴中逐渐形成了影响东亚文化与文明上千年的茶道、香道、花道与琴道。一座小小的临济宗寺院,可以让你看到昔日禅师所追求的精神世界是如此的多彩与精彩(既多又精,极其难得),也可以让你体会到禅宗美学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贴近与亲近(既贴又亲,异常不易)。

远道而来的中国禅艺文化爱好者,在日本维那师的指导下,体验了一番“和式禅坐”的清寂。本来,日本的打坐与禅修方式是从中国学来的,又何来“和式禅坐”的概念呢?这主要区别就在于打坐环境与气氛上的不同,中国寺院中的禅坐通常在封闭的禅堂里进行,大多沿着内墙设有长桌供禅坐时使用。这几年正在往两个方向走极端,一是禅堂越造越大,许多僧人或禅修者一个屋檐下打坐,强调静坐与跑香之间的不断切换;二是禅室越设越小,一些僧人以自修为主,闭关静坐,就以小为多,或者在多人禅坐时面壁而坐,似乎想回到达摩祖师的禅坐意境中去。

日本的寺院中除了禅宗寺院,其他宗派的僧人也经常禅修,因为禅修并非禅宗一家独有,而是几乎所有僧侣修行的共同法门。“和式禅坐”的两个最大特征:一是真正的“席地而坐”。在干净平整的榻榻米上,座下便可打坐,有时则放几个蒲团或软垫,以方便禅修体验者使用。二是尽量的“内外通透”。日本寺院建筑往往内外通透,干净整洁,进入建筑内要脱鞋而入,靠最外一侧也是上有屋檐,下有榻榻米,与周边景色融为一体,在没有窗户隔离的情况下,更有一种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体验。有胜林寺庭院一般美丽的景致作背景,静坐在禅堂之中,真有一种身心沐浴之感。

小小的胜林寺,还为前来修禅的人们准备好了自制的禅茶、精制的抹香,还有更多可以带入生活、带进家庭的品味用具与饰物。如一般的日本小寺院一样,胜林寺只有三四位僧人,他们需要照料好寺院里的一切和每一位前来礼佛与禅坐的人。因为小而专注,他们不需要大包大揽,这里没有更多的殿堂,也没有常见的寺院墓地,他们专心为都市里的禅修人士服务。能够在这样的寺院里接待到来自中国的禅艺文化爱好者,表明它在当地已经久负盛名,是值得推荐一去的日本临济宗寺院的形象与“名片”。

胜林寺的感染力,在于以小见大,以美见长。临济宗寺院所创造出来的美学倾向和殊胜意境,因超绝稀有而令人满心欢喜,这是中国禅师在如来般若的荫翳之下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方式。中国当代寺院想在创造美好环境上有所成就,有必要通过一窥日本寺院的风格,逐渐复兴大唐的风韵,有志不作平庸之寺,而成为引领世人生活品味与陶冶众生身心品性的正信道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