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插花】明代四艺碗花与民国牡丹瓶花

 禅艺会 2020-09-22

明代四艺碗花

——仇英临摹《羲之写照》插花还原

《羲之写照》是明代吴门四家之一的仇英临摹作品,纵 27.2 厘米, 横 25.5 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仇英临摹过天籁阁宋人画册 15 幅,件件都是珍品,《羲之写照》是其中之一。画中列有宋代风行的插花、点 茶、焚香、挂画生活四艺,不仅文人喜欢,而且妇孺到僮仆无不受其影 响。后来形成了花道、茶道、香道与书道,成为一种生活艺术。

插花在《羲之写照》画面正中,可见插花在当时有着显要地位,画中似高盆的碗插着牡丹花,花朵硕大,枝叶繁茂,结构严谨,花与叶的分量呈 2:1,花枝高度是盆的半径加盆高,是古代碗、盆插花的常用比例, 花色分布呈不等边三角形状态,带有浓郁的韵律感。宋代原画插花是二 粉红二大红,富丽堂皇,体现着宫廷用色喜重彩的特点。而仇英临摹花的色彩改为一红三白的色彩,赋色淡雅清新,更符合明代文人简朴生活风格以及审美习惯。

仇英(1498 - 1552),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来举家迁至吴县(苏州)落户。仇英早年是一介工匠,代人油漆,兼职彩绘栋宇。后结识当时颇有成就的画家文徵明、唐寅等人,并跟着习画,不久渐露头角。他擅长人物画,尤喜历史题材,画风善长用色,精谨清雅, 又善水墨、描白 。他善诗词但不喜欢在画上题诗,认为过于强调题诗容易破坏画面美,故他的作品一般只有画名与落款。画中的插花作品是宋 代院体花的风格,宋代插花有唐朝遗风,插花成风,赏花成习,规模很 大,显官达贵跟着朝廷追求奢华,故取色隆重热烈,表现在插花作品中的牡丹花以粉色与大红为主。明代则不然,宫廷限制侍花弄草,文人隐 居山林才能与花草结缘,故取色淡雅,趋于闲静恬淡,画中牡丹一朵红 色三朵白。注意这些细微变化,虽是临摹作品但有新意,呈现了明代文化的特色。(刘明华)

民国牡丹瓶花

——吴待秋《神仙富贵》插花还原

吴待秋绘的《神仙富贵》,设色纸本,立轴,纵 110 厘米,横 47 厘 米,曾由上海弘盛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吴待秋(1878 - 1949),名吴徵, 别号袌鋗居士、疏林仲子、春晖外史、鹭鸶湾人、括苍亭长,晚署老鋗, 浙江桐乡人,是民国时期海上画派重要画家。其父吴伯滔是清末著名山水画家,其子吴养木是当代著名画家,吴门祖孙三代皆精山水,且都有自己风格和特色。吴待秋山水画苍茫秀润,刚中带柔,设色重而不混, 为山水画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他习画中不断得到父亲教导,画风深受清代画家、扬州八怪李复堂的影响,后又受到吴昌硕如兄如父的悉心关照,颇有吴昌硕的笔风,常是寥寥数笔却是情趣盎然,气度非凡。

《神仙富贵》图是吴待秋年近古稀之作,经历家道不幸,吴待秋十分期待生活安定,希望神灵保佑,故每每画牡丹时都题神仙富贵的字样。1946 年赠送广先生的这幅画既是祝福受画人,也是自己心声,两者共享之。画中用古铜瓶插入壮硕牡丹花,这是中国人传统审美习惯。明代人珍爱花木,把花器当作花屋,插花时主张让花木得到应有的礼遇,格高的花材应用同等品质的花器才感到心安。如华美的铜器、珐琅、漆器称为“华屋”,宜插牡丹花 ;高古的陶瓷器、竹器被称为“精舍”,宜插 菊花;枯藤适合配粗陶器,桔梗适合配陶竹器。插花与绘画在艺术取向上多有共鸣,民国时期画家也延续明代插花专著相关理论,《神仙富贵》 中牡丹配的是古铜瓶这样的“华屋”,显得十分富丽且尊贵。瓶中花朵神态各异,雍容华贵,生气盎然。

形容牡丹花的美词 很多,还原时对“绿肥 红瘦”一词更有感觉。 细细观察原画,除了关注花体的色彩、构图、比例诸要素以及花朵的神态、布局之外,看到花体中叶材的运用也是很重要一环,不仅以配角身份陪衬着主花,同时也丰富整个花体。试想没有众多的叶材,主花岂不很孤单?红花还需绿叶配,既是美学也是人生哲学。(刘明华 陶建华)

第一本专题研究与还原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专著《历代插花》,现在可以接受本书订购。全书共340页左右,全彩铜版纸印刷,200幅图片。加微信:zendao,可微信订购。

订阅禅艺文化丛书中任意一本邮费到付,订阅两本起免邮。

《禅艺题记》黑白印刷 有图 定价:48元

《禅艺春秋》黑白印刷 有图 定价:48元

《禅艺茶道》黑白印刷 无图 定价:48元

《禅艺插花》全彩印刷 有图 定价:78元

《历代插花》全彩印刷 有图 定价:98元

《日本茶挂》全彩印刷 有图 定价:88元

《自然而然》全彩印刷 有图 定价:98元

需要预订,以及团购、批发、作为教材使用和就近购买的读者,可以联系:上海市恒丰路638号苏河一号  何老师:1391787821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