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我国常见识字方法简论(三)

 七星钓客 2020-09-22

                                     我国常见识字方法简论(三)                                  

                                                                                     刘全卫
                                
    七、集中识字。
    打分:60分
    简单介绍:“集中识字”是让学生先进行集中的生字词学习,之后进行全面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训练。1958年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开始集中识字实验,1960年北京景山学校也进行集中识字教学实验,“文革”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也投入集中识字研究,逐步形成了“两山一所”的集中识字教学流派。1980年4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了全国集中识字经验交流会,形成了“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的新教学体系。1987年6月,中央教科所批准施行《小学语文“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实验教学大纲》。经过长期的、大规模的实践,“集中识字”不断发展完善,并在新课标小学语文识字教材中得到体现。
    集中识字是小学语文“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本顺序是:一、二年级主要进行“集中识字”教学,辅以听说写的训练;三年级开始进行阅读、写作的全面训练,在这过程中也不断拓展识字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与传统识字读本的集中识字不同,现代集中识字主要是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进行归类识字,大致属于“字理识字”。
    1、通过看图识字等先学一批构字率高的最常用汉字500 个,以便学生尽早阅读。“看图识字”,是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的特点而设计。它容易激活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脑中对这些汉字的基本“零件”形成鲜明的印象。
    2、打好识字的四个基础(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基本字),为以后集中识认汉字打下必要的基础。汉语拼音是学生初学汉字的有效工具,不仅为学生解决了识读汉字的障碍,而且为学生之后查字典、识新字提供了前提知识。对于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基本字的学习,则使“集中识字”的具体方法的使用具备可能性。
以“基本字带字”为基本方法,坚持“形音义统一、字词句联系、认读写结合和记比说兼用”。基本字,是指在字形相近的一组字中共同含有能够独立成字的构字部件。“基本字带字”,就是通过给基本字加偏旁部首,引导学生利用熟字记生字,使学生在掌握汉字字形的基础上,逐步理解汉字音、形、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汉字形音义的统一联系。
    3、吸收先识字后读书、看图识字、读课文增识生字、在阅读中巩固和扩大识字等传统识字教学经验,组织学生掌握汉字规律,自学生字。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基本字带字”:“基本字”,就是指一组合体字中,在字形结构上共同具备的,又是最基本的那一部分。如“桃”“逃”“挑”“跳”这组字当中,“兆”是它们当中的基础部分,为“基本字”。“基本字带字”,就是通过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带出一串新的合体字,而后运用类比推理方法去学会它。其诀窍在于利用一组字的相同部分组成字串,突出其不同的偏旁部首部分,通过分析比较,强化记忆字的不同部分以识记生字。这样既能建立和利用良好的认知结构,简化记忆、提高效率,又能防止学生记错字形、避免写错别字。
对那些用“基本字带字”不易解决的字,辅之以“比一比、认一认”“看图识字”“分解合体字”的方法解决。像“力、由、午”等字用与“刀、田、牛”比认的方法;像“日、月、水、火、人、头、手、足”用看图识字的方法;像“木、亻”等偏旁部首用分解合体字的方法。这些被称为“一法为主,多法兼用”。
    2、“形声字归类”:汉字中有大量的形声字。如,学完“桃”“逃”“挑”“跳”四个字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其发音共同点,进而学习左形右声的规律。在多次的指导之后,学生再遇到这样一组生字,就能够自动地进行规律迁移。
    3、“反义词、近义词、形近字归类”:通过引导学生对反义词、近义词、形近字之间的汉字音、形、义对比,来记住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如:衷——哀,赢——羸。这种方法对于减少学生错别字是有效的。
    4、识字本身不是最终目的。围绕着识字的语言训练有两种:一是在识字课上师生的言语交流;二是结合识字进行的读写训练。学生在识字课上,要听:听别人读得是否正确,讲得是否清楚;要说:按照汉字结构规律分析字形,讲解字词的意义,用词说话,与别人争辩是非;要读:看拼音读生字,读词语,读句子,每识150—200个字,便读由这些字组成的15—20篇短文,这样,边识字边读这些字组成的词、句、片段和短文,既学到了字、词、句、段、篇的基础知识,又在运用汉字的过程中使已学过的字重现,巩固记忆;要写:一、二年级小学生在一节课要识记抄写八、九个生字,大部分能当堂默写。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协同运行的智力活动。这一系列活动构成了识字课上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集中识字教学实验一般两年可以基本达到识字教学目标。二年学生识字2488个,识词6552个,阅读篇目140篇,基本完成小学识字教学目标。读词、读句、读课文的字数达两万(不包括课外阅读),能够阅读一定数量的报刊、书籍等课外读物;写简短的日记、书信和一二百字的短文,使用汉字的正确率在95%以上;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规范和发展。

    代表作有:小学语文识字教材部分借鉴使用。
    优劣评价: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主要采用集中识字教学方法。一年左右的蒙学期间,学童学完《三百千》蒙童识字课本,识字一千至两千常用汉字,然后开篇讲文,开始读《四书五经》。民国初期,白话文替代文言文,我国开始仿照西方拼音文字语言学习的方法,生字不再集中认读,而是随课文出现,识字附属于课文教学,于是形成了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即学读一篇课文,识三至五个生字,寓识字于阅读的语言环境之中。这种随课文分散识字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解放前后一般的语文课本两年只教1200—1500字左右,一节课只教3—5个生字,平均每个学习日识认生字不到3个,这就是所谓的“三五观点”。其缺点是:识字总量偏少,识字进度过于简单缓慢,识字效率极低,激不起学生兴趣。另外,识字晚、少、慢导致进入阅读晚,很大程度上形成了障碍,妨碍阅读的功效拓展(记忆力、理解力、口语表达、写作、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其优点是:把识字置于阅读的语言环境之中,充分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趣味性和积极性,亦有利于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掀起建设高潮,识字教学少慢差费的“三五观点”受到了批评。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围绕如何用较少时间获得最好的识字效果问题展开了实验,在识字教学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形成了“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两种识字教学方法流派。两项实验用事实证明,小学生两年识字可以达到甚至超过2000字,基本可以过汉字关。

   
    1、作为一种生命力强盛的识字教学方法,集中识字在识字教学中体现了自身的价值。由于识字教学任务集中,教师容易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另外,集中识字教学属于字理识字的方法,主要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对于识字的效率与准确率来说,占据相当优势。
    2、集中识字克服了识字与具体语言阅读情境相脱离的缺陷,学习活动丰富有趣。集中识字对学生口头语与书面语的早期发展非常有帮助。
    3、集中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及随后的大量阅读中视读汉字、使用汉字,有效地巩固了识字率。
    4、集中识字不仅专注于字的识认,对熟词、熟句的识认也非常重视,极为难能可贵。

   
    1、集中识字教学很难囊括所有汉字的学习,有相当数量的汉字无法使用“集中识字”归类方法进行教学。
    2、集中识字不必贪全求美,也无需十全十美。在已有方法成熟整理的基础上,适当借鉴韵语识字的优秀成果加快识字词量,定会锦上添花,更上层楼。
    3、集中识字的阅读文本编选有相当难度,容易陷入片面为识字而阅读的误区,一定程度上忽略或忽视了母语的文化陶冶功能。

 

    八、韵语识字。
    打分:60分
    简单介绍:1987年,由辽宁省姜兆臣老师开始韵语识字实验,现由中央教科所、辽宁省东港市教育局组织推广、实施。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推广,韵语识字已经成为我国识字教学改革有影响的流派。韵语识字根据快速记忆原理,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主张“三先三后”的识字原则,即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部分和先形象后抽象。
    韵语识字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1、先学汉语拼音和识1000个最常用的高频汉字,以利儿童尽早阅读。先学高频字,后学次高频字。
    2、充分发挥字音和字义场的优势效应,把2500个常用字组成常用词,再用这些常用词围绕着一定的中心意思和故事情节,编成句式整齐、合辙押韵、通俗有趣、短小精悍的符合儿童特点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韵文,作为儿童的通用识字教材,让学生通过诵读这些韵文时记忆并掌握字词。把常用汉字编成集中精炼的“意义块”,便于学生联想和记忆,从而使一年级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在一年内熟练识读2500个常用字,进而实现尽早大量阅读。
    3、课文尽量避免重复字的出现,力图以最小的篇幅囊括所有的生字,突出意义组块、整体输入、先整体后部分的特点,成批识字。
    整体输入。即先从整篇入手,以整体板块的形式进行整体输入,然后再理解句、词,最后选择最佳方式记忆生字。一篇课文几十个生字不一个一个地学,不做过细的字形结构讲解分析,而是一批一批富有联想地整体记忆,顺应儿童的认识规律。 
    每一个生字的教学,分析字形也是从整体着眼,先整体感知轮廓,然后再用大部件分析字形的细节,最后再强调关键一笔。教学中坚持字的音、义、形相结合;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识字与听说读写相结合;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原则。
    儿童喜欢活动、重复、表现,韵语识字紧紧抓住这一特点,通过诵读、猜认、比较、闭目想象、用熟悉的曲调唱读课文等具体方法,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记忆生字字形。如:“乔支办工厂,买卖交易厂,生产新式尼龙衣、皮包、头巾销远方。”这一课27个字有23个是生字,经过40分钟的课堂教学,学生能够顺利地认读所有生字。
    4、不要求“四会”一步到位,以先认读为主,加快识字速度,解决尽早阅读的问题,在大量阅读中逐步达到识字会讲、会用、会写的要求。
    5、采用韵语的形式学习汉语拼音,并发挥其“注音”功能,帮助学生阅读汉字读物,在阅读中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和词汇量,为学生的作文打好基础。
    韵语识字实验在一年级实施,采用自编的识字教材,二年级起与统编教材接轨。识字教材共二册,按汉语拼音、基本字、高频字、次高频字的顺序编排,并采取了识一批字读一批文的编排结构。第一册含1000个左右高频常用字,第二册含1500个左右次高频常用字。韵语识字教材编写的特点就是把常用汉字先组成最常用词,再用这些最常用的词,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和一定的故事情节,编成符合儿童特点的大密度生字的韵文。如韵文《小兔卖菜》:“兔卖青菜路边坐,态度亲切喊顾客:价格合理随便选,营养丰富能治咳。”全文28个字含有23个生字。这样,既能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生活实际识字,便于理解,又能连缀诸多生字,富有情趣,且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便于联想和记忆。由于课文短,又押韵上口,加之内容有趣,贴近儿童生活,所以儿童喜欢诵读,并容易倒背如流。
   
    韵语识字,挖掘了儿童早期快速识字的潜力。经过测查,东港实验班的学生一年级平均识字2652个,最多的达到3357个,大部分学生可以比较流利地阅读一般书报。二年级学生用了17分钟写出200-300字的叙事短文,做到文通字顺、书写工整、标点正确,基本上解决了过“识字关”的问题。1994年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鉴定,认为韵语识字法是一种“重素质、轻负担、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
 
    代表作有: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中的识字教学,大多采用韵语识字。其理念及具体方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材中有比较充分的吸收。
    优劣评价:
   
    1、韵语识字立足于传统韵文识字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的教学元素,是对传统方法的一种继承和发展。采用韵语识字方法,学生在一年时间里认识2500个常用字,在识字速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2、韵语识字寓趣味于识字教学之中,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开发了儿童识字潜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开发儿童智力。 
    3、韵语识字实验初步实现了提前阅读的目标。学生在阅读中识字,一年级就开始了大量阅读,而大量阅读,特别是早期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1、韵语识字实验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高。韵语识字法虽然能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但韵语课文较之于传统课文在语句上和内容上更难掌握。要让学生理解文本大意,教师必须对韵文语句和内容作必要的讲解,这样,无形中加重了学习负担。
    2、韵语教材选编受到生字出现频率和韵文文体的限制,大多需要另行编写,因此,韵语识字要保证课文的文质兼美难度很大。
    3、韵文容易陷入片面为识字而识字的误区,思想性不高,承传性不强,并且一定程度上忽略或忽视了母语的文化陶冶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