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上掉下个爱因斯坦 ——读冯八飞著《爱因斯坦:我的宇宙》

 稻读公社 2020-09-22


文 | 车厘子


今年是爱因斯坦诞辰140周年。同年,人类首次拍到“黑洞”的照片,证实了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根据其广义相对论推导出宇宙中存在这一神秘天体的预言。爱因斯坦的伟大,历久弥新,诚可谓“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爱因斯坦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科学家,关于他的传记自然不会少,我很高兴在这一年读到了中国学者写的爱因斯坦传记《爱因斯坦:我的宇宙》,作者冯八飞本名冯晓虎,任教于对外经贸大学,德语专家。

《爱因斯坦:我的宇宙》

冯八飞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丨2017-10

冯八飞研究语言学,还出过小说集,可以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文科男,他却敢给全世界物理学家的“带头大哥”爱因斯坦作传,勇气真可嘉,而物理学又是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带头大哥”,更有趣的是,这本书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兼顾文学性,算不算物理学与文学一次成功的“交叉学科研究”?并且,此书既是一本科学家传记,又何尝不是一本科学史著作。

历史总是充斥着这样或那样的吊诡。作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辈子也只得过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整个过程一波三折,由于当时诺贝尔奖评委会的种种偏见,早在1905年就已发表五篇“奇迹论文”的爱因斯坦晚至1922年才以“光电效应”的名义被补颁1921年空缺的物理学奖,实则世界科学史家早有公论,“一致认为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至少值五个诺奖:光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激光理论,个个都是大号诺奖级别”。在别人眼中无上尊崇的诺贝尔奖,爱因斯坦本人却漠然置之,也压根没亲自去领奖,他正式得知自己获奖,刚巧是在坐船登陆上海时,这是爱因斯坦与中国的缘分。爱因斯坦曾两次造访上海,本来还可能去趟北京大学,当时中国学界无不对其顶礼膜拜。岂料十年浩劫时,连早已过世的爱因斯坦也被中国批判,要“革相对论的命”,直到1979年,中国科学家在京集会,隆重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本35万字的传记,完备而流畅地记述了爱因斯坦一生的大事小事,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对有错的伟大科学家的真实一面。爱因斯坦身逢乱世,亲历一战二战,作为出生在德国的犹太人,他又不可避免地遭到纳粹德国的政治迫害,最终去父母之邦而定居外国,而他本人,却是坚定的和平主义者,登高一呼,终生反战,所以作者也打趣说爱因斯坦至少还可以得一个“诺贝尔和平奖”。作为全人类最顶尖的“物理头脑”,爱因斯坦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又生生颠覆了我们惯性思维里对“学霸”的认知,一般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样优秀的物理学家一定是从小聪明到大,考试回回满分奖状拿到手软——其实真不是,爱因斯坦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很普通,不算差但也谈不上好,可以说是中等偏下,大学成绩也马马虎虎,包括他理应学好的物理和数学,用书中的话形容就是爱因斯坦在求学时代“始终是个underdog(下狗)”,把underdog这个单词从字面翻译为“下狗”可能比较形象,其原义是指不被看好的人。书里也记载了爱因斯坦小时候上手工课做了一个泥捏板凳被老师当堂嘲笑的故事,而我上小学时确实在语文课本里也读到过这个故事,谁又能料想到这个当年看似“智力发展迟钝”典型的犹太小孩日后会成长为全球物理学界的泰山北斗?真是上哪说理去啊!

人无完人,爱因斯坦不仅仅是学历上不出彩,从私德来看,他的婚恋史也近乎幼稚且失格,可以说相当“渣”,是世界各国“妇联”的重点打击对象,但偏偏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几可封神,而在公义上,他又是无可挑剔的国际和平卫士——这就是矛盾集于一身的爱因斯坦,跟他简洁的公式相比,如何正确评判一个人,似乎要复杂得多。

爱因斯坦终其一生,都是一个饱含热情的“物理青年”,换句话说,他研究物理的出发点,从来都只是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不是当成养家糊口的工作。爱因斯坦发表第一篇重要学术论文的时候,他还在瑞士专利局当一个小公务员,业余搞搞物理研究纯粹就是为了自娱自乐。顺便说开去,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找工作都困难,一度面临失业,连这个瑞士专利局的职位也是“找关系”托大学同学格罗斯曼求来的,再扯远点,数学达人格罗斯曼简直是爱因斯坦“一生雪中送炭的福星”,因为爱因斯坦本人并不擅长数学,而作为理论物理学家,推演公式又必须借重于数学,以至于后来爱因斯坦许多重要设想的公式演算,都是在格罗斯曼的帮助下完成的。

传记中还有一段佳话特别打动我,爱因斯坦失业穷困之时,偶遇学哲学的索洛文、学数学的哈比希特,三人相见恨晚,宣布成立“奥林匹亚科学院”(Akademie Olympia),爱因斯坦还“自封”为首任也是唯一一任“院长”。他们身居陋巷箪食瓢饮,却兴致勃勃“共同研读斯宾诺莎和休谟的哲学,马赫的力学,索福克勒斯、拉辛、狄更斯和塞万提斯的文学,黎曼的数学,亥姆霍茨的物理,而且边读边争,通宵达旦”——这是怎样一种理想而诗意的生活状态!

如果简单以“道”和“术”的概念来区分,实验物理学家们做实验可称为“术”,那么爱因斯坦的理论研究就可称为“道”,因为他研究的是关乎整个宇宙的“大道”,由此而论,爱因斯坦既是科学家也是哲学家。在他之前,牛顿已有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可见科学本来就是一种哲学,只不过牛顿的理论亦有其局限性,后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出,就推倒了牛顿建立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理论,作者这样形容,牛顿“解释了地球上的物理问题”,而爱因斯坦“解释了宇宙中的物理问题”。牛顿曾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显然爱因斯坦是站在了牛顿的“肩膀上”,牛顿“晚节不保”,爱因斯坦也并非全部都对,爱因斯坦毕生否定量子力学,这是他在学术上犯过的最严重的错误。可是瑕不掩瑜,谁又能否定爱因斯坦空前绝后的伟大呢?牛顿的墓志铭刻的是“让人类欢呼如此伟人曾光临尘世”,那我们是不是更该庆幸天上怎么就掉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样不世出的奇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