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城京韵——“小铺的蒜”怎么讲?“零揪儿”呀!

 攒破烂儿的 2020-09-23

        “摩挲摩挲肚儿,开小铺儿,卖油盐儿,卖酱醋儿。”这是早年流传于北京地区的一首儿歌。每逢夕阳西下,一家人吃完晚饭,小孩子躺在床上,妈妈坐在孩子身旁,用手在孩子的肚子上按摩,以助其消化,嘴里便哼着这首歌,哄他玩。

       说起北京的小铺儿,老北京人是很熟悉的。这些小铺儿又叫“杂货铺”、“油盐店”,几乎每条街巷中都有一两家,出售些针头线脑儿、油盐酱醋,附近居民购买些东西倒也十分方便。这些油盐小铺,门面自然比不上“西单、东四、鼓楼前”和前门大街的铺面阔气。但是,它们绝不与大铺号比气派,而是分散在街头巷尾,却也给胡同里的人们提供了不少方便。它们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商品零碎卖。为了适应当时广大市民生活水平不高,收入不多,支出节俭的特点,小铺儿的店主便把成包或成打的商品拆开,零星出售。另外,这些小铺的营业时间也不固定,只要有人来买,深更半夜敲门也照样出售。所以深受群众欢迎,买卖家也多。即便到了五十年代,北京城内依旧有各种小铺儿五万多家。   

       大蒜是北京人喜食的调味品,不仅做菜常用,吃饺子也生食几瓣,既开胃增加食欲,又有杀菌之功效。北京地区出售大蒜多编成双辫,五十头或一百头一辫。老户人家每年农历六、七月买上几辫,挂在屋檐等背阴通风处,随时揪着吃。但多数人家则是随吃随买。好在旧时北京城内的小铺儿多,买主到了小铺,随手掏出几个零钱,便可以买几头。那铺主回手从蒜辫子上揪下几头给买主就算了事。所以,也就落下了“小铺儿的蒜——零揪儿”这句话。“零揪儿”,是指一个人说话、做事、花钱等不痛快,零打碎敲。比如说:“您有什么意见就一下说出来吧,别‘小铺儿的蒜——零揪儿’。”或“那人花钱总是‘小铺儿的蒜——零揪儿’。”   

          与“小铺儿的蒜——零揪儿”意思相近的歇后语还有“大衣柜不安拉手——抠门儿”,专指一个人吝啬、小气。还有“麦秸杆吹火——小气”的歇后语,就更加直接了当地说明一个人待人接物不大方。

(作者:柳丛 崔永福 刘建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