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再优秀,却还是不自信?

 柠檬心理课堂 2020-09-23

柠檬心理FM
用专业温暖你的世界

01

我有一个侄女,8岁了,每次带出去玩总会被当做是母女,朋友问我,你不尴尬吗,还没嫁人的年纪。

她总是捂着嘴偷偷的说,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让别人听了去很丢脸一样。

说实话,我没有一丝丝的不高兴,反而是很自豪,一是外貌上的相似意味着我们是一家人,区别于其他人家,二是我兄长比我大十岁,我又属于晚婚,其他很多像我这个年龄的姑娘,不,或者说是已婚女士,有个七八岁的孩子很正常,别人认错纯属常态。

他们误会,我笑着解释不就好了吗?

朋友说很喜欢我的这种心态,看事情总是看到正面的一方,不像她,只要听到别人有不好的评价,立马就会像刺猬一样把自己保护起来,然后也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刺伤别人才肯罢休。

02

我曾经去过她家一次,那次,是我第一次正面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家庭。

她有一个弟弟,比她小8岁,每天被母亲小心看管着。

我听她说过,弟弟很喜欢看书,索性我就把我侄女看过的一些简易名著带过去。

他看到那些书的一瞬间,眼神发亮的不行,便再也挪不开了。一直爱不释手的翻着摸着小声嘟囔着,真好啊这些书。

转身就拉着姐姐带他去买书皮,好把这些宝贝包起来。

我很高兴,带过去的书能得到他的喜爱和珍惜。

可惜,等我吃过饭准备要离开的时候,她母亲偷偷把我带过去的书又换了一个包塞到我手中。

“现在他这个年纪绝不能看这些闲书,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做些试卷和背些单词呢?”

我有些吃惊,“阿姨,这些也算是四大名著,让小孩子早些接触这些经典著作,对他也是有好处的啊。”

她明亮的眼睛没有丝毫犹豫:

他数学这次只考了89分,语文已经在95分以上了,不需要再多加强语文功底了。我已经给他报了数学班,一个课时200块呢,真是没有这个时间看书。

我看向朋友,还想说什么,却被她低眉顺眼的神态顶到心上。

说实话,那一瞬间我是有些理解她为什么总是和我一起玩了。她总是说我的家庭教育开放,总是说我父母给足了我们这些孩子尊严和自由。

随机我就离开了。

后来的某个机会,我再次见到了她弟弟,听说成绩在年级前三名,但和他聊的那两分钟,他对我说:

姐姐,我好想逃离这个家。

03

不得不说,现在的竞争压力确实需要孩子争分夺秒的去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各种报班,各种上课,但,朋友母亲的看法和做法,无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她孩子三观的形成:

只要学习够好,其他的兴趣爱好通通靠边。

只要考上大学,你的人生就是完满的。

只要你用尽所有的时间来做题背书考试,你就是优秀的。

可是谁又能确定你学习够好其他兴趣技能就能信手拈来?

现在多的是只会硬式学习没有个人主见的学生,不然,怎么解释这么多学生在大学四年浪费光阴,吃喝玩乐后又悔恨不该当初,时光不再来。

谁又能保证你考上好大学后,你毕业工作就能混的好?

大学是踏入社会的基石,而你原有的观念和思维一旦成型,就很难再改变,社会里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

如果在思想尚未成型前给孩子灌输的一直都是学习就是万能的,那么在孩子初入社会后这种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落差,必定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谁又能证明你学习上是优秀的,你的心理就是自信的?

我见过太多在别人眼中有着高学历、高收入、高颜值的人,在私下对自我的否定程度早已大过他现在所拥有的这些外在条件:消极处事,负面自我,抱怨成性,最终或焦虑或抑郁。

走的是父母给定的老路,过的却是如此自卑无自我的生活。

04

在外多年,学习是必要的,但学习和学习又不一样。

我不会随意评论一位母亲教育的好坏,但我很庆幸我的家庭不是那个样子的,自我存在感和和自我价值感二者缺一不可

自我价值感的培养是需要一种氛围的,在那里,个人得到赏识,赞美,支持,关注,父母从不吝啬对孩子的爱,孩子犯下的错误从来都是被用来学习而不是惩罚的。

父母和孩子之间有效的交流也让孩子学会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彼此能够坦诚相待。

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自信、可爱、健康、能力出众,不会因为别人随意的评论就否定自我,也不会纠缠“我只有拥有什么我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亦或是“等我拥有了什么,我就一定会更自信”。

与之相反,问题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无用。

因为他们成长的环境里没有真诚的交流,他们受到各种束缚,做错事情就会遭到惩罚,遇到不同意见就会遭到指责或指责别人,也没有机会学习什么叫做责任。

我们总是寄托于外界的变化来强悍自己的内心世界,那只会让我们越来越失望,因为本末倒置了。

不管我有什么或者我没有什么,我依旧是我,可以接纳失败的我,可以允许不好的我存在的我。

这是一个家庭能给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然而却在太多家庭日常中被抹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