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专心致志,上课写作业却东张西望?

 柠檬心理课堂 2020-09-23

01

可能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

孩子上课时发呆走神,写作业时东张西望,但看电视玩游戏的时候却又能目不转睛,专心致志。

  • 说孩子注意力有问题把,你看他看电视时全情投入的样子,不像有问题;

  • 可要说没问题吧,他学习的时候凳子上就跟有根针一样,一刻也静不下来。

你是各种关于注意力培养的文章也看了,训练注意力的课程也听了,该讲的道理都讲了,骂过打过,可所有方法都是短时间内有点效果,时间一长,孩子还是老样子,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跟武侠小说里练武是一样的:

今天你看武当拳好学几招,和人打架输了,又换峨眉剑学几招,跟别人打架又输了,再换少林棍,还是不行……

换来换去,最后什么也成不了,不是招式不行,而是你的内功不到家。

训练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就是招式,而关于注意力的理论才是内功。

今天我们就从“注意”的概念聊起,让你从内到外提升功力。

02

心理学上对注意是这么定义的: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这里的心理活动既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也包括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从这个概念上来理解注意,我们可以知道注意不是一个单独的能力,它是所有活动都需要的,每个人都有注意过程,因此不能单独培养“注意力”。

我们以“孩子看电视目不转睛”为例:

“电视节目”就是孩子注意的对象,当他的注意力指向电视时,其他事物都被忽略了,指向性越强,集中度就越高。看到入神时,你叫他,他可能都听不见。

那为什么孩子做作业时会东张西望,总是坐不住呢?

这就要从注意的类别来解释了。

注意分为三类: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 不随意注意,就是不用意识参加的注意,是一种本能的注意过程。

这种注意过程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消耗的能量很少,所以很轻松。

人天生就会被鲜明的颜色、巨大的响声、奇特的事物所吸引。

孩子看电视,就是被里面多彩的画面、丰富的声音以及精彩的情节所吸引,这是一种不随意随意,所以看电视很轻松;

而做作业就没有这样生动的画面和有趣的声音了,反而是非常单调重复的,有些作业还需要记忆和思维参与。这时,孩子就需要启动随意注意的过程。

  • 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刚好相反,它有预定目标,需要意志努力,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如果孩子的学习环境有很多干扰或者诱惑,比如身处一个比较嘈杂的环境、作业难度对他来说比较大或者旁边有很多玩具,他心里想着手机游戏或者动画片,那他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

这时就需要家长们来进行引导了,因为随意注意是不以意志来转移的,所以我们要在客观条件上给孩子营造一个让他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氛围。

比如孩子学习的时候要有专门的空间,不要过多打扰,给孩子的准备的文具要简单不要花哨,手机和玩具最好是在孩子写完作业后再给他……

这样就可以减少引起孩子不随意注意的因素,让孩子可以可以快速进入随意注意的过程,把宝贵的注意资源集中在学习上。

也许你会想,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用家长管,自己就主动认真呢?

  • 这是因为那些孩子已经跨越了前两个注意状态,进入到了第三种注意类型——随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标,且不用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

在这种注意状态下,学习行为是高效且轻松的。

比如,一个驾龄几十年的老司机,在高速上开车,不会再去想方向盘怎么打,一切就是随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的前提,是动作或者技能的高度熟练。

在孩子低年级时,想要达到随意后注意的状态是很困难的,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还很弱,经验也缺乏,每个问题对他们而言都是新的、有难度的。

所以在低年级,一方面要在学习时利用孩子的不随意注意,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随意注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