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书法艺术展馆将开馆 书法家刘文海: 生命不息,求索不止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刘文海,1967年生,乐陵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草书委员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成员,德州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美术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有刘文海个人书法专集。论文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等杂志。

    刘文海书法艺术展馆中共展有书法作品40余幅,既有洒脱的大字,也有娟秀的小楷;既有对联,也有扇面……以楷书、行书、草书为主,兼有篆隶作品。

    “这个展馆里的作品基本上展现了我的艺术水平和创作思路。现在我还在不断思索,展馆中如有不太满意的作品,我就把它替换掉——这件作品显得多少有点乱,字的个性展现过多,统一性不足;那一件显得略有些平,统一性有了,个性表现得太简单……”谈到自己的作品,刘文海总是谦逊且“较真”。据他介绍,该展馆将于9月中旬正式开馆;平时每逢董子文化街美术馆有展览时,它都将开馆迎客。

    “书法作品看照片和看原件,有时感受是不完全一样的。有时候一件作品挂起来看你觉得不满意,有些问题,拍成照片一看,还挺精彩的。前一段时间,我曾远赴临沂去看一些当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展,就是出于这个原因——从照片上看,我对他们的作品评价总是不够客观,但见到作品原作后,我的看法与欣赏作品集中的图片完全不同。”他说,“多向同道高手交流、学习,会开阔眼界,对我的进步和提高是很有好处的。如果我以后艺术上不再提高与进步,生命的意义也就不再充盈、充满活力。”

    刘文海说,书法技巧好的人多得是,但现在是一个彰显个性的时代,如果作品中不能表达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艺术创作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中央美院的邱振中先生曾说,书法家的作品中要既让人想到传统中最优秀的东西,又要让人感受到传统里没有的东西。这样作品就耐得住咀嚼。这个要求是非常高的。”他说,“像咱这种笨人,要一辈子不断地向传统经典学习,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地进步。有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认识的深入,你的看法就会有所提升。真正的经典你会感到常读常新,十年前你看到它好,十年后你也许会有新的发现,以前的认识都比较肤浅,越往后越深入。就像好的电影,你第二遍看的时候、第三遍看的时候又会有新的发现。每一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

(已载8月11日《德州晚报》)


END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