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话丨蹦鼓舞:从元朝宫廷舞到大众秧歌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蹦鼓舞,又名跳鼓子,流行于陵城区,在古代主要是供统治者过节、迎宾和宴会时享用的,系宫廷舞蹈的一种。后来,蹦鼓舞从宫廷走向民间,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观赏娱乐的文艺形式。

    2015年,蹦鼓舞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起源于元朝

    蹦鼓舞起源于元朝。

    当时舞队并不庞大,由俊美的童男少女组成,以大鼓、小鼓、锣、钹、镲等打击乐器伴奏。

    四、八或十二个童男舞鼓;四个舞伞;四、八或十二个少女舞扇。另有一个翻穿皮袄,手持甩子的鞑靼人以统治者的身份出现,任意戏弄其他角色。元朝灭亡后,这个角色由尊至卑、由正变反、由俊变丑,但衣着打扮始终未变,是元朝统治者的代表,以这个角色的存在可证,蹦鼓舞源于元朝无可置疑。

●蹦跳的秧歌

    随着时代的变迁,每逢元宵佳节,群众便自发地组织秧歌舞队,走街串村,相沿成俗。在表演形式上,它既能与其它秧歌组合成大型表演,又能独立出来进行表演。

    蹦鼓舞有着与其它秧歌不同的特征,它以蹦跳为主,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在鼓者上。

    首先是道具,鼓者手中的鼓和鼓槌有着别具一格的独特形状,鼓像似腰鼓但比腰鼓短,舞者不是把鼓系在腰间,而是把手套进两端都钉在鼓帮上的皮带里持鼓。鼓槌为鞭槌,击鼓时使鞭槌顶端的疙瘩击打鼓面,发出清脆、热烈、欢快的声音,这需要一定的技艺,否则很容易打在手上。

    其次,鼓者的动作中的“飞脚腾空”和“蹦雁探海”是其它秧歌中所没有的,它讲究跃中打,跃起飘逸洒脱,落地稳健有力。

    此外,舞扇的少女随鼓声做出“小射雁跳”的动作,舞姿轻盈活泼、舒展优美,整个队伍气势恢宏,刚柔相济,时而象黄河咆哮,时而如流水潺潺,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传承与创新

    1978年,在开展的民间舞挖掘工作中,文艺工作者发现了这一独特的舞蹈形式。文艺工作者经挖掘整理,把它从与其它形式的秧歌混编中独立出来,从鼓、伞、扇的动作画面到装束打扮都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加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鲁北文艺形式。

    蹦鼓舞经几百年的锤炼,已形成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区域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跳鼓舞的历史,也是舞蹈从宫廷到民间的历史。纵观中国民间文艺发展,许多传承的经典民粹,都是从经过劳动人民伟大实践创新出来的。它们传承着的不仅仅是舞蹈百年技艺,更是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已载9月27日《德州晚报》)


END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