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逝去的记忆——读耿立《消失的乡村》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书籍名片

书名:消失的乡村

作者:耿立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读完耿立《消失的乡村》,合上书,感慨良多。

    作者深陷乡愁,对家乡鲁西南曹濮平原黄壤深处的村子“什集”和镇子“木镇”风物人情的追忆,对走远的消失的乡村的一切、对回不去的乡村点点滴滴的回忆,都溶在作者的感情里、血液里。

    源于父亲对土地的虔诚和敬畏,作者对土地满含深情和热爱,对庄稼、对树木,对牛、狗、驴、鸟雀等万物生灵满怀敬畏。作者想念家乡的晨昏、雪夜和四时节气,那里有万物生灵、风土人情;那时的春夏秋冬各有各的模样,春有杏花满枝枣花发芽、冬储满了皑皑的白雪、夏有柳间的蝉鸣、秋有稻田的流萤……

    作者曾写道,无论你离开故土多久,从乡间走出多远,总能感到隐隐有一根脐带连着你和乡村,这脐带如输液管一样,给你温暖和营养。乡村远离了你住的城市,但故乡却潜伏在你血液的深处、骨髓的深处。哪个故乡的屋檐不是温暖的屋檐?哪怕你再落魄潦倒,她都会如母亲一样张开怀抱欢迎你、接纳你、收容你、治愈你。

    作者去寻找记忆中没有被删减浓度的如墨的黑夜、如银的月夜、如画的田园、如诗的乡村和一轴如古代山水画般的故乡木镇,寻找心灵的“净土”,灵魂的归宿。无论是一棵玉米、一穗谷子、一朵春花,一缕光,还是一段篱笆,几声乡野小曲,都能让他感受到乡间的温情、乡土的宽厚。

    如今,城市的喧嚣代替了乡村的宁静;人心的浮躁、不安代替了恬静与安逸;膨胀的欲望代替了简单的满足;霓虹灯代替了萤火虫,汽车喇叭声代替了犬吠蛙鸣……

    如今的乡村,也和以往大不相同。一些乡村旧时的民俗与风情已渐渐消失,随之消失的是那些传统手艺:织布纺线、剪纸刺绣、木工手艺、泥瓦匠人;还有那些消失的味道:热闹的年味儿、蔬果的鲜味儿。清晨,你不会在走街串巷的小贩儿的叫卖声中醒来;夜晚,冬天再也看不见搓苞米、纳鞋底儿,夏天再也没有铺着凉席、摇着蒲扇集体在村头纳凉的景象,沉寂的村庄让你感到陌生。作者满含怆然,四处找寻被抢救的故乡的风情。

    我何尝不是在寻找?我曾一次次回到故乡,寻找童年大如鹅毛的雪花,寻找环绕村庄的袅袅炊烟,寻找早春里的柳笛声声,寻找日落后街角爆米花的香味儿,寻找场院里露天的黑白电影,寻找原汁原味的蔬菜、瓜果,还有房舍、草垛、甜水井、鸡鸭、牲畜,黄昏……

    面对渐行渐远的乡村,我们集体陷入了对乡村的记忆和怀念,我们一方面为家乡的发展高兴,一方面又为故乡遗失的传统而惋惜。也许那些逝去的故乡的风情,我们应该到童年的记忆里去寻找,去梦里才能找到吧。

    在我们人生的路上,应该有故乡。因为,那是我们生命的根、灵魂的家园。

(已载12月30日《德州晚报》)


END

■作者:王凤华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