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癌靶向药耐药后采取什么治疗最合适,这里有一些基础常识参考

 呼吸科大夫胡洋 2020-09-23

靶向治疗已经成为晚期肺癌的四大主流治疗方法之一,甚至是晚期肺癌患者的首选,各种肺癌诊治指南中,有肺之外其他脏器转移的晚期肺癌患者,如果基因检测能匹配上的话,靶向药都是首先推荐的,下面介绍一些靶向治疗的基础知识。

靶向药为什么副反应比化疗小

正常细胞发生了恶变才会转变成恶性细胞,通常这种恶变不是简单的及基因突变,而是突变修复突变修复发生多次,并且不断累积超出了人体修复和清除功能,最终导致了肿瘤的发生。化疗全称化学治疗,比较简单粗暴,就是用抑制细胞分裂增殖的方法抑制肿瘤生长,等肿瘤细胞老化死亡,达到缩小肿瘤的作用。由于肿瘤细胞有正常细胞恶变而来,化疗并没有办法分清楚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所以同样会抑制正常细胞的生长,导致副反应很大。

靶向治疗则利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的不同,也就是基因突变来治疗肿瘤,由于精准针对肿瘤细胞,像打靶,所以称为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由于副反应小,疗效好,有些患者甚至可以依靠靶向药活过5年,所以受到很多患者的青睐,但靶向药物也有耐药性,有些患者口服靶向药开始时效果很好,半年之后就没有效果了,肿瘤开始增大,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举个例子,肺癌基因突变中最常见的突变,EGFR突变,现在有一二三代药物可以选择,一代药比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如果耐药可以再次取标本检测靶向基因,这个标本既可以是组织标本,也可以是血液,当然血液的准确性没那么高,如果有耐药基因T790M基因突变的话,可以直接更换三代靶向药治疗。三代靶向药耐药一般来说可以化疗加免疫治疗,但也有更换一代或者二代靶向药有效的。

另外,还有一些朋友会问,基因检测没有匹配上靶向药,能不能盲吃。一般不赞成这样做,因为盲吃碰巧有效的可能性非常小,不但耽误诊治,还可能有一定的副反应。但确实有一部分人基因检测没有特定基因突变而吃靶向药有效的,这种情况大部分和检测的标本有关,比如血液检测会有一定的假阴性,因为血液不能准确的反映肿瘤局部的突变情况,有时候肿瘤基因在血液中浓度较低,会检测不到。

靶向治疗问世后,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大幅度延长,生存时间超过3-5年的患者比比皆是,而针对新的基因以及更高代次的靶向药不断问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一定能达到100%

胡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肺功能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成员。擅长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