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晓伟 | 统编高一必修上《红烛》解读:《红烛》不符合“建筑美”的要求吗?

 山湖微波 2020-09-23

新诗“建筑美”理论是闻一多先生根据汉语的特点提出来的。先生在《唐诗杂论》中说道:“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候,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原来文学本是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既然占了空间,却又不能在视觉上引起一种具体的印象——这是欧洲文字的一个缺憾。我们的文字有了引起这种印象的可能,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它,真是可惜了……如果有人要问新诗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回答他:增加了一种建筑美的可能性是新诗的特点之一。”

《红烛》不符合“建筑美”的要求吗?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邵晓伟

闻一多曾在1926年5月13日《北平晨报》副刊《诗镌》上发表了《诗的格律》一文,提出了诗歌的“三美”理论,奠定了新格律诗的理论基础。“三美”指的是“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其中“音乐美”是指平仄、韵脚等的和谐;“绘画美”强调辞藻的美感;“建筑美”则指的是节的匀称和句式的均齐。著名诗人徐志摩就是受到“三美”的影响而创作出了《再别康桥》这样的名篇。

但闻一多的《红烛》一诗似乎无法体现“三美”中“建筑美”的要求。这首诗一共分为九节,诗节的行数不一,第六节甚至达到了九行之多,而最后一节又短至两行。不单如此,诗行长度也不一致,字数在三到九字之间摇摆。所以从外在结构来看,该诗的小节并不匀称,句式也不甚均齐,似乎无法达到闻一多自己提出的“建筑美”这一要求。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你心火发光之期,

红烛啊!

然而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来探究这首诗中节与行的关系。我们可以对全诗九小节的行数进行一个统计,并绘制出以下折线图:

抒情诗语言的多寡往往和情绪的炽烈或内敛存在对应关系,诗人一般用排比来酣畅淋漓地表达强烈而开放的情感,而当情感深沉内敛之时便惜墨如金。如果以每节行数大于等于五行为标准,那么《红烛》中的一、二、四、六、七节则属于诗人情感的高潮部分。

在此我们可以一同来梳理一下诗歌内部情感的起伏变化。诗歌的第一节强烈赞美红烛之美,继而顺势叩问自己的心可是红烛的颜色,这其中暗含的正是诗人和红烛一般颜色的赤子之心。第二节诗人追问红烛的躯体和点着的灵魂从何而来,困惑于红烛的自我燃烧,感到了矛盾和冲突,这样的矛盾和冲突也促使诗人进一步找到了答案。第三节中诗人认为红烛不是自误,反而鼓励红烛继续燃烧出自己的光来。第四节承接第三节,继续鼓励红烛燃烧,好“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这恰恰是诗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第五节诗人看到了红烛的眼泪,情感由感奋转为怜悯。第六节诗人再次为红烛流泪而感到困惑,最终明白了红烛并不是自己伤心流泪,而是因为残风在侵蚀它的光芒,烧得不稳之时才急得流泪。至此,红烛的高尚精神得以树立。紧跟在后面的第七、八节继续歌颂了红烛的泪,而此时诗人的情感从高潮逐渐趋向冷静。节长也由第六节的九行变为第七节的六行,再变成第八节的四行。最后第九节以浓缩的两句话结束了全诗,完成了全部情感的抒发。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诗节的长度大致以第五小节为中心点,前后呈现出相似的起伏变化,而且行数最多的第六小节在诗歌中的位置(6÷9≈0.667)基本符合黄金比例(0.618)。而全诗的情感脉络也恰恰与行数的变化规律一致。诗人的情感在第二、四、六节达到阶段性的顶点,首尾的情感偏向冷静,形成呼应。如果将第五节作为中心点来看,前后两段均出现了“冷静—热烈—冷静”的情感起伏趋势,这在情感上实现了诗歌对称的变化之美。所以整首诗歌虽然诗节长短不齐,诗行字数多寡不等,但整体的格局依然是有规律可循的。除此之外,诗歌每一个小节都以“红烛啊”为开端,进行复沓和反复吟咏,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思想感情不断变化,节与节之间的层次十分鲜明。整首诗歌的情感结构正是通过诗节的行数变化得以重新构建,从而达到了闻一多对“建筑美”的要求。由此可见,诗歌的美感不单单在于情感变化,也在于精巧的表现形式。

本文选自《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2020年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