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绪,身体不会忘记

 禹杰 2020-09-24
原创 美利华 美利华 5月17日

导语

 现代人,越来越容易患各种各样的病,是因为不注重健康吗?当然不是!许多人,不惜重金把精力花在养生上、体检上,但这种作法往往是单纯地把身体看作一个机器,检修或保养。我们的医疗手段日渐昌明,只是,依然有那么多的疾病,没有人知道具体诱发的原因,因为许多时候我们都不知不觉的忘记了身心一体这件事——

本文选自美利华第120期《督导期刊》

责编|王剑婷 心理咨询师

焦虑的时代,我们却常常忘记接纳情绪本身。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好的情绪,比如快乐,比如喜悦,而用种种藉口把负面的情绪如悲伤、恐惧都压抑住。其不知,压抑并不能使那些坏情绪消失,他们被挤压被堆积,和委屈、憋闷、压力一起,全都累积在身体里,只不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在我们的身体中表现出来。

曾有文章说7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这是导致出现病症的最大原因之一。

不同情绪,会攻击不同的器官,我国中医理论中就提出:肾主恐惧、肝储愤怒、肺藏哀伤。当感到皮肤过敏、喉咙不适、胃痛胃溃疡、失眠多梦、经常性头痛等症状,我们自己常常直观的自问:是不是身体出现什么问题了?其实很多时候,经常性的负面情绪才是幕后黑手。

2019 年 2 月 18 日,《柳叶刀·精神病学》发表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团队的大型科研项目“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第一批研究成果。该研究是中国首次大规模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调研了全国 31 个省 32552 人,发现在所有精神障碍中,焦虑症患病率最高,终生患病率达到人群 7.6% 。

其实,现代社会的正常人也处在长期焦虑之中,这种状态下的身体会呈现出多种变化:

暴饮暴食及肥胖

愤怒、悲伤、挫败、焦虑等消极情绪,都会引起大脑的应激反应——启动一系列变化,释放糖皮质激素,平衡情绪,从而援救自己,直到情绪本身能慢慢平静下来。

糖皮质激素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补充焦虑感发生时所消耗的能量。为了帮我们补充能量储备,糖皮质激素会加重我们对含糖类食品的渴求。

很多研究认为,寻求高糖高盐的食品或零食,是人体抵御焦虑的本能反应。如果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又很少去运动,那么距离所谓的“压力肥”也就不远了。

消化不良、腹泻和便秘

胃肠道是生物最早分化出的功能系统之一,其中神经丛更有“肠脑”之称,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

原因在于胃肠道受非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的支配,植物神经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完全受大脑支配,但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虽然大脑不能像控制手脚一样直接控制胃肠的神经系统,但是每当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比如焦虑、抑郁、紧张时,大脑分泌的一些物质就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是胃溃疡。

心悸胸闷、心慌气短

当焦虑加剧令人倍感恐慌时,常常不能有效呼吸;反过来,越是呼吸不畅,愈是会变得惶恐不安,这样便会进入似乎无法控制的恶性循环中,也让人自己更关注自己身体的不良反应,加重症状。

免疫力下降

很多朋友都有这种感觉,压力大的时候特别容易感冒。当我们因为精神压力而焦虑的时候,下丘脑就会发出信号,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

糖皮质激素具有调控炎症和免疫反应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另一方面还会让免疫细胞对细胞因子的反应变得迟钝,两个效应的结果就是免疫细胞无法有效的交流合作了,从而对病毒、病菌的反应能力就大大降低了。

内分泌失调

压力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内分泌失调容易引起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口腔溃疡

传统医学中把溃疡的概念用“上火”来形容,所以需要清火。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免疫力低下使身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口腔溃疡就是其中一种。

因此精神紧张、焦虑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这是造成了复发性口腔溃疡频繁发作的重要诱因。

不良嗜好及成瘾问题

“心烦抽根烟”、“喝顿顺心酒”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的抱怨。

遭受压力的人可能会发展出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如吸烟、暴饮暴食、喝酒、沉迷游戏、玩手机,这确实是心理疏解压力的自我救援机制。

简而言之,就是在大脑的指引下,在记忆库里,寻找那件最多快好省地让你快乐的事情,重新做一遍,得到快乐和幸福感,这是一种自然的、正常的生存机制。但问题是,这些释放压力的方法会继发产生诸多健康问题。

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由于压力大,经常会出现心情不畅、睡眠不足;白天精神不好,又会反过来降低工作效率,往往让事业和家庭更加不如意,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睡眠不足导致的精神状态不佳使得大脑运转缓慢、判断力、反应能力、记忆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脱发、耳鸣

精神压力引起代谢异常,皮脂腺分泌增多,降低头发生存环境质量从而引起脱发。

另外,如果人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情况下,人体的立毛肌会发生收缩,会使毛发出现营养不良现象,从而导致毛发生长功能抑制,毛发生长进入休止期而出现脱发。还有,长期的高压会使人体激素失调,激素不平衡也会导致脱发。

耳鸣是发生在听觉系统的一种主观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常感到耳里有一些特殊的声音,但周围却找不到相应的声源。

长期压力过大,精神就处于紧张的状态,内耳受到刺激使听神经毛细血管发生痉挛、阻塞,引起内耳供血障碍,神经上皮细胞缺血、供氧不足坏死,从而使耳朵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耳鸣或听力下降。

皮肤炎症

一个人长期的焦虑和烦躁,会使上皮细胞合成过多的黑色素沉积和皮肤表面,使皮肤发黑暗沉,甚至形成黄褐斑。

甚至直观来说抑郁焦虑情绪使人经常皱眉、发怒,面部眼尾的皱纹增加也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当人愤怒时,人体的皮脂腺分泌也会增多,皮脂腺容易被阻塞,从而导致皮肤炎症,比如形成皮脂腺囊肿和痤疮,还与神经性皮炎等问题也有关联。

身体的不适和病症是内心的呼喊和求救信号

研究表明,导致免疫系统出现问题的情绪排名,前七名的依次是:生气、悲伤、恐惧、忧郁、敌意、猜疑,以及季节性失控,如夏季频发争执和摩擦;冬季抑郁患者会比平时多。

千万不要忽略,那些隐藏在情绪底层巨大的疮口。那些我们常说的口头禅,比如“气死我了”、“压力好大”、“心有不甘”,这正是情绪在作祟。

生气让人感觉失控,身体自动消耗大量能量。焦虑,让人的身体进入到空铁壶干烧的状态,一点点消磨掉人的心力。压力,让人沮丧,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捂住了人的鼻子。

身体是不说谎的,它忠实地帮我们贮存所有的情绪。而生病,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要去真实地面对自己真正的需求,妥善地去处理,并相信身体的能力。

生病不能只治症,还得找到病所在

曾经我的一位朋友听到我讲情绪,笑曰:情绪什么呀,我得的是痛风!可是细问之下年纪轻轻的他,痛风每每是由于无法回避的酒场应酬之后发作。

那种不得不去的被迫是压力,以病抵酒也是压力,所以痛风发作类似于身体向他的报复,让他用难以承受的痛和肿来提醒他是在自暴自弃自己的生命。

前段日子他托我从日本买一种昂贵的新药来治病,却被疫情耽误了下来,谁想疫情带来的隔离,替他免去了多少觥筹交错的必要,这几个月来他前日在电话里竟自觉不治而愈了。

我们肠胃不适,只是大把吞下胃药,却逃避压力和紧张的根源;我们皮肤上的各种红疹犹如一座座小火山的爆发,但却没有发出“我很生气,请看看我的愤怒”的心声……

道龙老师曾多次说过:在中国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心身疾病,以及躯体疾病会导致心理问题的都不在少数,也为此美利华中美班一直致力推动以全科医学+精神医学的模式服务于临床,并且着力推动对患者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全方面干预治疗。

懂得爱自己,不仅仅是住最好的房子,吃最精致的佳肴,还需要我们每个人忠于内心,超越自我,正念觉知的生活,从身体健康走向身心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