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 | 黄石头

 竞石频道 2020-09-24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创新基因吗?

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很僵化的思维吗?能支持创新吗?

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思维僵化、固守己见的,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大的误解。

一个全世界仅有的五千年没有中断文明,怎么可能是思维僵化、不与时俱进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是动物界的生存法则,在世界文明领域,同样也适用。

数千年来,世界的文明大环境在不断进化中,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互联网文明的兴起,以及飞机的普及,加上最近中国高铁开始走出国门,地球已经真正成为一个“村”。

而移动智能手机的快速崛起,让互联网的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世界间的信息联系,已经在1秒之内可以几乎免费通达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

而5G时代也已经到来,未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将全面兴起、普及,世界科技的发展将更加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直非常注重与时俱进地创新。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儒、释、道来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创新基因的当然是倡导“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这一点,估计是没有争议的。

而佛教自进入中国之后,也有了极大的创新和发展,到了今天中国的佛教禅理内涵也已经远远超越了当初佛教的起源地——现在的印度本土佛教了。

不过,对于儒家是否具有创新基因,还是有较大争议的。

但其实,儒家“过于迂腐、不注重创新”的刻板印象,主要还是由于近代,尤其是以清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统治数百年来为了稳固皇权、“家天下”的治理,为了“愚民”的需求,有意指使一些犬儒对传统的儒家创新思考、创新基因进行恶意删减和篡改,才使得很多人误以为儒家思想一定是很保守的,一定是扼杀创新的。

下面我们就着重谈谈儒家圣人孔子思想在创新方面的基因。

(一)

有教无类

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是极其鼓励创新和有教无类的,我们看孔夫子的七十二贤徒,没有一个重样的,就知道他的“有教无类”执行的有多到位。

《论语》:“子曰: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可以说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包含孔子一生的教育理念和追求。

有教无类是一种大教育观念,也是一种通识教育,培养的是全能型人才。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对象不分等级、地域、品行,一视同仁。

1.孔子的学生中有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司马牛等世家子弟,也有子贡、子路这样平民出身的普通人。

2.不论是民风淳朴的阙党人,还是刁蛮无理的互乡人,孔子都与他们亲切交谈鼓励劝勉。

3.孔子的招生政策立足本国,面向全天下。他的学生中子路是鲁国人(本国学生),子贡是卫国人,子夏是晋国人,子张是陈国人,公孙龙是赵国人。

孔子弟子

二、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无所不有,灵活多样。

1.教育内容上,首先进行人格教育。从孝悌入手,先立人之本,再“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努力达到仁的标准,差一点也要做个君子。其次进行知识技能教育,以《诗经》、《礼经》等为教材,培养政治、经济、文化各种人才。

2.教育方法上随机施教。在出行时顺便教育司机樊迟(“樊迟御”);在河边相机教育弟子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增长见识。正是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有教无类,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分析则别有一番道理。

孔子的“有教无类”,就是说教育就是要把本来有差别的人都教育到无差别的“君子”程度。

“有教”是条件,“无类”是结果。

(二)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中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学》的第三章,这是儒家经典中关于创新最直白的阐述。

《大学》中的意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告诉我们,必须保持每天的创新,不仅要一天新,还要日日新,新了还要更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还我们,要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才是问题关键。

如果说“在明明德”还是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的话,那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还被引申出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无论如何展示的是一种革新的姿态,驱动人们弃旧图新。

所以,作为做企业的人来说,一定要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成为你的座右铭。

(三)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通常解释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
而如果一味空想却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也有学者把这句话和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

关于“学而不思则罔”,有学者指出,传统解读将“罔”解读成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其实却并非如此简单。罔,在这里是“蒙蔽”——被蒙蔽的意思。

传统解读将“思”解读为思考,其实更深入解读,应该是思考、创新。

只读别人的书,自己不去思考、不去结合实际,不去创新,都是沿着别人的思路走,自然会非常容易被异端学说蒙蔽心智。

所以,思考、创新,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学会理论结合实际,学会鉴别、吸收、创新。

而“思而不学则殆”,传统解读“殆”,通假“怠”,指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其实,深入解读“殆”的意思:是困境;如果只思考不学习、不创新,就一定会深陷思维困境。

总结我们在学和习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两个坎,一个就是被蒙蔽,一个就是自我困境,这都需要通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突破和解决问题。

(四)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中的《国风·卫风·淇奥》篇,描述的是一位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美男子: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译文:
有文采的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有文采的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

原文这里讲的是,这个有文采的君子,到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修养,到了“如金如锡,如圭如璧”的境界。

而在《论语》里,孔子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了创新的解读。

在《论语》的《学而》篇第15节,记载了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姓端木,名赐)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还能够不骄傲自大,老师,做到这种程度,怎么样?”
孔子说:“像你说的那样,还算可以吧。但是还不如贫困却以坚持自己的信仰为乐,虽富裕而又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问修养的人。”

子贡说:“要像《诗经》上所讲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成为一个君子,是这样吧?”
孔子说:“赐啊,我们可以一同探讨《诗经》了。你能从我讲授的《诗经》中悟出君子自我修炼之道,做到了举一反三。”

自孔子的全新解读后,后世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来形容人品的精诚品质和产品的精湛品质。

(五)

仁者爱人

仁爱是儒家文化核心中的核心,整部《论语》“仁”便提到了109次,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中,“仁”排在首位。

什么是仁爱呢?

学生樊迟问老师什么是“仁”?

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人。”

儒家的另一位亚圣——孟子,一生都在研究“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是孟子《仁者爱人》中的一句。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 ; 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
孟子曰: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
孟子说:
“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
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


儒家还有另一位也有亚圣之称的王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说:“天下人的心就是我的心。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有病的人在,那我就是那个人。”

《传习录》:
“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犹有丧心者矣,吾安得而非丧心乎?”


在阳明先生看来,天下人都是自己的父母、兄弟。

当看到他们没有醒来,面临坠溺深渊的危险时,他伸出援助之手;

即使有人说他丧心病狂,他也不管不顾,依然坚持要去救他们。

因为,他们就是我。

什么是良知?“良知”就是如王阳明先生这般,见到路人,都视其为兄弟姐妹,不顾一切去拯救他们。良知绝非小善,绝非简单地助他,而是让我们拥有能量和智慧,达至更高境界。

今天的企业家们已成为创新的主体,担当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如何才能有更大的担当?更好地为这个社会服务呢?这就需要一颗仁爱之心,一颗仁爱心才是创新的源泉。

最后,我们奉上《尚书·大禹谟》记载的“中华薪传十六字心法”,又称为“尧舜薪传十六字心法”: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视频:方太《童话季》(国漫动画)

(黄竞石.记录.2019.11.18)

※附一:
《中华十六字心传解读》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

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
“《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直译:
人心难易其诡,道心难得其真,求真总须精纯专一,治世贵在守中固善。

意译:
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古代治国的本质在于治理百姓,因此有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区分。
贵族的重要工作在于治理百姓,而百姓的重要工作在于从事具体的劳作。
正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古时候没有人权平等这一说。

因此,要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才能理解这十六个字,也就是要依据统治者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十六个字很容易产生歧义。这是因为古代智者思维高深,但用词却十分简洁惜墨,体现了较高的文字修养,同时古代的语法与今天有所不同,许多的表达方式从今天看来是从“反论”的方法来叙述事情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当时的语境了,因此用任何现代语言解释只会挂一漏万。

尽管如此,关于这十六字内在含义仍我们仍然可以尝试做以下较为深度地探究:

一是治国重在治理人心。

一方面由于人心难测又难以改变,所以对百姓不得不有所防范。
治国者须因事为制、随机应变,不可固守旧制,应把握“无德必亡,唯德必危”的尺度。

另一方面,要积极疏导,要从最易造成百姓心中纠结的社会问题入手,也就是要从百姓的根本利益和基本需求层面思考问题,防范社会的结构性利益失。
也就是要防止结构性利益失衡成为人心不稳的根源。
要以“人道”还治人心,适时教化,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警惕因人心不稳导致民怨迭起、社会不稳定,要扼制不确定因素的灾难性放大。


二是治国重在抓住事物发展的趋势。

由于趋势生于微毫之处,故在“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就要注重防微杜渐。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趋势生于微毫之处,往往不能被轻易察觉,也不容易区分,如同“道”一样。因此要格外细心,慎始敬终,要以“地道”格物致知,明察秋毫,保持必要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道德经 ·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德经 ·十四章》说,“博之不得,名曰微”)。


三是治国重在以精纯专一的态度探究事物的本质,不被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充分发挥统治者的主观能动性。


四是治国重在切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以不偏不易的务实态度(中庸之道)遵循“天道”(客观规律),从而守中固善,统率治国纲领。

(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从古代《易经》的观点来看,十六字应看作一个整体,而且只有“惟精惟一”是统治者在主观层面上把握所有治国真言的一把钥匙,也是古代君主及士人较为看重的四字真言。

由于“惟精惟一”属于主观层面的把握,因而象征了主体。
而其余十二个字只是象征了三个不同层面的客体,分别为人道、地道、天道,只能遵循和牢记,不能违背和超越。
从而在总体上由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了体现整体性的阴阳格局。



※附二:
《孔子的仁者爱人与社会大治理想》
孔子当年重新诠释“礼治”和仁爱的最终目的——是恢复社会秩序。
孔子的仁爱思想包括,“孔子之仁”和“孔子之爱”两方面。
孔子之仁指的是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主要讲的是人要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和小我,要有敬畏之心、宽恕之心、忠诚之心,即敬、畏、忠、诚等心理情感。
孔子之爱蕴涵于他的仁学思想之中,包含爱亲人、爱他人及万物、自爱三大方面,我们通常称之“仁爱”。
与西方宗教的博爱相比,孔子的仁爱主要强调的是一种人性之爱和理性之爱。 
(一)
在《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子引导我们将这种光辉定格到了“人”―——即父母兄长的身上,从而使得敬、畏、忠、诚的心理情感有了更为现实、更为理性化的解释。
因为他们的养育、扶持,我们才得以生存和延续,所以我们对他们要敬畏、忠诚,孔子在这里特别用到了“爱”字,将敬畏、忠诚的情感变成了爱的情感,这是一种把神性到人性的转换(西方把爱往神性倡导),就此孔子重新阐释了礼的合法性,而且同时也奠定了其仁学思想的根基——孝悌。
《论语·学而》: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在《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子孔子之爱属于一种人性之爱、理性之爱 。
《论语·学而》: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就是说为人子女,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为人处世要谨慎,与朋友交往要讲诚信,要广泛地关爱社会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把这种爱表述的十分清楚。由于这种爱的原点是建立在骨肉亲情的基础之上,它合于人性、人道,因而根基牢固。


(二)
所以接下来孔子在此根基上继续发挥,以此为中心,将这种心理情感辐射——爱亲人、爱他人及万物、自己,以此类推到社会生活的每种关系中。
孔子希望每一种社会关系都能依此而行,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大治。
所以就现代意义上来说,从孔子对亲人的爱出发,可以扩展为对工作、百姓的爱、朋友之爱、师生之爱、夫妇之爱、乡党之爱等,进而扩展为“仁者爱人”、“泛爱众”乃至与万物自然,也就是一种趋于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 
孔子认为,一个稳定的社会次序关系,没有“敬、畏、忠、诚”这些心理情感作为支撑,人们日常生活外在性规范的礼就失去了其合法性。
(三)
当然,这是孔子对社会关系推行“礼治”的一种纯粹理性的构想,在孔子当时的现实中,孔子所面临的却是屡屡受挫。
孔子要当时的原始氏族首领的个体人格角度认为,只要统治者具有了原始氏族首领的个体人格魅力,那么上行下效,社会就可能恢复秩序。
所以他按照上古礼仪对君子提出了严格的规范,继而从有位之君子扩大到所有有德之君子,这就构成了孔子思想中“修身”这个极富宗教品格的个体人格理想。 
也正是因为贯穿于孔子终生的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及其活动,使得孔子在面临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时又提出了中庸的思想,并且将它作为“至德”提高到仁的境界。
中庸者,是人在日常实践过程中所逐步体悟出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度——即事物的边界。
只有在边界之内,事物才能成为事物自身;只有在边界之内,事物的目的才能顺利完成。
纵观孔子一生的实践活动及其言行,我们发现这种中庸思想也是作为道的一部分被“一以贯之”的。 
正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在主流正统思想上一直倡导的这种仁爱精神的存在,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健康和谐的成长,才使得我们在爱的给予和奉献中不断创造出新的生命,使得万物自然生生不息。 



※特别说明:
中国人应该有
足够的文化自信
英国哲学家、预言家汤恩比曾说,
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
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 英国汤恩比预言原文:
看完了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易经,汤恩比曾说:“如果有来生,我愿生在中国。”
进而他进行了详细阐述:
“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到了21世纪,人类会因为过度的自私和贪婪而迷失自己,科技手段将会毁掉一切。加上道德沦丧,信仰疲乏,心灵空虚,世界必将出现空前的危机。要拯救三大生存危机,唯有中国儒家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曾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黄竞石

黄竞石(学者

黄竞石,笔名黄石头,

小微企业市场化方向研究学者。

石岗国学院高级研究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