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农产品滞销,往年走俏,今年种植户卖不出,消费者不再买单

 布衣小农人 2020-09-24

导读:又一农产品滞销,往年走俏,今年种植户卖不出去,消费者不再买单

都说今年是庚子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作为一个农民,真实切身感受到了今年的不一样。到了9月正是果农们丰收的季节,正所谓“金九银十”,这两个月也是农民喜悦的季节,但今年却出现了一个“怪像”,地头没有了收购商,价格也是骤降,就连往年走俏的水果、干果都频频遇冷,大别山的栗子、新疆的西瓜、海南的香蕉和陕西的苹果都遇到了这个瓶颈,这就让很多农民愁出了声,可最近,又有一个水果加入了这个行列,是什么水果呢?下面小农人就给大家介绍下。

今天的主角就是--桂圆,每年的8、9月份是桂圆的丰收季,这个时候的桂圆果肉紧致,甘甜可口,之所以能够让消费者念念不忘主要还是桂圆剥开皮厚那股清香,还有就是甘甜的口感刺激着人们的味蕾,让人吃一次就会深深喜欢上它。其实桂圆不仅口感好,再营养方面也是非常丰富,首先糖分咱们不用说了,吃过桂圆都知道,一个桂圆十克糖,说的就是桂圆的甜。还有就是桂圆的维生素比较多,很多女孩子吃了桂圆后都感觉年轻了许多,尤其是晒干后的桂圆干。

说起桂圆咱们就不得不提四川泸州的“龙眼”,这个龙眼即是桂圆,四川泸州的桂圆在全国产量都是靠前的,2019年的产量高达8.2万吨,而今年预估产量会突破12万吨,而且口感也喜人,桂圆刚成熟的时候,泸州的游客就络绎不绝的来“翻牌子”,但作为种植户来讲,今年可不像表面那么火热,因为今年桂圆的收购价从0.8元/斤-4.8元/斤不等,这在往年都是不可能的,桂圆的走俏不仅让桂圆知名度高了起来,泸州桂圆的价格一般收购都维持在4-5元左右一斤,而今年这个行情确实让很多种植户直呼“要赔钱”。

但眼下价格低不是主要问题,而是没有销路,每天靠旅游带动的桂圆销售真的是捉襟见肘,毫无冲击力,这么大的种植基地需要的是大量客商来收购,往年在地头都会有很多收购商来,而且价格都是高高的,但今年地头的收购商少之又少,还有很多在一旁观望,做生意都是为了赚钱,他们观望也是想在最低价的时候出手,可种植户却犯起了愁,几毛钱一斤的桂圆无疑是亏本的,可桂圆都已经成熟了,如果再不摘就很容易烂在地里,所以现在他们就算赔钱也要摘了,真是让种植户苦不堪言。

其实造成桂圆滞销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今年疫情让大家都懂得了如何过日子,吃桂圆在农村人看来都是“小资”生活,都是有钱人的生活,毕竟一斤几十元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确实是奢望,在疫情下,收入低了,人们为了维持生活只能计划消费,所以桂圆就成了边缘食品,很容易被大家遗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桂圆种植已经打破了市场平衡,看着别人赚钱就开始种植,这是盲目跟风,供大于求,最后只能低价处理。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今年雨水太多,让很多桂圆的质量确实出现了问题,烂果、水份大等等问题都会出现,所以桂圆质量也是销售不好的一个原因。

结语:桂圆虽然好吃,但桂圆毕竟是水果,不能当做主粮来消费,今年消费市场低迷已经是事实,而这些桂圆价格下降也是事实,所以在种植水果之前还是要考量下市场的需求,不要盲目的跟风,就算是再有营养的水果,没人买单最后还是没有市场,最后奉劝广大种植户,投资需谨慎,种植看市场,祝您们好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