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天后白露节气,白露是什么意思?白露是真正的入秋么?答案来了

 一起种植 2020-09-24

2020年9月7日是今年第15个节气——白露,也是秋季的第3个节气,过今天也就剩4天不到了,白露节气过后蓝天看起来都会变高,所以才有秋高气爽里的秋高一说,白露是一年中重要的气温转变节点,过了白露气温下降,而且在农村还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的说法,所以过了白露就来到了真正的秋季,而在这时也就入秋了。

白露是节还是气?

农耕时代的古人们要依据节气来决定春耕夏收的具体时间,而这24节气是经过观察紫微星斗转星移的变化和四季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才总结出来的自然节律,属于《干支历》中的一种,另外一种是将一年划分为12个月的十二月建,它两共同协作才将一年划分为为12个节和12个气,统称为24节气,月初为节,月末为气,而白露刚好在9月初,因此白露属于节气中的节,反映着气候的变化。

白露的特征

白露虽然只是24节气里的一个节气,但是它的名字由来也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根据节气的特点来得名的,充分反映了进入秋季后气候的变化。

24节气可以通过反映季节,气候和物候被划分为三大类,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主要反映季节的更替;其中的雨水、谷雨、清明、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主要反映气候的变化,而惊蛰和小满则代表着物候的变化。

白露节气的到来预示着:秋风起,落叶离,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秋风带来了干燥的同时也降低了气温,不能越冬的雁鸟均已开始南飞找寻温暖的过冬地,能在本地越冬的鸟儿也开始找寻储备粮。这时候的早晚温差变大在10度以上,清晨接近地面的水汽大量凝结之后附着在植物上看起来白茫茫一片,于是才有了白露这一名称的由来。

什么时候真正入秋?

古时的人们把立秋当作入秋的标准,但立秋时我们还处于三伏天中,就像今年的立秋在8月7日,这个时候正是二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如果把这个时候当作入秋确实有些勉强。立秋过后是处暑,在农村有句老话“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说的是处暑节气天气炎热,这个时候每天都还要一盆凉水来降温,但到了白露之后就不能再露身了,毕竟白露之后的天气普遍都下降到了22℃以下,而且白露时节的凉气比较重,如果这个时候露着身,很大概率会感染风寒的,所以处暑过后的白露才算上真正入秋。

结语:白露作为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对于农作物的生长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时候的农作物都处于成熟期、灌浆期,虽然需要雨水,但白露过后的雨水切记不能过多,否则就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农作物质量的下降,因此在农村就有了这句”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的说法。还有4天即是白露,不了解白露节气的你看过这篇文章之后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呢?欢迎评论区讨论留言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