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焦虑的人,一般都源于以下三种思维模式:
1.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我要百分百确定)
有的人焦虑,是因为想要保证一切都在掌控中,有任何不确定因素,都会让他焦虑万分。
猴子思维的中心任务就是确保我们活下来,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它会排除一切不确定性因素,只有能够预知并掌控所有结果,才能高枕无忧。因为,在猴子思维里,不确定性意味着危险和致命。除非消除这些不确定性,否则我们永远无法快乐和放松。
这类焦虑之人常有如下特征:
难以放松;难以作抉择;难以有自己的观点;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家庭关系以及财务能力;过度计划并在计划不能如期进展的时候变得丧气;缺乏灵活性;有强迫症倾向;控制欲过强。
——《跳出猴子思维》
就像我每次给父母打电话,只要他们不接电话,我就会幻想出无法了悲惨的后果,然后一遍遍地打,直到有人接电话告诉我:一切都好,我才会放心。
然而,事实是,无论我们如何再三确认,总是会有不可控因素。
2.完美主义(我必须一点差错都不能出)
有一部分人焦虑,是因为害怕不完美,因为不完美代表的是失败。
完美主义者并不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他的前进动力是:千万不要失败。当感知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受到威胁时(自己家人、朋友、同事等否定你),猴子思维会拉响警报。因为丧失社会地位意味着盟友减少、金钱损失、找到配偶的机会降低或招致彻头彻尾的驱逐,这对猴子来说是非常重大的威胁。
所以,在这种思维模式驱动下,你害怕任何一丁点的错误。比如社交场合不敢穿错衣服;相亲时不敢说错话。
同时,这也要求你必须成为顶尖优秀的人,才不会有人批评你,但人外有人,你很难事事做到完美。因此为了减少错误,完美主义者往往会选择自己有把握的事情,从而错失了尝试的机会。
如果我们剥夺了自己犯错或失败的特权我们将无法承担实现个人目标所必须的风险。
这类焦虑之人常有如下特征:
超负荷工作;认为别人一旦看到真实的自己就会被当成骗子;反复琢磨曾经犯过的错误;自卑;拖延;害羞;反复琢磨社交中的互动过程;有由于害怕出丑或被人严厉批评而退缩的倾向;难以作抉择而且在抉择的时候趋向于保守。
——《跳出猴子思维》

3.过度负责(我对所有人的幸福和安全都负有责任)
负责,是好事;但过度负责,就会让人陷入焦虑。
过度负责的背后原因在于:害怕关系受损。因此,他们往往会把责任放到自己不舍得惹恼的人身上:父母、伴侣、孩子、朋友、领导,甚至陌生人。他们常常忽略自己,而且很难意识到什么是他们能够控制的,什么是他们控制不了的。
我们常说的讨好型人格,其实就是过度负责。他们的思维模式就是:别人幸福了,我才幸福。而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会伤害别人的需求。真抱歉,你是个过度负责的人。
这类焦虑的人常有如下特征:
总是比其他人更卖力;替其他人承担问题;对自己的关爱不足;总是担忧别人的事儿;因为别人的错误责备自己;给别人很多的建议;
——《跳出猴子思维》
这就是猴子思维的三个错误预设,哪一个戳中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