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雕“老子”道法自然,看工艺才知修行之浅薄……

 新用户9077WUdJ 2020-09-24

  

今天为大家展示一组“老子”的雕刻作品,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神仙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太上老君”,在未封神位之前是三清之首“道德天尊”住最高的第三十三重天,坐骑是一头青牛(西游记中的青牛妖怪),雕刻这种题材的师傅没有一定的修为很难做出其神姿,下面的雕刻作品大家不妨一看可有几分形象。

高冰翡翠雕刻老子回眸,这一回眸是抹去人间疾苦的淡然和历经劫难的释然。

蓝水料翡翠雕刻天尊之风

高冰晴水蓝雕刻松下问道

南红玛瑙雕刻天尊道(看料子像昭通料,但不确定)

墨玉雕刻道法自然,虽尚未成品但天尊之风骨已然莅临,仿若就要走出来般深刻,可见雕刻师雕工和对道的理解还是蛮深的。

翡翠镯心料打算雕刻一件修道之路,青山绿水修行莫急。

墨翠雕刻天尊坐坛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道德经至今无人能及。

松石雕刻得道,这个老子是否有些臃肿?仙风道骨无从觉察。

黄龙玉雕刻金秋问道

高冰瓢蓝翡翠雕刻道无止境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一切邪祟莫跑。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寻道归来,居 善 地 ,心 善 渊 ,与 善 仁 ,言 善 信

老子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对于道几千年来无人参透,是道德、道理、道路还是任重道远、盗亦有道?每个人对道的理差异也是很大的。如今社会科技进步飞快,但是比起对真理的求知和参悟我们与古人却是相差甚远。雕刻看似一种肤浅的临摹,其实更是一种艺术之道,同一个人雕刻俩个一样的题材,等做出成品后才发现差别颇大,这就是道,无形无踪无可揣测,却又一直存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