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亲自把公司做到了60亿,却在今天迷茫了!

 乔诺咨询 2020-09-24
以下对话是某企业家和乔诺首席顾问对话的改编版,该企业创始人提出的问题是组织面临的普遍困境,而幸运的是他所对标的华为公司曾经都面临过这些问题。
该企业如今已经在改革的路上,效果显著。

老师,我们公司过去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今天面临着几个头痛的问题,您经验丰富,想请教您一下。

董事长,您尽管说

我们公司和华为相比,要小很多,我们才5000多人,生产基地2000多人,营销1200多人,但是公司现在面向市场的反应是迟钝的,客户反应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亲自去要求改进的问题甚至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是第一个问题。

嗯,您继续

第二个问题是员工整体的积极性不如过去,那时候创业的时候简单很多,现在追加了一定的激励手段,但效果也不明显,这个问题今年尤其突出。在高层方面的激励我们也做得比较到位,在业界平均水平之上,可是奋斗感确实是不如以前了,怎么让这个企业重新充满活力,还希望能够从华为和其他优秀企业的身上找到经验。

嗯,您继续

第三个问题是,公司这几年发展速度显然已经慢了下来,市场整体不增长是一个事实,这也成了我们高层绩效不达标的重要理由,有的干部是年年不达标,我也没有什么办法,人才储备上过去也没有足够重视。您帮我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华为是怎么做的?

董事长,第一个问题呢,更多是流程的问题,你的流程是不是以客户为中心,是不是每一个流程目标都能够对准客户价值,这是要重新思考的问题,本质并不是员工不负责任,而员工把自己当做组织中的个体,他们看到太多问题自己无能为力,过去靠一些优秀的个人驱动去解决,我们就这么过来了。但是今天恐怕不行,还是要认认真真建设流程,比如华为从1997年经过IBM对研发流程进行诊断,发现了七大屏障,在后来持续10多年的时间里面,都在不断推翻现有流程,基于客户价值再造流程。这件事情,是躲不过去的,我们必须面对,必须去改革。

嗯,嗯,有道理。

我再回答您的第二个问题,员工的积极性出了问题,一定要从文化和配套机制上找答案,我们是不是有些文化导向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我们是不是有些机制过于强调公平,强调稳定性,强调忠诚度,而把员工的积极性给淹没了?我们在华为,老板是极其重视文化权与思想权的,这里说的文化,当然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落地到员工行为中的机制,比如一线呼唤炮火的机制中,就包含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战略客户呼唤你,你必须上,否则订单丢失你要担负首要责任,华为公司的追责文化是非常吓人的,你不客户导向,就得下课,没有什么中间地带。

这方面,我们确实做得不够,都是口头强调,实际上没有系统梳理,也没有形成配套机制。

嗯,华为也是经历了很多年,早年请人大教授来起草基本法的过程,研讨的过程就是一次次文化再梳理的过程,就是在梳理的过程中大家逐步达成了共识。这件事情需要董事长亲自参与建设,马虎不得。

您提及的第三个问题,我想给你一个肯定的回答,就是不达标的干部,在华为就是直接拿下,没有什么第二个选择,目标就是军令状,要想尽办法达成,要不然公司要你做什么?责任结果导向。

老师,我们情况不太一样,这样拿下的话,我们就没人可用了啊!

董事长,这个问题可能还是要从您的思维里先解决。第一、我们要大胆启用年轻人;第二、我们在干部体系建设上要敢于投入资源,公司的利润不能都拿来分给股东了,一定要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第三、还是要建立好管理体系,让客户需求在流程上得到满足。

有道理,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先从哪里入手呢?

我想凭我们的变革经验,大致可以分成3步去走:

第一步:重新审视现在的管理,让高层一起看看业界标杆企业,一方面开眼界,一方面要组织研讨,找到我们的差距,把你对组织的期望变成核心班子的共识;

第二步:明确变革的长期方向和短期入手点,本质上一个组织的变革就是两个层面:一个是文化层面,一个是管理体系层面;最终实现组织运作模式和员工行为模式的双重改变来创造客户价值;这里说的管理体系一般包括:战略、业务(产品、营销、供应链)、财经、人力资源四大管理体系。我们从哪里入手,还需要进行一次自我诊断;

第三步:成立变革小组,对文化与管理体系进行有节奏地推进。

我想,当下的核心还是要高层一起对标优秀企业来找到自身的差距,形成一个共识。

嗯,我看到乔诺商学院9月下旬在杭州有一个叫《回归客户》的论坛,准备去参加听下您的课程。

嗯,可以可以

来听课的话,我们到哪个层面比较合适?

我觉得你现在经营班子来学习就好,董事长您和战略、营销、产品、供应链、财经、人力资源的高级干部来学习就可以,关键晚上一定要内部研讨,结合华为的案例,找到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每一个模块的人去学习一个模块吗?

我觉得你现在经营班子来学习就好,董事长您和战略、营销、产品、供应链、财经、人力资源的高级干部来学习就可以,关键晚上一定要内部研讨,结合华为的案例,找到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每一个模块的人去学习一个模块吗?

这个显然不对,每一个部门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不要用割裂思维来学习,人力资源的不懂战略和业务流程,是做不好人力资源的,战略部门不懂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没有抓手的。

明白了,您这里有详细的日程安排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