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孩玩手机成斗鸡眼:玩手机与不玩手机的孩子大脑发育有何不同

 优家教育 2020-09-24


 图片来自新浪网教育百科

安徽合肥,一男孩因暑假期间狂玩手机,变成“斗鸡眼”。爸爸说,一不注意孩子就玩手机,一天能玩上10个小时,男孩也说自己“戒不掉”。

经过医生诊断:手机是近距离的事物,玩的时间太久之后,长时间的集合,很容易形成斗鸡眼。医生称要休养三个月至半年,不行的话可能要手术。

 视频来自腾讯视频早安山东

虽然医生以及儿童专家都说过,最好不要让孩子过早使用电子产品,但还是挡不住孩子的生活被手机、平板占据的情况发生。

 
毕竟,孩子一哭闹,拿出手机打开动画片,孩子立马就不哭了,百试百灵。

儿童使用手机越来越低龄化、高频率,调查显示,0-5岁儿童,智能手机使用率超过80%。 
 
中国社会科学院(CASS)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显示,201710岁以下中国儿童的触网比例达到72%,这个比例在2010年仅为56%
 
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全都面无表情盯着那小小的荧幕或对着它傻笑,和谐地度过“岁月静好”的亲子时光。

慢慢地,你会发现手机对孩子的“伤害”大大超出了你的预料。
 

一位13岁的孩子竟因过度玩手机导致瘫痪和智力衰退。

潜江一名8岁的留守儿童沉迷于多项手机游戏,还悄悄充值买装备,短短十几天内使用家长的微信连续充值70多笔,共计花费23849元。

这时,你突然意识到:如果放任自流,我们辛苦养大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手机废掉。

心理学家调查发现:
 

过度让孩子沉迷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大有损害,孩子会出现焦虑、抑郁、暴躁、冷漠、自闭、人格分裂,甚至暴力行为。

 
你会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大脑发育问题”以及成长问题。

你会想“为什么孩子那么迷手机?”

你会阻止或者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然而,为时已晚了。
 
在每个家庭中都曾出现过,小的孩子会因为不给手机而哭闹,大点的孩子可能会用各种方式反抗。
 

泉州14岁男孩小戴,因为玩游戏被制止十分生气,刺伤母亲。

 江苏盐城的一位学生因手机被父母没收,竟然挥刀威胁奶奶把手机交出来。

 
手机对于孩子的危害,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和控制。

图片来自微博@


手机创造者却不给孩子玩手机
手机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我们知道:玩手机可以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
 
12岁以前,孩子的视力都在不断发育中,任何过度的刺激都会影响视力发育。
 
医生曾经做过这类的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
 

玩十分钟手机,相当于看30分钟电视; 

玩20分钟手机,视力已经接近轻度假性近视状态; 

玩30分钟手机,泪膜破裂时刻与干眼症患者类似。

 

然而,你不知道:玩手机可以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对他人的解读能力。

对于小宝宝而言,只有通过面对面的互动,才能学习各种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与人共情的能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以及行为的能力。

而这种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很多一部分是不需要语言的:对你面部表情的理解,对你手势的理解,乃至对你身体姿态的理解。

2-3岁的孩子,能清楚地理解你跟他说话时,带着的面部表情所添加的意义(比如你说“把地上的玩具收起来”时,严肃的表情是在告诉他“你必须做这件事!”)。

4-5岁的孩子,在很多情况下,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解读以及运用体态来表达情绪了。

到了8岁时,孩子解读他人非语言沟通的能力,已经和成年人不相上下了。

 
然而,如果你一天到晚头埋在手机里,孩子也一天到晚抱着手机看视频玩游戏,那么,小宝宝就无从得到机会来练习并掌握解读他人的能力。
 
那些电子工程师们作为电子产品的研发者,他们深知手机对于孩子的大脑开发,弊大于利。作为苹果手机创始人——乔布斯,生前却不让自己的三个孩子玩iPad和手机。

 
曾有记者采访他:您的三个孩子很爱玩ipad吗?
 
他说: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纽约时报》也曾报道过,硅谷的电子工程师为孩子雇佣育儿嫂,跟育儿嫂签订合同时,会增加一项条款:育儿嫂需要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都收起来。
 
英国的查尔斯王子,也在采访中透露,自己严禁智能设备出现在小王子和小公主的育儿室里。
 
他们都很清楚地知道:
 
光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大不相同。

玩手机,孩子可能会一时开心,你可能会轻松一时,但害的却是孩子一辈子。
 

图片来自微博@


光玩和不玩手机的孩子差距有多大
 
 

01


美国曾发起过一项调查。

科学家跟踪调查了100个孩子,其中有50名经常玩手机,另外50名接触不到手机。

十年后,孩子的变化令人震惊。

1

那些经常玩手机的孩子当中,只有2人考上了大学。

2


那些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当中,所有人都考上了大学。


其中,还有16个孩子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长期接触手机等电子屏幕,会造成孩子学习能力、注意力、创造力、深度思考能力、社交能力的缺失,出现发育迟缓、学习障碍、容易发脾气、自制力下降、患抑郁症几率高等问题。
 

02


心理学家肯纳斯·乔恩称玩手机的孩子们“活在气泡里的世代”。
 
他认为,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尺屏幕上。

经常使用手机的孩子不但缺乏和周围人的沟通,对父母的要求也更为叛逆。
 

03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也专门对玩手机的孩子进行了调查研究,这项研究覆盖了约一万名儿童。

令人不安的是,部分长时间看屏幕的孩子的大脑出现了变化,他们的大脑皮层过早地变薄了。
 
而大脑皮层变薄正是一个孩子变肤浅的开始,他们会在以后的生活里难以保持持续的注意力,并逐渐失去创造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04


心理学家还做过一组实验,更好地论证了玩手机孩子和不玩手机孩子之间的差别。

他们让三组5岁的孩子在纸上画小人。

每天几乎不看电视的孩子画的小人最好看,最完整。


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的孩子,画的小人基本有了人的形状,但很呆板,不完整。


而看电视内容不被限制的孩子,画出的小人基本不成人形,要么缺胳膊要么断腿,还有的少脖子。

 
为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让孩子过早、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会大大损伤孩子的大脑发育,影响他的认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且,这种伤害日后会很难弥补。
 
孩子玩手机的危害可能并不会马上出现,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它有可能会井喷式爆发,成为阻碍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图片来自新浪网教育百科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你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神经科学上有个“镜像神经元”的概念。镜像神经元能够像编代码一样把特定行为模式储存起来,可以让我们不假思索地执行基本动作,也可以让我们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时,把他人的行为重现出来。
 
孩子在幼年时期,跟父母最亲近,相处的时间也最长,他们的大脑神经元系统就会对父母的行为,包括声音、动作、表情和思考方式等进行模仿、理解、采纳和复制,然后内化成自己的行为。
 
简单地来说,就是: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父母经常抱着手机,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很难不受影响。
 
节目《少年说》中,有一期,小学生叶子健流着泪说:“小时候,我以为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每次抬头看他们时,他们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看。他们想让我安静,不捣乱,就会把手机扔给我,让我一个人玩。”
 


他委屈地大喊:
 
你们大人总是这样,为了图现在的安静,用手机稳住我们。
 
等我们长大了,沉迷于手机,你们又会觉得,是手机耽误了我们。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在小的时候,是谁把手机塞到我的手里?
 
又是谁,放弃了对我的关爱和陪伴?”
 
父母经常玩手机,或把手机当做哄娃神器,将来孩子回馈给父母的,也是同样的沉迷手机,以及对父母的冷漠和忽视。

实际上,在孩子的成长中,他最想要的是来自于父母真心的陪伴,是面对面可以跟爸妈交流的玩耍与互动,而不是你在我身边,心和两眼却都留给了手机。
 
想让孩子少玩手机,说再多,都不如父母自己去做。
 
父母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的言行里,藏着一个孩子未来的模样。
 
台湾教育家洪兰说:

纠正一个行为最好的方式,是用一个可被接受的行为取代原有的坏行为。

 
要想让孩子远离手机等电子屏幕,最好的办法,就是陪孩子一直玩,一直玩,让他没时间看手机。
 
下面送上一组让孩子放下手机的亲子游戏,有趣又好玩! 


改变一个行为比建立一个行为辛苦十倍,但亡羊补牢,永远不会太晚。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不是给他几百万学区房,也不是带他周游世界,而是爸爸妈妈从未放弃过努力前行。
 
愿为人父母,带给孩子的不是沉迷手机的家庭氛围,而是强大自信的心理正能量,是一个不被手机所左右的人生与未来。
 
“心理营养理念创始人”林文采老师的“童年缺失的心理营养,如何在成年后补足”课程,陪你一起成长,满足自己的心理营养,教养出心理强大的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