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爱插话”的娃真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情。 昨天带娃外出,优宝偶然遇到一位要好的大学同学,老友相见自然相谈甚欢,有一瞬间优宝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少青涩的年代。 就当优宝沉浸其中时,“妈妈,咱们什么时候吃饭呀?”、“妈妈我想去那个店里看看”,娃毫不留情地打断了我和同学的畅谈,让我颇为恼火。 同学只得借故先走,一次相聚变得不欢而散... 壹 打断别人说话是一件很不礼貌的行为,很容易给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别人在讲话时认真倾听是沟通中的基本礼仪,正在交谈中的人可能因此打断了思路,忘记了要说什么。 即使觉得对方说得不对,有异议,也应该尊重对方的陈述,让对方说完,这也是一个人素质重要的体现。 辩论节目《奇葩说》里,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双方辩手争论得再激烈,两个人吵到面红耳赤,也是你一句,我一句,公平竞争,有来有往。 图片来源《奇葩说》 其次,爱插嘴的孩子性子比较急,表现欲望过强,总是想方设法的表现自己,这也导致了往往不能耐心的地倾听,甚至听不进大人的讲话,有时候家长苦口婆心的说了很多,发现孩子一句也没听进去。 有的孩子上课老师在上面说,他总是在下面搭话,老师提问的时候他不是举手发言,而是坐在位置上直接大声发言,说完后还洋洋得意不觉得不对,反而觉得能第一个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很骄傲的事情。 所以,让孩子学会耐心倾听的习惯很重要,这对孩子今后学习,为人处事都有很大的影响。 想要解决孩子爱插话的问题,咱们得先了解为什么孩子会爱插话? 贰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身边那个“牙牙学语”的小屁孩,慢慢变成了一个“小话痨”。 每天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问不完的问题,而且有些时候还喜欢打断大人说话。 爱插话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如果父母没有教过他们该怎样做,他们便会出现插话,打断父母说话的坏习惯。 其实,爱插话的孩子普遍比较活泼,他们好奇心强,思维也比较活跃,对于大人们聊天中的一些他不懂的事情,会很好奇,便会迫不及待的打断你们的说话,从而寻求自己心中的疑问。 另一方面,孩子喜欢插话也是希望引起身边人的注意,寻求存在感,想让身边的人注意到自己重视自己。 《儿童发展心理学》书中提到:有一个阶段孩子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在他心里,世界就是为他而存在的。所以,根本无法忍受父母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 这也可能是因为平时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太少,或者孩子自身特别具有表现欲。 叁 当我们读懂了孩子行为背后的语言,那么见招拆招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1、照顾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到被重视 见到客人时,先郑重向他人介绍孩子,先给孩子表达的机会,满足孩子引起别人注意的需求。 谈话中不忘跟孩子有眼神互动,让孩子感到父母时刻都在关注着自己。 与孩子相关,或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可以邀请孩子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让孩子感觉被尊重。 可以给孩子一些玩具,书或者画笔,让孩子有事可做,让孩子专注做自己的事情。 2、一旦孩子插嘴,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与合理的引导 当孩子插嘴,家长不要粗暴地怼回去,我们可以试试这样做: 比如: 宝贝,我知道你有话想说,但是你可以稍等5分钟吗? 宝贝,你是需要帮助吗?你先自己试试寻找解决方法,如果没有再来找我,我帮助你好吗? 让孩子学会等待,首先是要把孩子的问题平等对待。 宝贝,你是有不懂的地方吗?可以等我们说完,你再提问好吗? 这样的回应和引导,即向孩子表示了我看到了你的需求,也让孩子感到自己表达的欲望被尊重。 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等待的耐心。 图片来源SOOGIF 3. 和孩子约定一个属于你们的等待暗号 家长们可以与孩子约定“等待暗号”。 如果孩子想插嘴,他可以轻轻地捏捏你的手,或者摇摇你的手腕。 这时妈妈就知道你是需要帮助或者想发表意见。而父母也可以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帮助孩子处理。 这样也让孩子拥有了一定的控制感,感到自己的行为能影响大人,我是被注重的;也提升了孩子的耐心。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的谈话,同时也礼貌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尊重自己。 4、不要当场发作 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我家娃这样需要引起大人注意的插嘴情况,如果我大声呵斥,他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样他就知道插话可以引起妈妈的注意,下次还会继续插话。 在《爸爸去哪儿里》刘烨就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对待方法。 当小诺一在爸爸和老爷爷说话时,不断插嘴的时候。刘烨并没有训斥他,也没有理他。而是在老爷爷走后,批评他不应该在别人说话时插嘴。 小诺一也严肃的点头,表示知道自己错了。 最后,孩子爱“插话”从本质上来讲,只是他独立意识日渐增长的表现,这是从什么都听大人安排、教育,开始独立思考、独立表达的过程。 只是孩子还没有学会,该“何时说”、“怎么开始说”,咱们作为家长要做的不是训斥和无视,而是要用平和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在遵守礼仪的情况下,尽量给宝宝表达的机会。 今日互动留言 您的孩子平常在家里会不会插话?您有哪些育儿经验?欢迎您在底部留言,分享您的育儿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