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蔡其人

 皓皓说吧 2020-09-25

  文/乔默然

  那个年头,全县共有八个行政区划,每区有一所完中,完中的校长在圈内有时被称为“八大军区司令员”。老蔡就是其中一所完中的校长。

    “纯属自嘲,哪个真敢自称‘军区司令员’?”

  当我问起这件事的时候,蔡校长严肃认真地回答我。

  完中的校长显然不能同“军区司令员”相提并论,但是就区域性教育而言,他们绝对是当年全县老八所完中的“首长”。老蔡是八位首长中极具个性的一个。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县高考年年创新高,取得了令人惊羡的骄人成绩,加之连年夺得的文、理科省状元,又为全县高考锦上添花。学校张贴喜报,鞭炮齐鸣;人们奔走相告,欢呼庆祝;更有许许多多的家长逢人说“考”,互相道喜。一时教育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一张名片。在高考这场战争中,各“军区”都涌现出许多有功之臣,他们受人敬仰,甚至热捧。然而蔡“司令员”总会给自己学校的有功之臣“泼冷水”。

    “全县高考成绩优异,县中功劳最大,其它两所学校贡献也不小,当然我们也尽了最大努力。前面三家,我们难以望其项背。我们应该多想想的是:在同类学校中能稳居第一吗?”蔡校长的一席话,既是在尊重事实、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校情,也是在提醒要居安思危、激发大家的斗志。

  我曾多次随校领导参加全县的高考表彰暨新学年教学工作会议,会上聆听各校的表态发言,有的校长胸怀远大志向,表示高考一定要赶超其它学校。在学校的会议上,有的校长要求老师不惜任何代价,不管采取任何措施,在下一年的高考中一定要超越其它学校。全县教育内部竞争如此激烈,可是蔡校长为什么不说也要“超越其它学校”?为什么只是把眼光盯在同类学校中的第一呢?其他校长心比天高,可蔡校长的“心”真的不大啊!我曾经暗地里替老蔡担心:只想保第四名的校长,上级领导会满意吗?家长们能理解吗?在我大惑不解的时候,蔡校长对我说:“像我们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教学资源,能够在八所完中中稳居第四名,我们就有成绩啦。”事实证明,“蔡氏目标”是切合实际的、也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试想:在全县高考每年都刷新高的背景下,学校能够稳居在一个位置上,是多么地不容易啊。蔡校长这种看似平和的想法、保身的做法,实际上蕴含不断拼搏、与众俱进的大谋略。他能全面客观地分析面上和学校的形势,又能十分明确自己学校应有的位置,不失是位明智的校长。

  老蔡是南京大学地理学系毕业的。我常想:人学习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这是自然的道理。地球上万物处于平衡状态,万物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才使得至今已经有46亿年的地球,仍然充满勃勃生机,有旺盛的生命力。地球存活的规律,肯定对蔡校长理解教育、管理学校、发展事业有着诸多方面的启迪。老蔡的理念和目标,体现了校际之间保持平衡与偕同发展的愿景。

  大家都敬重蔡校长。在“蔡氏目标”的指引下,大家埋头苦干,充满信心,心情愉快,从无怨言。我十分敬佩胸有大谋略的蔡校长,在教学之余,也乐于为他做点事——写校长的讲话稿,写毕指工作的总结,写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好多次老蔡亲自跑到我的宿舍来,简要地交代内容和要求,然后心有愧疚地对我说:“老是麻烦你!你帮我和学校做事,我却不能给你合适的名分。”我知道蔡校长所说的“名分”是什么含义,我们这种级别的学校当年是不设校长办公室的,更不谈校长办公室主任这个职务了。从行政的角度来说,我所做的都是“名不正、理不顺”的事情。但是,我全然不顾这些,有额外任务,我即使是挑灯夜战也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蔡校长跟我简单地交代写作要求,转身要离开,眨眼间他又转过身来,两只手在袋里摸索,最后拿出两包香烟,放在我的办公桌子上,“总是辛苦你了,困的时候,抽支烟,提提神吧。”他知道我也抽烟,把他自己抽的烟留给了我。有同事神秘兮兮地对我说:“你将来必有出息。”我不知道他所说的“出息”是什么意思,也不理睬别人的种种猜测。别人或许有所不知,我这样做是为学校做事呀,也是报答蔡校长的知遇之恩。当年,是他把我从乡下学校“挖”到镇上完中的;是他力排众议给我分了两间宿舍;是他亲手把新教师交给我让我“师带徒”,是他亲口告诉我他支持了一名教师成功改行……蔡校长如此关心我、信任我,他既是我的顶头上司,也是我的忘年交。于公于私,我都必须多做事,做好事,这样才能问心无愧。

  在别人看来,学校教师队伍中有了“逃兵”,这不是明摆着不给校长的面子吗?作为一校之长,老蔡他怎么会支持教师改行呢?

    “就像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教师群体也各具特色,我们要尊重他,而不是忽略他,甚至鄙视他。”蔡校长跟我解释说,“个别教师可能因为自身原因,不适宜再做老师了,而他有其它方面的潜质技能。如果有适合他的工作,支持他,而不是卡死他,也算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呀。”在老蔡的心目中,是金子总会在合适的地方发光的。老蔡如此爱惜人才,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寻常的路。

    2000年前后,“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苏北地区的一些学校里悄然兴起。八所完中的教师有的已经攀得高枝,有的正在找寻自己心仪的学校。一时潮流暗动,人心浮动,教师流动。向往城市以求更高平台发展的我,自以为羽翼丰满,也可以飞往城市的上空。我连夜整理了一大叠有关自己专业水平和发展的材料,独自前往市里的一所高中应聘。谁知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我的秘密行动还是早被老蔡觉察到了。第二天上午我刚上完第二节课,蔡校长就来到我们的办公室,直接把我喊到外面来。

    “你也想要‘飞’?!”蔡校长开门见山,“我不是不支持你去市里的学校,但你有没有考虑你的家庭?有没有考虑家中的父母?有没有考虑那里是怎样的环境?”

  三个连问,我都能明白蔡校长的意思:一个人前往,自己的家人却不能一同前往;交通不便,回家看望父母实属不易;人生地不熟,新的环境可能会一时难以适应。这些也正是我心中纠结的问题。他的发问,忽然解开了我的心结。我就像犯了一个小小错误的孩子,在老蔡面前低头无语。我只是凭借一点成绩,考虑一己之利,也想“人往高处走”,较之于蔡校长对于我的帮助和信任,我一时的冲动,无疑是薄情寡义、以怨报德的行为。我有愧于蔡校长。

  一方面支持个别教师改行,另一方面又挽留意欲“东南飞”的我,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老蔡身上,看似矛盾却又统一。以教师为本的蔡校长,将真正的人文关怀视为教师队伍管理的核心,不知就里的人还真是看不出他就是老八所完中的一位校长。

  老蔡有时也会使用校长权力,显示校长的权威。他曾经就“得罪”过我一次。记得那一年我申报高级职称,对照要求是属于符合“破格申报”类的对象。申报职称是关乎教师专业发展的大事,也关乎教师的切身物质利益。争强好胜的我,自恃有教育教学成绩,有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还有获奖和表彰证书,对这次的破格申报志在必得。

  可是蔡校长并不同意我申报。“看材料,你是比较优秀的教师;谈破格晋升,你是实在很难过关的对象。”蔡校长跟我掏心里话。

    “为什么?”我满腹狐疑。

    “你是符合破格申报条件的,但是你的各项指标自评得分不高,像荣誉表彰这个级别就不高,评委会严格按照标准打分的。”蔡校长耐心地解释,又补充一句,“分数不过线,你的排名滞后,希望比较渺茫。”

    “可是我想报上去。”我还是不服气。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蔡校长再次明确地告诉我。

    “您是不是为了保住其他两名申报的老师?”

    “今年申报高级职称,我校只有两个名额,我要确保申报上去的对象有十足的把握!我还是劝你放弃今年的破格吧。”蔡校长的语气十分坚决。

    “您是校长,我……”既然蔡校长这样表态了,我也就只好拿回自己申报职称的材料袋,可是心里还是有点不服。

  次年高考成绩揭晓,我校再创佳绩,虽然总体成绩排名稳居全县第四,但部分指标——比如有的学科平均分——超过第三名了。大家心情十分舒畅。我要感谢蔡校长,是他让我把个人名利的小事暂时抛弃在身后,是他让我把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是他让我真正明白要把学生的利益和学校的大事永远地放在第一位。

    “水是地球上有生命的物质。上善若水。做人要做像水那样的人。希望你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住做人的道理。”蔡校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当我从蔡校长手里接过记三等功的荣誉证书的时候,我的心中有无限的感慨,我将永远铭记他对我的教诲。

  在全县教育有“八大军区司令员”一说的时代,“教育强县”的旗帜高高竖起,这面旗帜也必将高高飘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奋斗者,幸福者。在他们身上点染着时代的色彩,而又极具十分高贵的个性品质。老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老蔡就是蔡正泽。

  写于2020年6月底

    作者简介:乔默然,原名缪剑,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教师,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有文学作品十多篇(首)在市级以上的报刊杂志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