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文达与傅山书法

 南山友 2020-09-25
徐文达与傅山书法

徐文达书法艺术回顾展

时间

2020年9月30日—10月20日

开幕式时间

2020年9月30日上午9:00

研讨会时间

2020年9月30日上午10:30

地点

山西省太原市太原美术馆

主办单位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

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

太原美术馆

徐文达与傅山书法

2020年,是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要奠基人之一、书法巨擘徐文达先生逝世20周年。先生把毕生心血投入书法艺术,为山西书法事业的发展和繁盛做出卓越贡献。至今,作为书法界的一座丰碑,先生的为人、治学的态度、超卓的思想,依然散发着时代光芒。为此,整理先生生平要事编辑成文,以表对先生的纪念和追思。

徐文达与傅山书法

徐文达先生一生好学多艺。幼年时,受家庭熏陶爱好书法、篆刻;少时学柳公权、颜真卿字帖;青年时代从事音乐、戏剧方面的研究,曾创作过歌剧、话剧、电影文学剧本。担任保定文工团团长职务时,先生参加了多种艺术活动,他会拉二胡、小提琴,会唱京剧,会制作二胡、小提琴,还会谱乐曲、画布景、做道具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进一步启发并加深了对艺术的理解。中年以后,先生专攻书法、篆刻,勤奋不辍,诗、书、画、印皆工,一专多能,而终以书法名世。其书法诸体兼善,尤长于行草、榜书。

先生书法无门户之见,不为碑派、帖派之藩篱所囿,既悉心汲取二王、黄庭坚、米芾、傅山诸家草书的精髓,又广泛涉猎金文、石鼓以及汉魏、盛唐碑版。先生虽专于行草,但亦能以楷法为基,旁通篆隶。先生之篆,直取石鼓、金文,以得浑厚朴茂之气。隶书则学《禮器碑》、《曹全碑》以取其刚健率意。楷书学柳,加以欧、赵及北魏墓志笔意,遒劲稳健,凝练清雅。其书法作品磅礴苍劲、浑厚雄健,颇为世人称道。先生晚年之书愈为精到老辣,气势雄浑,连绵跌宕,刚柔并济,变化多姿,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出入碑帖,自成一家。

徐文达与傅山书法

夜静 · 春深联

1954年,徐文达先生来到山西,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书法的临摹与研究上。这一时期,先生广泛临摹了二王、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人的行书和草书,对传统的笔法有了更加深切的领悟。

从五十年代末开始,先生潜心研习傅山书法,不仅学傅山的书意,而且学习傅山的品格与气节,先生取字“敬山”,就是推尊傅山之意。他很敬仰傅山主张的“做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做人要有风骨,写字自然也无媚态。先生主张以人为内,以书为外,互为表里,这为他后来书法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1975年,先生调到山西省博物馆工作,这时才真正得以观览傅山真迹,从而将主要精力都用在对傅山书法的临摹和研究上,这成为他后来在书法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原因。先生书法虽以傅山为宗,但不拘泥于傅山,一方面反映了先生对傅山书法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先生对傅山及其时代的文化判断。先生曾临摹过《五峰山草书》,形貌逼肖,足以乱真,由此可见其临摹功力之深厚。

徐文达与傅山书法

△左:朱德《出太行》 右:周恩来《无题》

先生常言,他对傅山草书进行了自觉的改变,即在书写草书时加入了以折笔为主的魏碑笔法。先生行草书并不像傅山那样多使用圆笔,从连绵和缠绕中取得艺术效果;相反,他的行草书中加入了很多方笔,以方笔取代了圆笔,以折取代了转。技法的细微变化导致了视觉效果的极大反差,使先生成熟期的行草明显地与傅山的草书面貌区别开来,带有鲜明的自家风格。先生草书以转取柔,以折得刚,刚柔并济,以期合乎中庸之道。他弘扬了傅山反对巧媚,崇尚真率、自然的精神,学习傅山气势博大、笔力雄强的风骨。

1979年,山西书法研究会恢复活动,先生担任副会长并主持工作。

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山西分会正式成立,徐文达先生担任山西省书协第一副主席并主持工作。在此期间,随着先生对书法的深入研究和领悟,书艺大进,其作品在全国连续获奖。 

徐文达与傅山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