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之风《说说淮阳那些名“鸡”》

 大豫坊 2020-09-25

说说淮阳那些名“鸡”

晨之风

   今年的春节很憋屈,随着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形势的升级,远离武汉的淮阳也不得不采取了近乎封城的措施。大过年的,大家不得不窝在家里。在家里未必是坏事,对我而言,少了酒场上的胡吃海喝,倒是多了读书的机会。在书房里,泡一杯普洱茶,随意翻看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子《昆明的雨》。一篇看下来,不尽兴,很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味儿。汪曾祺是文学大家,而我认为他绝对又是美食大家,被今人誉为“资深吃货”。在这部散文集子里,汪先生大谈昆明的美食,让人“大快朵颐”,很有点让人垂涎的念头。我跟着“资深吃货”汪曾祺先生,寻找最地道的昆明美食。其中一篇《昆明菜》,谈到一道叫做“汽锅鸡”的菜,读完对这道菜真让人心驰神往。遗憾的是,去昆明出差,错过了这道美食。

由汪先生的“汽锅鸡”,身在淮阳的我想到了淮阳的那些让淮阳人津津乐道的“鸡”们。这些“鸡”当然都是美食“鸡”,这里面烧鸡似乎占了大头。关于烧鸡,我总有疑问。烧鸡是烧出来的吗?其实这个疑问正如说烧饼是烧出来的吗一样。人们爱吃鸡,发明出种类繁多的关于鸡的吃法。于是出现了吃鸡的文化,我一直感觉应该是“鸡”的谐音“吉”使然。中国人办啥事都爱图个吉利,如年画里的什么“喜上眉梢”“福禄寿喜”“连年有余”等等,都可以用生活里的实物代替这些美好的祝愿的,体现了群众的期盼。淮阳本土的鸡美食文化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在里面。

关于吃的学问,我上学时是没有资格的。参加了工作,一些领导眼里,也许有点不务正业,一个孩子王,玩起了文字游戏。偶有小文在报刊发表,稿费单来了,我要到城内邮电局取少得可怜的稿费。邮电局西面不远处有一家烧鸡店,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排起了队伍。我工资不多,绝对的囊中羞涩。因为是稿费,来得容易,感觉发的好像是意外之财。于是狠狠心,腐败一回,也去买一只烧鸡慰劳一下家庭。主要是让拙荆分享一下我的“成就”,免得以后“掣肘”我的文字游戏。这一招还真管用,于是我可以安心玩文字游戏,我们家里也不断有烧鸡美食的出现。后来我才知道,那家烧鸡店竟然是县里的名吃店。一开始叫做“方记烧鸡”,后来改名叫做“方布袋烧鸡”,这个店牌竟成了淮阳烧鸡的一块金字招牌。其实,“方布袋”这个名字是“方布袋烧鸡”创始人的外号,本家族的人断不会叫的。但是民间的力量很大,民间叫开了,于是方布袋后人干脆以此为商标,还真的去工商局注册了。今天,方布袋烧鸡已经是淮阳一带颇有名的传统小吃。其特点是,以循环使用的陈年老汤卤制烧鸡,鸡味鲜美,咸淡适中,可口不腻。在鸡汤中煮出的副产品——方布袋豆腐皮也成了名吃,让人一吃忘不了。这个品牌目前响遍了豫东,成了淮阳一方的美食代言。

淮阳北关的苏义忠烧鸡也是很有名气的烧鸡,目前做得很成功。创始人苏义忠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自主创业,店址很简陋,就在太昊陵午门前。他靠质量和信誉一点点做起,历经多年努力,硬是做出了一片新天地。苏义忠为人谦和,平易近人,淳朴真诚,把自己的声誉看得很重。用他的话说,和气生财,宁可生意不做,不赚钱也要对得起顾客。交往几次,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过的对我最有印象的一句话是,“萝卜快了更要洗泥”。烧鸡店的鸡子苏义忠都要亲自把关,确保是鲜活的食材。每一道关,他都要关注,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他的儿子苏涛毕业于郑州大学,原本想在外面大有作为,但是苏义忠极力说服儿子,在他的指导下“子承父业”。目前苏义忠烧鸡店开有分店,成了淮阳烧鸡界的又一块金字招牌。有感于苏义忠的经营之道,时间一长,我们成了熟识。外地的朋友来淮阳,想品尝地方小吃,如果人不多,我就会带他们来苏义忠烧鸡店。但是总感觉,苏义忠烧鸡店有点小。因为顾客多,一到饭时,进进出出,拥堵的感觉让人不适。几十年来, 苏义忠烧鸡店始终坚持传统操作规程, 群众对其烧鸡有着“出门百步外余香留口”的赞誉。经常食用能收到“开胃健脾、温血益气、通络提神”的功效。今天的苏义忠烧鸡已经成了淮阳人探亲访友的馈赠佳品,更成为了来淮阳太昊陵的游客品尝地方名吃的首选。群众口碑就是最好的褒奖,2006年,苏义忠被河南电视台厨王争霸大赛组委会聘为清真名吃顾问;2007年苏义忠烧鸡成为淮阳唯家荣获市级文明诚信商户餐饮店;2009年,苏义忠烧鸡店荣获市委宣传部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淮阳乡村的烧鸡美食也不落后,最著名的当属四通镇孔集的烧鸡。到鹿邑去玩,途经四通镇孔集,几个朋友不约而同,一定要在这里饱餐一顿孔集烧鸡。这里有几家烧鸡店,到底哪家是正宗,不得而知。上年暑假,因为去那里采访武林风冠军孔龙,恰巧孔龙的父亲也开有烧鸡店,叫做孔德军烧鸡店。招待时,于是我们又品尝了孔集烧鸡。孔集的烧鸡历史悠久,其特点据专家说,色泽鲜亮,黄中透红,肉烂而筋脆,肥而不腻,清香诱人。据说,嫩鸡骨头可吃,老鸡骨肉分离,而且盛夏苍蝇不叮,存放数日不坏,有温中散寒,健脾开胃的药理功效。据说在明代嘉靖年间,孔集烧鸡曾作为贡品上贡过朝廷。目前,孔集烧鸡已经成为当地招待客人的餐桌宴会的上等佳肴。当地人走亲访友都会带上孔集烧鸡,作为必备礼品。逢年过节,当地人在供桌上必须摆放孔集烧鸡,否则当地人认为神灵会生气的。据说,孔集烧鸡已经远销京津和闽粤,还跻身于亚运村,在白云大酒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孔集烧鸡秘方保密性不强,所以在孔集到处都是烧鸡店,很难区分哪家是正宗。这里的烧鸡店我曾去过几家,滋味大同小异,总而言之,都有自己的特色。

淮阳的冯塘乡还有一种美食,叫做“熏鸡”,是一家姓“耿”的经营的,是为“耿氏熏鸡”。据说,冯塘耿氏熏鸡历史悠久,源于清代,由宫廷传入民间。熏鸡加工也以宫廷秘方为基础,经过耿氏四代人的精心研究,形成了一整套加工程序。我第一次品尝耿氏熏鸡,说起来要感谢我教过的一个冯塘的学生。那是大概2006年,因为该生家庭困难,吃饭都成问题,我给他争取了慈善团体的救助,后来这个学生发奋读书,考上了大学。出于感恩,在大学放假时,来看望我,给我带了冯塘耿氏熏鸡。学生的行为让我很是欣慰,也让我第一次感受了熏鸡的美味。后来到冯塘乡,参加几次地方上的宴席,多次领略了熏鸡的“怪味”魅力。据了解,冯塘耿氏熏鸡原料都是选用6个月龄的健壮柴鸡,精选20多种天然名贵香料和中草药,工序繁琐,达10多道,并且是纯手工加工。吃货们评价其特点:色泽金黄、皮脆骨酥、软烂鲜嫩、油而不腻、咸淡可口,有清淡的腊肉香味,并有健脾保健之作用。目前,冯塘耿氏熏鸡尽管远离县城,但是却广销周边市县,被评为了“周口市优质风味小吃”,还荣获了周口市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的称号,并于2005年通过了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的“冯塘耿氏”商标。淮阳县冯塘耿氏熏鸡店位于淮阳县冯塘集镇中心繁华地段,现由耿氏熏鸡第四代传人耿振主持经营。

以上的关于淮阳名吃“鸡”可谓淮阳四大名“鸡”,已经成了淮阳对外的名吃招牌。淮阳的和鸡有关的名吃当然不止这些。县城西关的李尔萨烧鸡、黄家泥巴鸡、临蔡的大块鸡、豆门乡的小鸡汤泡烙馍也不错。因为不太了解,不敢妄言。

李尔萨烧鸡

临蔡大块鸡

豆门小鸡烙馍

淮阳的美食鸡,尽管各有特色,但是总感觉开发得还不够。淮阳的美食名吃和土特产还是很不错的,可以现实总感有点不尽人意。店主的品牌意识还不够强,格局还不够大,有的还停留在传统的小农意识里。有感于汪曾祺老先生的关于美食的美文,他的不经意的文章倒是成就了一方的美食品牌。特别是,他让高邮鸭蛋火遍全国,哪怕是没出远门的中学生也知道江苏有这种土特产,这值得我们深思。

赤裸裸的宣传不如坐下来挖掘美食的地方文化内涵,不要失去属于自己的本土文化内涵。现代人用餐不是单纯解决肚子的问题,而是一种美食文化的愉悦。淮阳的美食鸡可以在不失去自我的基础上,可以向文化人请教,多在文化上动动脑子,或许就能打开一扇精彩世界的窗子。

——2020127日上午

       晨之风,本名李涛,散文作家、诗人、本土学者、自由媒体独立撰稿人、高考作文研究专家。出版有散文集《从小村上路》《情漫陈州》《我在旅途读风景》《回望那片故土》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