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题征文】毕业季致青春之:可爱的中学时代(作者: 陈放平)

 忧郁的妖精 2020-09-25


图为作者在讲台上为同学们讲授写作心得

参加主题征文请点击以下链接:

【主题征文】毕业季·致青春,一起来追忆校园时光吧!

可爱的中学时代

文/陈放平

高中时看过一篇题目叫做《我的中学时代》的文章。当时觉得,“中学时代”这个四字词语用得真是好极了,让人一看,就充满了怀念,字里行间也多出一些温暖来。这个时代每个人都会有,它一旦成为过去,不管曾经是什么滋味,我们都将一致地说:它是可爱的。

我的高中母校水江中学是在一个美丽的小镇上,前有悠悠团岛河,后有巍巍归望山。母校的文学氛围极为浓厚,在我看来,最大的贡献者在于学校唯一的一个独立社团“归望文学社”,一个小小的学生社团,坚持每月出版一期容量很大的文学报纸,供全校近三千名学生阅读。

我的学习成绩惨不忍睹,究其原因,是惰性顽固,不求上进。尽管整个高中时期,我都贴着来自老师和同学口中的诸如“写作高手”“才子”一类的标签。其实还有一个隐形的标签是我自己贴上去的,那就是“学渣”。不过在“文学”的光芒之下,这个充满杀伤力的标签,反倒被人忽略了。

初入高中,斗志昂扬,寒窗三年后,金榜题名时。几日下来,经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的狂轰乱炸,我慎重决定,还是把伟大的语文用心学一学吧——所幸班主任就是语文老师。

实际上,我把更多的心思放到了文学社办的那张《归望》报上,我最期待的就是每月发报纸的时候,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和作品变成铅字时,那种感觉是妙不可言的。我下笔勤奋,尽管现在看来笔下歪瓜裂枣居多,但每期报纸都有我的作品,每个月都会收到让同学羡慕的稿费,我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在文学社指导老师的推荐下,我的作品开始走出校园。我自己也意识到,应该尝试往外投稿了。陆续在《重庆晚报》《读写舫》《天津诗人》等刊物上发表作品的时候,我已经进入高二。这一年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年,不仅是写作真正的起步阶段,也真正降级成为了差等生。

高二时,我由《归望》报的忠实作者变为新任主编。这一身份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使我沉浸在组稿、编稿、校稿等一系列工作的快乐之中。我早已将首要的学习任务抛之脑后,我坦言,其实那时我心中是清楚孰轻孰重的。即使我不清楚,我的亲爱的老师们,也在开始提醒我了。

此后,我频繁被老师请到办公室,接受爱的教育。尤其令我感动和愧疚的,是我的英语老师杨中伦先生,我几乎从未用心学过英语,甚至在他的课堂上也没有做到一个学生应有的本分,但他三次找我谈话,劝我重视学业,保证升学。

有一次,文学社会议结束,经过他的办公室门口,杨老师转头看见我,于是叫我进去,说聊聊。杨老师点着一支烟,本身嘶哑的声音因感冒变得更加嘶哑,他说:“现在完全来得及,把英语补一补,无论怎样要考上大学。就算你专门写作,生活是第一,‘农民作家’也不是好当的……”

我很感恩每一位找我谈过心,或用心对我说上一句“要努力”的老师。当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感受到老师没有放弃你,还对你充满期待,你心中必定充满了感动和幸福。

然而一番感动和反省之后,我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本末倒置,把自己的命运置于风口浪尖,将青春瞎折腾。每每想到此,我就觉得对不起那些心疼我的老师们。

转眼到了高三下期,三月份的时候,高校单独招生考试报名开始。经过认真准备,最终被重庆的一所的专科大学录取,尽管是一所高职院校,于我来说,已经十分满足;从另一方面说,我对于老师们的愧疚,也稍稍减少了一些。

现在,我正在这所大学里念大二,同样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写作上,并且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又到一年毕业季,看到网上关于高考、毕业的各种消息,不禁怀念起自己的高中时代。再次给中学时代的自己贴一次标签吧:伪文艺青年、学渣、除了成绩啥都好的好学生。

还有一件值得怀念的事情,高二那年,我用一封声情并茂的电子情书,追到了心爱的女孩,现在我们正在“享受”着异地恋……这事,我就不再多说了。


作者简介:陈放平,重庆南川人,1994年生。在校学生。作品散见于《诗歌月刊》《山东文学》等刊物。

相关链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