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妖风 行摄 | 忆西塘

 忧郁的妖精 2020-09-25
李海波  图志
《妖风》专栏摄影师
忆西塘

2018

西塘忆,千盏灯笼脂粉色,八方舟楫杜康香,依水看斜阳。在浙江西塘——那般清新的情味和难忘的时光令人留连。

四月的清晨,坐着乌篷船在西塘的晨雾中飘荡,如梦似幻。不知何时,只听闭着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高耸的马头墙投下斜斜的影子,有人在窄窄的弄堂里走过;婀娜的江南女子拎着水桶,款款摆摆地到河边浣洗,涟漪轻荡。船来了,有健壮船夫撑篙点波。轻舟如梭,吴侬软语,巧笑倩兮,一河清流如酒。

西塘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江浙沪三省交界处。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是吴地方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两国的交壤之境,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

西塘是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老镇区域内至今保存完好的25万平方米明清建筑群,规模之大和保存之完好是江南少有的。古老的江南水乡风貌形成了西塘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街衢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筑,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内有27座石桥、122条古弄和千余米长的廊棚,拥有西园、种福堂、石皮弄、根雕馆、纽扣博物馆、圣堂等景点近20处。

穿过西塘古镇入口处的牌楼,放眼望去,眼前的风景就是一幅江南水墨画。走进西塘,清澈的河水边有几处古朴的房舍和亭台,绿柳在澄蓝的天空下摇曳,阵阵清风袭来让人神闲气静。立在河边的台阶上,看着水里成群的鱼儿游动着,让人心静如水。西塘有桥、有水、有船、有埙、有树、有浮雕、有瓦当、有芡实糕、桂花白酿、花制作、古银杏树还有这里的人土风情和故事。


西塘,河流纵横,绿波荡漾,宁静的光阴在桨声四起的水波间开始了一天的美好时光。晨间,小桥流水,薄雾似纱;傍晚,夕阳斜照,渔舟扁扁,带着满归的希望。

漫步西塘,那建于明清时期水镇古街的风雨长廊,像一幅幅清雅的图画、一首首悠扬的旋律,它追随古镇长河而立,蜿蜒曲折,朴素而简洁。长廊内古老的民宅散发着一种温馨的气息,店铺栉比鳞次,水巷边含烟垂柳拂地摇风。当你身置西塘中,如同打开了一幅彩绘长卷,古街深巷,黛瓦粉墙,河枕水上垂柳,桥贯两岸人家,那种古朴、那种悠然,像古筝弦下流淌的韵律,像锦帕丝绸上描绘的丹青,令人痴迷、使人遐想。西塘河道纵横,将小镇划分成几个部分,仿佛是在给它注入源源生命力。逢春雨时节,细雨飘飘洒洒地落下,河水就成了被精细磨砂过的玻璃了,明亮但不刺眼,显得温润平滑。顺着河道望过去,被两边黛色的民居拥着,天空便在水面上延伸了,只是这片天空里多了几点篙影船形,乌蓬蓑衣在烟雨中隐现。

炊烟袅袅,日渐西斜,静静地伫立在一座石桥上,看着从桥下飘然而过的轻舟,看着蜿蜒到远处的水巷,看着两岸风雨长廊下行走的人们,看着那悠闲淡泊的西塘人家,让游人如同在欣赏唐诗、宋词、古画,心无旁骛地把自己融入了诗画的意境中,流连忘返。

“江南忆,最忆是西塘。阶前流水桨声远,巷月桥影梦里长,晓市闻渔唱。”一首小词,便勾起我对西塘的无限怀念。记忆里的西塘,就如词中所吟,小桥流水,炊烟袅袅,渔歌笙声。


作者简介
李海波,《妖风》专栏摄影师,《劳动时报》专栏作者。合肥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安徽皖维集团公司摄协主席。

刊发于2018.5.28《劳动时报》副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