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踏青记/郑炜赏花25/20200406

 资源与环境保护 2020-09-25
这个清明节,上午10点整,教小朋友默哀,悼念那些没能看到这个春天的英雄与平凡人,然后带他出门探寻自然的踪迹,将三月三未看的一并寻一寻。

为何要提三月三?因为三月三是没落的上巳节,起于蛇之物候(亦有争议),活动形成于先秦,定节于汉代,兴盛于唐朝,在宋朝被摒弃,或说被融入清明节当中。

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白居易/

赐欢仍许醉,此会兴如何?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

花低羞艳妓,莺散让清歌。共道升平乐,元和胜永和。

它最原本的水滨祓禊[fú,xì]这一除恶之祭活动,已失落于中原汉族,唐人的曲水流觞作诗吟赋,自宋便只能让人追慕。如今只留下各处说不清缘由的习俗,比如我在那日便要吃荠菜煮蛋和清明粑粑(戳~三月三,不要虚度好春朝

不止三月三,从那日到清明之间,还有一个同样曾经辉煌的节日,寒食节。寒食节的起源有纪念介子推的“子推说”,也有起于周代禁火制度的“禁火说”,因要禁火、冷食,方得名禁烟节或寒食节。

子推说

晋文公为了封赏对他有割股之恩的介子推,放火烧山逼隐居的介子推露面,却误将介子推母子烧死,因此下令以后每年在介子推的忌日,禁忌烟火,只许寒食。

汉魏时期寒食节便流行于北方民间(晋地),待到唐宋,才得到官方认可,作为法定节日,规定禁火三天。在这一日要举行宴会,或上坟祭奠先人。关于寒食节的诗词我们都学过。


寒食 韩翃/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三月三节日的没落,缘于其浓烈的巫术意味,因此在宋朝被逐出官方节日之列,而寒食节,短暂经历唐宋的辉煌便又淡去,大概是因与清明节过于接近,比如唐宋时,寒食三日的最后一日即是清明,许多诗文中也将二者并提。因此宋代寒食便渐被清明取代,元代之后彻底融入清明节中。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唐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到了主角清明节,要知道,在唐之前,清明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节气而非节日。“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西汉《三统历》)。清明节时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时节,因此古人很看重这个节气。

到了唐朝,清明逐渐融合了时间相近的上巳、寒食的习俗,由节气变成了以踏青、扫墓为主要活动的节日;宋代时清明节的地位逐渐上升,从与寒食融合变为独立的一类节日,寒食节地位相应下降。清明节渐成春日里最重要的,民间娱乐日子,兼顾寒食节的上坟祭奠习俗。清明上河图便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的清明盛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