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才知道,清明节的习俗与寒食节密切相关,不忘老传统,牢记3不宜

 趴窗看雨的小龟 2021-04-02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

据史籍记载:在春秋时期,晋国宫廷发生内讧,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在吃糠咽菜,生活十分困苦时,他甚至割下大腿肉煮了给重耳吃。重耳励精图治,后来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逼迫其出山相见,下令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与老母被火烧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去逝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在“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要求人们不许生火做饭,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还要带上烛台、酒,肉等物品去给祖先扫墓,祭奠祖先。

清明是二十四农耕节气之一,意为气清晴明之日,“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与寒食节相距一、二天,或者重合为一天,经过历史的演变,清明、寒食几乎混为一谈,相提并论,那么,主要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呢?

一、寒食节与清明节的演变:

  • -在汉代时,寒食节曾经为一个月,后改为三天,因《后汉书*周举传》中说:“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今则三日而已。”

  • -到了南北朝时期,寒食节时间被定为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日,并要禁火三天。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说“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 -到了唐朝,唐太宗觉得在“寒食节”时让人们吃冷食,伤害身体,于是下令人们在“寒食节”开展祭祖活动;再在后来,唐玄宗把“寒食节”和“清明节”连起来给人们放个小长假:“(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同时,除了祭扫等风俗,人们还开展起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等娱乐活动。

  •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

  • -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二节的风俗习惯也融汇结合起来。渐渐地,“寒食节”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而被“清明节”取代了。

说到清明节,还有一个节日“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必须要说一下,在这一天,人们都去水边祭祀,临河洗浴,以求祈福消灾。杜甫有句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在西安的“大唐芙蓉园”里,还能看到关于这句诗的雕塑群。后来,上巳节就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到了宋代,上巳节就慢慢地被人们忘记,渐渐销声匿迹了。因为农历三月三与清明也很接近,所以后人便把上巳节的风俗习惯一起合并到了清明节。

可以用一句话来代替,现在的清明节其实是寒食节、清明、上巳节的延续和统称

清明,既是“清明前后,栽花种豆”的大好时节,又是扫墓祭祖的重要传统节日,还是与亲朋好友踏青郊游的好时机。除了以上所说的拜扫祭祖、踏青、荡秋千、吃青团、艾粄、面燕、馓子、枣糕等特色美食之外,还有3不宜要注意:

二、清明节之“3不宜”

1、不宜结婚  

结婚可是人生大事和喜事,家里有老人的一般都会看黄历选些吉利的好日子来办婚礼,而清明节最好避开哈~另外,清明节当天最好也不要去探视亲戚好友,不太吉利。

2、不宜买鞋

因为鞋的谐音是“邪”,听起来不吉利。因此,如果想买鞋子,最好不要在这个日子买;而且,也不要送给别人鞋。

 3、不宜穿艳丽的衣服

清明祭祀这天应当避免穿红戴绿,尽量穿着素装,以表示对逝者的尊敬;除此之外,民间有说法这样做会招惹不干净的东西上身,导致疾病的发生和霉运。

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兼备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慎终追远,感恩先人,姐妹欢和,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牢记祖先和先人的教诲,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和学习!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然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龟,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

本作者已加入律师协会,凡抄袭者,必追究到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