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用统筹思维突破难点 抓住关键事项对标补短 ——浅析桑植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

 云朝山 2020-09-25

桑植是贺龙元帅故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也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辖23个乡镇、29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8万。2019年春季有独立法人学校(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5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片完小7所,教学点93个。桑植的根本出路在教育。大力发展教育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好事、实事。桑植县认真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克服畏难情绪,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和决心持之以恒地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凝心聚力举全县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笔者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其中的很多经验与做法对贫困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科学决策,构建机制

(一)建立领导机构。成立了县委书记与县长为组长的第三轮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和县长为组长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障了涉及教育的各项政策制度的有效贯彻落实。

(二)教育谋划优先。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事业优先考虑、教育发展优先谋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育环境优先保障。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多次专题议教,研究全县教育布局调整、城区学校扩容提质、化解大班额、薄弱学校改造、教师招聘、教职工医保、教师绩效工资等重大问题,深入澧源中学、十一学校、思源学校等城区学校和教育局开展实地调研,解决教育面临的实际困难。

(三)制定保障政策。出台《桑植县建设教育强县规划纲要(2017—2020年)》、《桑植县教育工作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问责约谈制度》、《桑植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8-2020年)》、《关于对乡镇党委政府及县直有关单位教育工作职责进行督导评估考核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就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长效机制。

二、一校一策,突破难点

今年4月份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查评估中,桑植县出现澧源镇一小、澧源镇二小等6所综合评估不达标学校的问题,根据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法规的规定,此类情形被列入了申报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禁止性规定,成为了桑植县申报的难点。为解决不达标学校的问题,桑植县根据校情因地制宜逐一制订了“一校一策”问题整改方案和责任清单,通过一月一调度的措施,促进不达标学校整改清零工作的落实。 

(一)澧源镇一小:一是新建思源学校小学部,分流学生1530人;在马头山校区分流一个年级的学生。二是将原劳动人事局场地及其房子划拨给澧源镇一小,解决澧源镇一小功能室不足、生均校地、生均校舍不达标等问题。三是改扩建澧源镇一小原校区。新建综合楼,解决实验室、六大功能室、图书室等校舍不达标的问题。四是添置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等。

(二)澧源镇二小:一是整合资源。将赤溪小学并入澧源镇二小,办学条件、教学资源、设施设备、教师等共用共享,并适当控制起始年级招生人数,使师生比、生均校地面积、生均校舍面积、生均体育场馆面积指标达标。二是扩建运动场。三是添置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

(三)澧源镇中学:将澧源镇中学并入澧源中学,减少澧源镇中学原校区的学生总人数,今年秋季不招收初一新生,暂时保留初二、初三年级,适当配置教学仪器设备等。

(四)瑞塔铺小学:一是整合学校功能用房,建设完善功能教室。二是配备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达到省级标准。三是控制2019年秋季招生人数。将老岩桥、王家坡、潮水河等区域的学生划入芙蓉学校招生,适当分流学生。

(五)利福塔中学:一是添置教学仪器设备,完善功能室建设。二是通过推进芙蓉学校项目建设,促使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到各项省级标准。

(六)上河溪学校:督促综合楼在2019年秋季开学前建成竣工,可以解决实验室、功能室及生均校舍不足的问题。

三、聚焦问题,对标补短

今年4月,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我县进行了督查。督查中主要指出我县存在五个方面的存在不足,累计共有170个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按照国检、省检的标准,制定整改方案并认真落实。

(一)建立台账,实行问题整改销号管理。对县委县政府、县直部门、乡镇政府、督学站、学校等五个层面在教育领域的责任清单及工作任务进行明确。针对省督查通报问题进行责任分解,建立问题销号台账,县教育部门组织复查验收,督促整改落实。目前,省督查通报的170个问题,已经整改160个,余下的10个问题将在10月底前整改到位,从而达到问题整改清零的目标。

(二)多措并举,解决设施设备不足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补齐设施设备。一是与湘优教公司合作,全面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今年采用BOT模式实施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二是根据省标准,全县统筹,统一采购教学仪器设备,解决教学仪器设备不足的问题。三是动员企业、干部职工、家长等社会各界捐赠图书和电脑,解决图书、电脑不足的问题

 (三)改造维修,解决功能室不足和“四改三化”的问题。一是对学校闲置的房子进行必要的维修改造,解决功能室不足的问题;二是对部分学校四改三化不足的问题进行整改,利用暑假对全县中小学的旱厕进行集中改造、对浴室加强淋浴设施设备的添置。

四、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一)努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在近五年来,投入资金3亿多元,通过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初中工程、改薄工程及农村中心幼儿园建设等项目,新建、改扩建校舍6万多平方米。截止目前,创建省合格学校50所,建成农村公办幼儿园26所,8所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及48个教学点,分别建成省标准化学校和标准化教学点,2019年再申报创建37个标准化教学点、10所中心完小以上标准化学校建设。

(二)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在县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县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经费向教育倾斜,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18年,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6.11%,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上年增长296.16元,初中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上年增长927.51元,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比上年度增长199.42元,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比上年度增长1531.13元。城市教育费附加878万元、地方教育附加585万元、土地出让收入805万元全部用于教育;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安排教育1158万元。

(三)保障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教师绩效工资、乡镇工作津贴、武陵山片区人才津贴等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保障。教职工住房公积金按基本工资的12%、医疗保险按工资总额的7%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教师绩效工资增量机制,按当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人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差距,核定当年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增量标准,所需资金由财政全额保障。

五、均衡发展,城乡统筹

教育布局坚持“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乡镇集中,小学向集镇集中,幼儿园向社区集中,村小适当保留”的理念,不断优化城乡教育整体布局,持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实施城区学校扩容工程。在城区建设新的学校,增加新的学位,化解大班额。扩建澧源镇二小和十一学校、改建澧源镇三小为思源实验学校),新建芙蓉学校、启智学校、金海实验学校;拟再建李家裕小学(含幼儿园)、思源学校小学部(教学楼)、县职校。现在已经完成思源实验学校新建、十一学校、澧源镇二小、金海实验学校、芙蓉学校、启智学校扩建新建工程,新增城区学位8730个。

(二)实施乡村学校提质工程。对教育规划长期保留的中小学进行提质建设,对学生和教师宿舍、学生食堂、厕所和运动场等进行新建、改扩建等,逐步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一方面是适当撤并教学点,完善小规模学校功能,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改善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是完善较大规模学校的功能,推广寄宿制学校建设,推广芭茅溪小学寄宿制的经验,普遍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统一制定学校建设五年规划。统筹资源科学规划学校建设,将全县学校建设项目纳入县政府整体统建计划,按国家、省级办学条件标准一次性建设到位,为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前发力,夯实基础。

六、优化队伍,培育活力

(一)拓宽教师补充渠道。积极探索贫困地区教师培养模式,创造实施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扶贫计划,自2016年以来送培    人。这一做法被省教育厅在全省8个市州21个区县推广。2017-2019年共补充教师489人,其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  307人,招聘特岗教师91人,安置定向毕业生91人,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不断优化。

(二)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经济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引导教师合理流动。印发《桑植县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方案》(桑教发〔2017〕17号),建立城乡教师、校长交流机制,交流人员除享受武陵山片区人才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外,还给予生活费和交通费补贴,让他们扎根农村,安心工作。2017—2019年,交流教师1372人、校长48人。

(三)构建教师业务培训网络。将校本培训与国培和省培深度融合,建立“管理者、研训队伍、骨干教师、乡村教师”四级培训体系,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团队建设、课堂教学等专题培训,实现了教师培训全覆盖。2017年—2019年完成培训5973人次。

七、脱贫攻坚,共享成果

(一)开展精准资助,确保贫困家庭子女“能上学”。推进“分层资助、三个覆盖”的助学保学模式,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对建档立卡家庭子女实行资助全覆盖,做到应补尽补、应助尽助。2018年—2019年,发放幼儿入园补2119人次,105.95万元;发放寄宿生生活补6346人次,396.25万元;2016年-2019年发放县级免费师范生培训费、生活费320万元。县财政统筹“阳光助学”资金2133.5万元,发放17255人次。2017年-2019年发放助学贷款3337人,贷款总额2677.11万元。

(二)狠抓控辍保学,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失学”。印发做好控辍保学劝返复学工作的通知、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学校校长、年级组组长、班主任分层签订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书。中小学建立辍学学生台账,落实“三帮一”劝返措施,确保流失学生返校复学。2019年春季,我县建档立卡户学生辍学15名,通过劝返行动已经全部返校读书。

(三)关注特殊群体,确保留守家庭子女“上好学”。出台《桑植县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学校广泛开展“爱心服务大行动”“心理健康教育”“亲情聊天”等活动。2018年,芭茅溪小学为全市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现场会提供现场,市领导给予充分肯定。以芭茅溪小学为榜样,逐步在全县开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确保留守家庭子女能够开心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建好启智学校,给残疾儿童一个温暖的学习生活之家。县政府与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定向就业,培养定向就业贫困学生1500多名。出台《桑植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接收转学学生暂行规定》,依法保障进城务工、经商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