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能因材施教吗

 江山携手 2015-10-23

“因材施教”这个词经常挂在我们嘴边上,也是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贯彻的一个教育教学原则,可是,我们能因材施教吗?

因材施教指的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特长以及发展需求提供适合的教育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和方法,确保不同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有效释放、心理品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得到不断发展,努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是遵循“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性”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求。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始终不能让人民满意,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提供的是“一刀切”的教育,让很多学生因为接受的是“不适合自己的教育”而失去了成长的快乐,有的甚至失去了身心健康。现在的问题是,理解、接受这个道理并不难,难的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如何贯彻。虽然在我们很多人一直都在寻找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的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或成果,但是就整体而言能够做到因材施教的学校和教师比例很低。原因何在?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因材施教的很多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师个人的教法变革的权限,没有学校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不可能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门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教学技能,仅仅只能说我们的教师有这样的观念和意识,但绝对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也不可能达到因材施教应该达到的效果。同样,学校要想推进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还得有社会群众、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们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不然,单凭学校的力量也是无法取得实质进展的。

下面是李镇西推行“因材施教实验”的主要过程。

一、争取领导支持

20112月底的一天,李镇西进了成都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傅勇林的办公室。

我要改革,要把武侯实验中学办成真正的实验学校!落座后,李镇西谈出了自己的心声。他把学校目前的现状,老师、学生面临的困境,以及他对一刀切教育制度弊端的思考,一股脑儿向傅勇林倒出。

认真听完李镇西的汇报,傅勇林非常高兴,也很激动。他让李镇西先拿出一套完备的教改方案,如果可行,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可作为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一所试点学校进行初期探索。

这句话无疑是一把尚方宝剑,李镇西兴致勃勃地回到学校后,立即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共同研讨制定这份教改方案。

二、争取教师支持

学校发展、改革关乎每位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我不想整成一份个人的方案,让老师们实现我这个校长的所谓理念李镇西发动全校教师围绕我希望 办一所怎样的学校展开思考、讨论,让每一个老师参与到学校发展的憧憬与规划中来。会上,李镇西给老师们放映了那张学生考试睡觉的照片。试想你看到 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听不懂课趴着睡觉时,会作何感想?

李镇西的话触到了老师们的痛处谁也不愿意再看到类似情形发生。经过讨论,老师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必须回归教育的原点,回到因材施教的路上,绝不能再搞一刀切的教育。

集众智、纳群言后,李镇西亲自动手,一字一词地在电脑上敲出了一份1.3万字的《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教育改革方案纲要》草案。

这份既关系学校前途、又关系每个师生切身利益的文件命名为《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文件再次重申了改革的初衷是改变现行僵硬的教育体制、 死板的课程设置,让教育满足教师和孩子的幸福需求,并提出了改革的行动策略与路径,即从课程改革入手,在班级模式、教学方式、授课时间上都进行大刀阔斧 的改变,最终实现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之目的。

这句朴素的话饱含着我一直崇尚的平民教育价值、民主教育精神、新教育实验思想和科学质量观内涵。李镇西说,平民教育是对所有孩 子进行全面素质培养的教育;民主教育主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成长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新教育实验强调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科学质量观 着眼于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既重视学习成绩,也重视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争取家长支持

相对于学校老师们的意见统一,说服家长和学生的工作就曲折了些。

在教改草案发给每位老师征求意见的同时,李镇西已经开始考虑如何说服家长了。草案中我们提到为配合课程改革,将采用大班和小班相结合的灵活班级模式,到了一定年级,学校将在学生及其家长自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编制不同类型的特色选修班。

仅此一点,如果解释不好,家长们就会误解为学校是在人为分流,把成绩不好、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统统赶去读中职。而事实上,这次改革非但没有 歧视这群学生,恰恰是重点关注这群孩子,我们希望每个学生,特别是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也能找到学习的快乐。李镇西说,他知道让所有家长一下子接受 这份方案很困难,但他相信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是真诚的,家长们总会理解的。

李镇西想到的办法是给家长和学生写信。在那封长达3000字的信中,李镇西真诚地向家长倾吐了他的心里话”“作为校长,如何给我的那些可爱的孩子 带去快乐?看到一部分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学习吃力,几乎每天都在劳而无功的挫败感中度过,最终导致厌学,我感到不安。如果我们只为那些有望升入重点高中的 学生服务,而忽略了部分成绩不那么好的学生,我的良心过不去。

在信中,他把学校改革的初衷、课程改革的办法、课堂模式的变化向家长们和盘托出。他告诉家长们,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一个朴素而真诚的愿望:让您 的孩子快乐!让您的孩子能够获得出类拔萃的发展!让您的孩子不厌学!让学校和课堂对您的孩子有吸引力!让孩子在课堂上不打瞌睡、不开小差,兴趣盎然地投入 与参与……”

信后还附了一个小调查,征询家长们对学校课改的态度、学校还可以开设哪些选修课,以及家长是否可以担任一些选修课的兼职教师等。

最终的调查结果让李镇西喜出望外,有98%的家长支持这项改革。家长们也纷纷建言,提出开设烹饪美容美发金融理财服装设计医护陶艺汽修33门选修课的建议。

但仍有少数家长反对,而且还很激烈。他们担心改革不成功,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他们说:我就希望我的孩子读高中,不愿意他们去念中职,他上课听不懂睡觉也可以,我们不怪老师……”

对这些家长的态度,李镇西表示非常理解。教育改革最终影响的是孩子的命运,而是不能随便用来做实验品的。李镇西说,正是因为对孩子的成长心存敬畏,所以学校对教改格外谨慎,对每位家长的意见都非常重视。

李镇西把家长们请到学校,召开全校学生家长大会,耐心地给他们解释改革的目的不是抛弃成绩不好的学生,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并把一整套保障措施展示给家长看。慢慢地,家长们接受了这份改革方案。

四、争取学生支持

说服学生的工作更难,相当多的孩子不接受学校的改革。孩子们提到最多的就是感情上舍不得。李镇西说,那段时间,他经常收到一些学生的来信,还有 学生直接到他办公室倾诉,有的还流下了眼泪。他们希望学校不要分班,因为两年相处,我们与同学、老师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即将进入初三,又要去适 应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环境,这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如果没分班,每个班至少还有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帮助别人,至少老师还会平等对待我们”……

孩子们的真诚让李镇西感动。对学生信任的回报,就是也把心掏给他们。在给学生的信中,他举了登山的例子。我们一起参加登山比赛,山脚下出发时 是齐步走,到了半山腰或快到山顶时,有的同学快一些,有的慢一些,怎么办?难道为了友情依然齐步走吗?当然不是,最好的选择是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体力 尽量往前走,如果继续抱成团齐步走,谁都不可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登山途中遇到同伴体力不支了,我们不应该互相帮助吗?对学生可能提出的这一疑惑,李镇西这样解释:同学们说的登山是游玩,我说的是比赛。 游玩当然可以慢慢走、一起走,但比赛就不同了。同学们在学校是来游玩的吗?不是,我们是来比赛的学习的比赛,人生的比赛!既然如此,同学之间就不能一直感 情用事,而应该让彼此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李镇西语重心长的话最终打动了孩子们。他说:真正的友情不可能因为分班而淡漠,只会随着岁月的推移而更加醇厚!

五、争取制度支持

得到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们的支持后,李镇西又充分听取并采纳了全国各路教育专家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意见、建议,最终将一份详尽的教育改革方案呈到了傅勇林及成都市教育局领导们的案头。

很快,成都市教育局批准了武侯实验中学的教改方案,并将学校作为全市唯一一所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学校。傅勇林还对学校改革寄予厚望: 望学校积极先行先试,为成都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配套改革提供经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成都职业教育输送优秀人才,为全市搭建普职融通立交桥贡献 力量。

得到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李镇西心里并不轻松。万里长征才刚起步,最重要的是按方案把教改稳步推进,真正办出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不负全社会的关注。

首先是课程改革。这是改革的核心,也是改革的重点。李镇西介绍,学校将建立公共课程(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学校根据学生兴趣与爱好开设的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的课程分为文化基础、生活技能、公民教育、艺体特长四大类。

课程改革必然带来班级模式的变化。武侯实验中学将采用大班和小班相结合的班级模式,以满足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开设;到一定的年级,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编制不同类型的特色班,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最后逐步过渡为走班制上课,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学校因材施教并非只是对部分差生的教育,更不是排斥对杰出人才的培养。李镇西特别强调要消除这个误解,既然是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 ,理所当然地包括了对超常儿童的培养,正因为要适合每一个,所以学校会理直气壮地培养学业优秀的学生,丝毫不会放松对教学质量的追求。我们 并不反对高分学生,反对的是只盯着高分学生而无视其他孩子的教育!

课程改革增加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必然会增加现有教师的工作量,同时还需要大批能胜任各种选修课的老师。怎么办?目前,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已批准了 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请求,同意学校在足额保障现有编制的前提下,再增加10%的教师数量。增加的这部分教师不占编制,教育局每年按人头拨付相应的经 费。这样算来,学校就多了40个教师的指标,就可以面向社会招聘需要的选修教师。李镇西介绍,学校已经开始在社区、职业院校物色选修课老师,部分家长也 在调查中表达了可以承担选修课的愿望。

解决了课程、教师的缺口,社会最关切的教学评价又如何进行呢?如果在新课程模式下学习的学生,最终被要求参加统一的毕业考试,接受一刀切 的评价认定,那他们一定又是失败者,而且是最大的受害者。令李镇西欣慰的是,成都市教育局同意了学校课程、教学、评价一体的综合配套教改方案,允许武侯 实验中学自主组织毕业考试,学生毕业成绩纳入学分构成,毕业证书由学校颁发,然后愿意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参加成都市的统一中考。在统一录取的基础上,划拨 名校指标到校生名额也有所倾斜。同时,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拥有重点高中实名推荐权。

记者手记是改革 也是回归

《论语》中有一则典故讲的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子路、冉有分别向孔子问了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对二人的回答完全不同。孔子这样解 释: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我鼓励他临事果断;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两千年前圣人先贤便讲过的教育道理,至今仍被教育工作者奉为圭臬。然而,因为体制、人事、评价等众多现实原因,许多教师虽然把因材施教视为常识,却难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将其实现。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决心向这一现状发起挑战。因为他再也不忍看到不快乐的孩子、没有成就感的教师。他不惜越权找到成都市分管教育的市长,慨陈教育理想,索取改革授权。

李镇西是幸运的,成都市教育局给了这一改革尚方宝剑作为全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武侯实验中学成为成都市唯一一所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 革试验学校先行先试。教育局支持学校课程改革、教学模式调整,给予学校经费和人事编制的优先安排;同意学校自主组织毕业考试,在划拨名校指标到校生名额 上也给予倾斜。

目前,这场教育实验仅实施了一个多学期,成效如何还不得而知,李镇西和武侯实验中学选择的特色选修、走班上课也许还不是因材施教的最佳 路径,甚至会有教育专家对这场教改提出异议。但李镇西及其同事们敢于打破教育沉疴、寻求改革的精神却值得赞赏。面对所有学生接受同一个模子教育的现状,李 镇西没有无动于衷;面对一刀切的教育评价制度,武侯实验中学也没有仅仅停留在口头批判,而是努力争取到了改革的契机。他们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难能可贵。

现在,很多人对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的师生充满羡慕,也有人称赞李镇西能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办学。李镇西却认为自己一直推崇的平民教育理想、 教育实验的思想,都是教育界早就公认、符合教育本质的内容,就像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众所周知的观念一样。这场教育改革,无非是学校得到教育行 政部门的支持,践行的一次回归教育本源的举措。

我们为教育回归本源叫好,也为李镇西及其团队勇敢改革的精神击掌。当然,如何能让这场教改像它激动人心的开篇一样,稳妥地走好每一步,最终结出丰硕 的成果,还有待艰苦的努力和深入的思考。因为,正如李镇西所说,教育改革最终影响的是孩子的命运,而是不能随便用来做实验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