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教育学习不能再走误区了

 青木森森 2020-09-25




在书法的教育上,我国一直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教育学生练习书法必须从楷书开始。
其实,这是书法教育上一个极大的误区。
从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应文字演变史来看,也不是楷书在前。文字演变大致经过的历史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章草、草书、行书、楷书。楷书是在汉魏由钟繇最后创立的,所以讲,楷书是书法史上发展成熟下的最后一环。
有人讲,不练好楷书何以打基础练习行书、草书、隶书呢?基实,这是本末倒置的问题。
在北宋以前,书法史上从无记载练书法需从楷书开始是最佳途径,北宋以前古人练习书法往往是从篆书或隶书开始,然后由行入楷。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变了呢?从北宋开始的,其始作俑者乃大名鼎鼎的苏东坡。
苏东坡在其书论散记中云:“书法当以小楷出,岂有正未能而以行、草称矣?”“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正是道也。”
这是历史上首次记载书法学习要从正书开始,由苏东坡在其书论中提出来的。
此后苏东坡又把这一观点在《书唐氏六家书后》加以了进一步发挥:楷书比作站立,行书比作行走,草书比作跑步。认为楷书的基础没打好,就想学习行、草,这就好比不会站立、行走而就想跑一样是不可能的。
由于东坡先生的影响力太大,自此这个书学的观念便广为流传开了。导致以后900多年以为楷书是书法之基。
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是书法练习的本末倒置,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笔者阅读近300年卓有成就的书法大家成长历史,很少看到有一位大书法家练习书法是从楷书开始的。他们一般是从汉魏隶书或者篆书开始的,如近现代的书法大家于右任、胡汉民、吴稚晖、沙孟海、林散之、吴昌硕、康有为、李叔同、谢无量等等。
由楷而始,易流于俗;由隶而始,易得古意。书法学习若要高古,须从篆隶入手;若以楷书而始,其后书法要深具魏晋秦汉之古意,往往又需从头而来,忘记楷法从头而始,则殊为不易。即便有成,亦比从篆隶而行者少了高古之韵、秦汉远意矣。
——作者江南之春2020年9月25日于宜昌
长图
长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