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这家“女神集合店”还不够味!但场景集合是个好玩法!

 新用户3117jgpt 2020-09-26

用顽皮的深度,提供新鲜的视角。

# 文章 #

近日,在日本代宫山,一家号称以女性的16种生活场景为模式的“一站式女神集合店”走红网络。小编在最早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想,把场景做成集合,还是16种,听起来灰常有意思啊,于是迫不及待的往下看,but,它和我想象的似乎不太一样——

01

 16种生活场景集合?

怎么看都不是它说的那个样子啊!

来详细说一下,这家Maison IÉNA集合店的想法是这样的,它要将女性的生活场景分为16个,包括从早上起床、烘培蛋糕、煮咖啡,白天交友、看电影、约会,一直到晚上沐浴更衣,进而把商品品类按照这16个场景去分配。

这16个场景是这样的:

场景一:BAKERY

景二:BASIC WEAR

场景三:FLOWER SHOP

场景四:FRAGEANCE

场景五 :LITTLE  BLACKDRESS

场景六 :TRAVEL

场景七 :BASQUE SHOP

 场景八:POP-UP / NEWS

场景九:GIFT

场景十 :STATIONARY

场景十一:SPORTS WEAR

场景十二:BAG,SHOES ACCESSORY

场景十三:TRED WEAR

场景十四:DEMIN BAR

场景十五:ROOMWEAR  INTERIOR

场景十六:KIDS  WEAR

看完了,什么感觉?这分明还是店铺思维不是场景思维啊,小编明显觉得被骗了……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心情(文末有投票哦,请不要让小编觉得自己另类好嘛~ 呃,卖萌可耻,到此为止)

02

话说,啥是集合店?

我们所说的集合店,其实就是把多个品牌的产品集合在一个店铺内进行统一经营,产品和经营完全由店铺方操作的商店。在这种集合店里,品牌方则以被买断、寄卖或被代理的形式和店铺方合作。

集合店最近几年很火,但并不是才出现的新业态,其历史源于精选店(国外叫BOUTIQUE,日本叫做“select shop”),也被称为买手制精品集合店、高端买手式经营,是一种由欧洲人开发的商业模式。他们会以目标客群的时尚观念和个性趣味为基准,挑选不同品牌的服饰、饰品、珠宝、皮包、鞋子等商品,并将之融合在一个店面内。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的集合店有四种类型:

 · 多品牌集合店——即把多个品牌集合在一起的店面,目前以服装领域为盛。

 ▲代表品牌I.T  店铺与品牌之间不是铺位租赁关系,而是买货、代理或代销中的一种,入店货品的类型选择权多在店铺方,而不是品牌方。

 · 买手制精品集合店——由买手挑选各种特色商品集合在一起,强调个性。

▲代表品牌JOYCE  店内商品陈列不一定以品牌分区,而是以产品品类作为分区,陈列的出发点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关联性。

 · 生活方式类集合店——以某种生活形态为店铺定位,产品全部围绕这类形态组合而成,这种集合店是目前比较流行的。

▲代表品牌 Dover street market  店内不止售卖一种产品,而是锁定某种生活形态,还推出如食品、化妆品、文具等生活杂物,有些店甚至推出酒店、咖啡店。

 · 百货式多品牌集合店——规模上算是“小型百货”,但主体性较强、货品精选,在商场中往往以“店中店”的形式存在。

▲代表品牌:NOVO,经营模式上有百货的特征,如入驻品牌的店员由品牌方而不是店铺房提供。这类集合店具有很强的推动新品牌市场化的作用。

在这四种集合店模式中,生活方式类集合店是目前更为流行的,很多品牌集合店、精品买手店也纷纷根据自身的格调和定位,在单一业态中引进更多商业场景,可以说,一些生活方式类集合店与其他类型集合店之间的界限已经消融,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03

集合店,风潮正盛

说起集合店,不得不说,在如今的商场上,单一的业态似乎再也不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服装+咖啡+甜点+零食,艺术+书店+音乐,餐饮+生鲜+书店……无论是不同领域的跨界混搭,还是各种多品牌集合店、精品集合店的火爆,似乎都在无形中提醒人们:不集合,不成活。

 ▲摩树诗 moimoins 买手集合店,融合了服饰、书店、咖啡馆、家居、婴童、摄影画廊六种业态。

集合店的兴起,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一直以来,传统零售业、百货业因品牌重复率高、体验感差而饱受诟病,不少消费者感慨“不管走到哪里,几乎都是那几个品牌,感觉在哪里逛都差不多。”尤其在电商迅猛冲击下,实体业无论在价格、品类、便捷性上都难以与之匹敌,这样的困境也倒逼实体业回归商业最初的本质,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量,他们更想要什么?于是,休整过后,创设更精致的购物环境、打造更丰富的场景体验,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成为实体业再度出击的利器。

▲Chauvoir享未集合店,将服装店、咖啡店、餐饮店三种消费场景融合在一起

相比于之前的独立门店,集合店这种业态的商品品类更加丰富,格调也比价雅致,因而深受白领阶层以及80、90青年一代的喜爱,他们的选择多了,驻足的时间自然也就长了。有调查显示,一家集合店的平均客流通常为附近门店的2倍,消费者在集合店里停留的时间超过传统单店的3倍以上,加之采用集合店模式能够让店内每平方米的租金压力、人员成本减少,成本上估计比单品牌店下降15%。

此外,这类消费人群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在消费过程中更加注重感觉,而不过于看重品牌,自己喜欢就买。如此一来,在一些买手集合店中,一些刚刚起步、知名度还不高的设计师品牌和小众品牌也可以很有市场。

▲诚品书所,集卖书、卖咖啡、卖生活家居用品为一体,甚至还开起了酒店“诚品行旅”,将住宿与阅读、艺术、文化、生活结合,感受台湾人文之美

集合店不只是消费,更承载着一种生活方式与文化理念,无论是打造时尚生活还是创意空间,是慢文化还是新美学,集合店场景的任意切换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各样需求,而且环境、灯光、色彩、景观设计等不同的场景美陈也让他们得以暂时忘记繁杂的生活,享受当下稳稳的安定感和优越感,他们会不由得发出感叹:“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美好”。

另外,关于场景集合的做法,也是大零售思维提倡的做法,只不过我们叫情境创造,我们已经梳理出了情境创造方法论,欢迎加入会员了解详情。

责编丨刘波

本文可以转载

但请标明出处与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赞赏

每天一个小段子

逻辑严谨论述科学,快快转到家族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