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新用户1606Lek8 2020-09-26



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庸》里孔子的一句话“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林语堂会把孔子的这句话放在书的首页。看完这本书,我可能明白了。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这本书的创作背景,那是在20世纪的中国,一个处于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时代的中国,一方面传统的思想、生活方式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一连串外来势力的侵略和欺辱,人们对外来文化有所接触和接受,在这样一个社会经济动荡、转变的时代,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待自己的国家以及自己国家传统的文化、理念等都感到茫然若失。在这种情况下,林语堂先生写下了这篇《吾国与吾民》,旨在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正如赛珍珠在这本书的序所写“它满足了所有以上这些要求。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由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看着这本书,尽管隔这本书最开始创作时间已经过去了80多年,中国的改变担得起“翻天覆地”这个词。可是,我还是能从那些字里行间看到我自己的身影,看得到很多当今中国人民的形象。

一、中国人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里,谈了很多关于我国南北方的差异和文化的稳定性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他写道“中国为什么历经周期性的劫难之后,仍能生存下来,这种种族耐力与吸收外族血统的能力究竟来自何方?”接着作者又说道“这种耐力与活力,部分是体质上的,部分是文化上的。而使种族稳定的文化因素之一首先是中国的家族制度。另一个使社会安定的文化因素是中国完全没有固定的阶级。”

关于中国的家族制度,我一直深有感触。在初中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自己家的一本家谱。上面记录了我的爷爷以及我曾爷爷等等他们的姓名以及配偶的名字等。拿到那本很破旧的本子,我饶有兴趣的研究了很久,一种莫名的兴奋持续了好久。我想这种兴奋感是绝大部分中国人面对家族宗谱会产生的一种敬畏、好奇、自豪的情感。没有人刻意的教导过我们关于祖宗、家族该有的态度和情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它却已经根深蒂固于我们的血液之中。

所以,直到现在,尽管人们的家庭观念有所淡薄,但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仍是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而人们思想中那种努力奋斗、光宗耀祖的思想也没有消失。尽管有部分原因是政府对传统文化上的一种倡导(大街上你应该随处可见“俭养德”“孝当先”之类的标语),但是仍旧离不开传统家族制度的影响,这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

在古代,这种家族制度是维系社会稳定、团结、统一的一个有利因素,在当代仍是。

 二、中国人的性格和心灵

在《吾国与吾民》的第二章中,林语堂先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的性格,他写道“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中华民族,并试着描绘其民族性,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如下特点:稳健、单纯、酷爱自然、忍耐、消极避世、超脱圆滑、生育力高、勤劳、节俭、热爱家庭生活等等。”虽然作者是在上个世纪编写的这本书,是在当时的背景对我国人民性格进行的描述,但是看着那些词,我仿佛也能看到许多当代中国人民的形象。

我深有感触的是遇事忍耐。林语堂先生在书中写道“忍耐的品质是整个民族设法适应周围条件的结果,即过分稠密的人口和经济上的压力等等,使人们只有狭小的生存空间;这种品质又特别是家族制度的产物,家庭制度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人们试图消极避世,多半是由于个人自由没有法律的保障和想法的保护。”

几句浅显易懂的话句,不仅震撼了那个年代,也震撼了现在的我。在当代中国,这种忍耐性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拥挤狭小的生存空间、昂贵的房价、超级大堵车、永远加班加点的工作、昂贵的医疗费用等等。可是人们仍能忍耐下去,并且总能找到活下去并活的相对自在的勇气和动力。不能不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的民族啊。

可是表现在另一方面,遇事忍耐也表现在面对不公平、不平等时的忍气吞声,表现在看到不公正的事情的的旁观。面对车上的偷窃行为,人们总是在忍耐,很少会出来指责他;面对饭店的逃税行为,人们总是在忍耐,并且对自己助长他逃税而获得的小惠小利而乐在其中;面对马路上的撞人逃走事件,人们经常在忍耐,因为这不关自己的事;等等。

其实书中写得很好,“人们力图消极避世,多半是由于个人自由没有法律的保障和想法的保护。”这在20世纪混乱的中国是如此,现在社会也仍需以此为鉴。

 三、妇女生活

最后说说这章妇女生活。

想象中,我觉得在古代,中国的妇女们都是受到束缚的,倡导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然而看到这本书,我发现自己想错了。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妇女在被文明驯化之前没有遭到束缚,她是随着儒学的发展而一步步被束缚的。”在后来,儒学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导思想,进而影响我国古代的文化、生活领域时,婚姻制度也逐渐对古代女子形成严格的束缚。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儒家学说强调人有高低贵贱之分,承认社会统治的权力,主张社会分工,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等等。后来,儒家礼节对封建女子的束缚愈加严格。从“贞节牌坊、裹脚制度、姬妾制度”等等可以看出。   

 其实,这些不用多说,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在封建礼教的制压下,妇女的地位和一种生活状态。尽管文中有写到,事实上也如此,在封建大家族中,最高掌权人很多是女人,例如《红楼梦》中的贾母,杨家将中的佘太君,但是这些女性的崇高地位是在我国另一个流传千年的家族制度下影响的,同时也是封建礼教制度对她们辛勤养育儿女、维系大家族的一种“奖励”。

而在现在,尽管妇女的解放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但现实生活中一些“重男轻女”、女性歧视现象仍然存在。我觉得对于这一点,真正是需要我们女性同胞自己的权力意识的觉醒,然后靠自己的实力,努力去争取、获得他人的尊重。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我想我明白作者把这句话放在书扉的原因了。孔子说这句话时,是希望人们不要远离人群,追求“道”也要贴近生活,贴近人群。而作者在写这样一本描述我们中国和中国人的书本时,他肯定也是基于他在生活中看到的、感知到的一切。而在我看来,爱这个国家,我们也应该以一个贴近生活的角度,去观察中国的古今得失、现在的困境、未来的发展;去感受中华民族的悠远,中国人民的特点;去思考我们爱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