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帆 一、关于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 钱学森在《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一书讲到,医学的前途是中医现代化,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 又在1985年9月23日给祝世讷的信中谈到,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 我们看到钱学森谈的其实是综合集成医学。关于中西医结合问题,如果把人体分为全身-器官-细胞-经络-穴位-神六个层次,前三个层次是西医研究的范畴,后三个层次是中医研究的范畴。个人认为中西医结合应是在西医的细胞和中医的经络的层次上建立联系,找出对应关系是条出路。其他的层次差距甚大难以结合。 举例:中医认为,心主火,那么我们看心电图来辩证。PQKST中,P:火中木,Q:火中水,K:火中火,S:火中金,T:火中土。 按照中医理论,可精准辩证。 ST👆 :火中木(木为金之父) ST👇 :火中金(土为金之母) 再按照旺囚相休来判断实需泻补,达到施治。 二、关于中医药的创新发展 首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思想深刻理解和领悟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理论。要搞清人体的经络、频率、能量对应的信息、物质、能量变化关系。 从数学的立场来看,经络一定是由基频再演变出高频的谐波的;从演化的立场看,低等动物的循环只有一个基频,全身只有一个共振腔,可视为一个由简单弹性动脉腔与一条条较坚硬的周边血管所组成的压力腔的构造。越演化到高等动物的身体结构越复杂,血液循环也越复杂。 当我们的心脏刚开始形成时只连接一条主动脉,只有一个基频,是主动脉的天然频率,接着在适当的位置长出肝来了,跟着耦合出第二个谐波,在恰当的位置又接着长出肾来了。一个个经络就长出来了,到形成一个胎儿时,全部十二经络完全长成。演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个的经络从前面去产生后面的,发生的过程也是一样,所以才会让整个器官的演化过程看起来就像胚胎发生的过程一样,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德国物理学家保罗施密茨博士于上世纪70年代初来华系统学习中医三年,后来致力于研究经络的频率,研究人体经络运行对应的信息频率复杂机制。现在我们已经从电磁学的研究搞清楚了人体机能的本质其实就是电磁现象。我们认识到古代的气功、轻功等等都是通过一系列复杂而有效的训练成功地应用了这套电磁理论实现的。如果我们先搞清楚这套人体电磁理论系统,然后再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理就容易多了。 第二,要注重药物培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比如研究光合作用,研究生物的生长。以色列的技术已经可以精准控制玫瑰花开的时刻,这就是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现在我们国家匡廷云院士领衔搞得中科院“弘光工程”的植物工场已经在培育道地中草药方面做出了重要尝试,我已经将其成果与乌克兰农业部签署战略合作(我是乌克兰总统基金会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徐南平部长考察该项目后,提出“工业化农业”,已被列入“十四五”的重大专项。可以预见,未来的中草药的生产和应用都将发生重大变革。 总之,中医药的研究不能仅仅业内闭门造车,一定要走一条协同创新的路,国际上有很多的研究机构在做方方面面的研究,我们要走一条引进消化吸收改良创新的路。北京有家只有4个人的小公司按照这个思路做了几年,现在每年销售收入都超过1个多亿,并且他们产品的销售价格差不多是生产成本的十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