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为什么要罢免奕䜣,奕䜣两个优势让慈禧后背发凉

 历史差役 2020-09-26

慈禧为什么容不下恭亲王奕䜣?先来看下面两个小故事:

一,奕䜣当时是最有权势的王爷,他经常要和慈禧商量一些事情。有一次,奕䜣和慈禧交谈的时间太长,奕䜣口渴难耐,就顺手端起了御案上的茶杯准备饮用。茶杯刚到嘴边,奕䜣突然意识到什么,急忙又把茶杯给放了回去。原来,这杯茶是同治皇帝的。

这一幕慈禧看的是清清楚楚,奕䜣虽身份高贵但这一举动也是不合封建礼法的。按照封建礼法,奕䜣本应该立刻磕头认错,谁知他却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接着侃侃而谈。

二,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灭亡。这时奕䜣的风头正盛,谁知有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员竟敢弹劾奕䜣,慈禧心中暗喜,她想借此机会杀一杀奕䜣的威风。

等奕䜣进来以后,慈禧直接开口说有人弹劾他。奕䜣位高权重又功勋卓著,没有想到竟有人敢弹劾他,情急之下奕䜣又犯了一个错误。他口气很生硬,像是在质问慈禧一样,直接说了一个字:谁?

慈禧强忍怒火,愤愤地告诉了奕䜣。如果你是慈禧,又该做何感想?奕䜣又忘记了磕头认错。

这两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在奕䜣执政初期,他是没有把慈禧太当回事的。奕䜣和慈禧的小摩擦还有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慈禧和奕䜣爆发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谁也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奕䜣这次终于知道了这个嫂子的厉害!

奕䜣虽有一些傲气,但不得不说在他的治理下清朝的发展是很不错的。心腹大患太平军被剿灭、洋务运动开始兴办、在清廷和洋人之间奕䜣为首的总理衙门也运转正常等等,这一些慈禧不是不明白,但为什么叔嫂在合作扳倒肃顺等人后,仅仅度过了“三年蜜月期”就开始翻脸?

其实奕䜣本身的“大不敬”只是诱因,绝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慈禧是一个权利欲望极其强烈的人。奕䜣的存在已经威胁到了她的位置,这样的奕䜣她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奕䜣有两个优势让慈禧后背发凉:其一与汉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关系密切;其二与洋人相处融洽。

其一:

曾国藩、李鸿章等这时已是清廷的中流砥柱,尤其是曾国藩的湘军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所显示的惊人实力。立下汗马功劳的曾国藩,此刻也被慈禧加封为太子太保、一品侯爵等职位。慈禧本想借此拉拢“曾国藩们”,但不曾想他们与颇具才干的奕䜣很说的来,想想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央的是奕䜣,地方代表不就是这几位嘛!

慈禧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权利,咸丰死后在承德、在京城发生了一些什么,她很清楚。慈禧当然也害怕奕䜣联合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也给她来一次改革,一想到这里慈禧能不后背发凉吗?

其二:

洋人让慈禧很头疼,经过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慈禧对洋人的实力很清楚,她明白这些“洋大人”是惹不起的。

奕䜣和洋人第一次打交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一路跑到了承德,却启用奕䜣来处理洋人的事物。后来,清廷又建立总理衙门专门负责和洋人打交道,而总理衙门又是奕䜣的势力范围。有了这些经历,奕䜣和洋人的关系也相处的不错。

所以,站在慈禧角度,有奕䜣这样的权臣、能臣,她是无论如何也睡不踏实的,尽管奕䜣正在把清朝一步步拉向正轨。慈禧信奉权力至上,谁敢威胁到她权力不管是谁她都会除掉,即便要以牺牲国家利益为前提,她也毫不顾忌。种种迹象早已说明,国家利益与个人权力相比,慈禧选择的一定是后者。

1865年,奕䜣被罢免所有官职,后经求情废除了议政王名号,保留了军机大臣等职务,在慈禧面前痛哭流涕的奕䜣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锋芒。

1884年,奕䜣又被罢免一切职务,直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在此危急时刻慈禧才又重新启用奕䜣。无奈这时的奕䜣已垂垂老矣,面对危机他也无能为力。1898年戊戌变法前夕,奕䜣病逝,享年六十七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