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的背影

 简心素文 2020-09-27

文化的背影

说起文化,立刻感到了知识的缺乏,书看的太少。不用功加上不用心,当文化迎面而来时,擦肩而过,不曾看清其面目。现在看着它高大的身形,在狂风中飞舞的长发分明显出花白,但步履依然坚定,依然能挡风遮雨。

人和动物的区别是文化的主要内容,人和动物的一致是人性的主要内容。人性区别于动物性几稀,往往淹没在动物性中,当说明一个举动符合人性时,人们往往用动物来举例,以证明符合人性,说明合理性。比如,一说忠诚,就会想到狗,还有向主人示好,快速地摇着尾巴,然而这都是人类中不常见的行为,受到深刻的表扬。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表扬展示了人类行为中某种行为的缺乏,而成为文化的片段。

如果把人性比作漂浮在海上的冰山,那么沉在海面以下的属于动物性,在海面以上的部分称为文化。这种分法是不尽合理的,只是在形象上可以有助于理解:文化作为人类的创造,是高于动物性的,虽然也需要靠动物性的支撑才能浮出海面。文化越辉煌,可能预示着更广泛而深沉的动物性展示;而随着动物性不断地跃出水面,则文化逐渐消亡了。

不断地用动物性来证明人性的存在,预示着文明创造性的萎缩,那是下坡路。下坡的时候,轻松随意,路边的风景宜人且熟悉,但是应该明白前面可能是平静的深潭或是滔天的洪水。人性要证明高于动物性,就要有不同于动物的行为习惯,比如,敬老和友爱。动物不会敬重老弱的动物,他们没有年龄的概念,只重强壮。

祭祀是人类纪念祖先的仪式,内容是感恩列祖列宗,将强壮动物的牺牲献祭于祖先。就内容而言,祭祀有强壮意思的存在,祭祀是部落的首领主导的,牺牲是肥美的家畜或是大型的猎物,都是部落力量的体现。这样的举动属于文化的范畴,非动物所为。但是从形式上讲,动物的求偶仪式有着某些相似性:两只强壮的雄性在奋力的搏斗,周围是平静的雌性在等待结果。这种场面不但有相似性,而且还有延续性,就是说人类的祭祀行为和动物的求偶行为在某种形式上有关系。这是很迷惑人的,最大的迷惑就是有人总会从动物身上寻找人性,并为某些非人性的举动寻找理由。

文化属于创造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不同的人类社会有着相似的文化基因,但是却有着不同的基因组合,表现出的社会面貌则很不相同。在《人性的弱点》中,对狗能取得人的喜爱大加赞赏,然后结论是建议人应该像狗一样讨别人欢心,这样做的结果显而易见的好。但是这有违中国传统中的礼法,在中国,人与人交往是有礼法可寻的,所以这样的建议,可以理解,在中国并不能得到广泛使用。

以神和祖先两个文化符号作比较,所有的人类社会中都有这样的符号,都有自己的神和自己的祖先,这样的文化基因显示人的存在。在祭神和祭祖上,中国人是功利的,所有的神有用才祭拜,没用就去找有用的神拜。那么祖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祖先崇拜,从不停歇。

在一神教的社会,重点在祭拜上帝,祖先渐渐就被忽略了。人们直接面对上帝,祖先的地位失去了层次感,或者说祖先的存在会遮蔽上帝的威信。人类的繁衍说明所有人都源自于祖先,而神却是人创造的,于是在一神教世界里,崇拜的其实是人自己。不论尼采是否宣布上帝死了,一神教的世界都缺乏人性的缓冲。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有点像两条腿走路和一条腿蹦。

对自我的崇拜必然会导致追求自由,自由作为冲破社会枷锁的勇敢行动并不必然体现幸福,而更多存在于精神层面,不然同样走在下坡路上。事实上,动物是自由的,他们更容易伤害别人或是受伤。

虽然不同的地方都有神和祖先的文化因素,但是对这些文化因素不同的解释和安排决定各种文化的性质,决定了各民族的行为习惯,甚或会决定民族、社会、人类的未来。

作者:韦朝晖

◆韦朝晖:【简心诗苑】黑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