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00年,隋文帝在武德殿召集文武百官,宣布废太子杨勇为庶人。杨勇跪伏在地,痛苦万状,磕头谢恩道:“我应该被斩首于闹市,以为后人借鉴,幸而得到陛下的怜悯,我才得以保全性命!”说完,泪湿衣襟,哭得死去活来。 杨勇与杨广同为独孤皇后所生,可是,二人无论在性格上还是在为人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杨勇直率、任性,不善权谋,而杨广阴险、虚伪、精于权术。很显然,在政治的拳击台上,杨勇远远不是杨广的对手。 杨勇自幼好学,性情温厚,小时候深受父母喜欢,但由于生长在深宫中,长大后染上了许多坏毛病。首先让隋文帝不满的就是他的奢华。 有一次,有人给杨勇送了一副蜀国产的华丽蜀铠,杨勇喜得不得了,那天正穿在身上装酷,哪知正好被隋文帝撞见,当即沉下脸把他大骂一顿。 如果说,对于皇太子的奢华,隋文帝也就批评两句,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对于后来发生的那次太子接受百官朝贺的事件,隋文帝就不再原谅,对太子有了防备之心。 开皇十八年冬至,杨勇在东宫“法服设乐”接受大臣们朝贺,大肆热闹了一番。这件事在杨勇看来没什么大不了,但在隋文帝看来,却是一起极其严重的“政治事件!” 以前,杨坚对于太子还十分信任,常让他参决政事,自从发生这起“政治事件”后,隋文帝对太子的不满屡屡现于辞色,对太子产生了信任危机。 杨勇如果只是得罪了父皇,后果也许没那么严重,最要命的是他也得罪了母亲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最恨男人三妻四妾,贪恋女色。而太子杨勇在这方面却有失检点,屡屡违背了母后的旨意。 独孤皇后曾为太子选定了一个妃子元氏,跟杨家门当户对,没想到杨勇对这桩包办婚姻非常反感,对元氏不理不睬。反而又去宠爱云妃、高妃等人,把元妃简直打入冷宫。 元妃由于被冷落,郁郁寡欢,不久病逝了,但独孤皇后却老是怀疑元妃是被太子杨勇和云妃合谋害死的,这让独孤皇后十分生气。 如果说,太子杨勇仅仅得罪了爹妈,那还不至于那么快覆灭,那么,当晋王杨广在背后推波助澜,暗施冷箭后,杨勇真的就坠入了万丈深渊。 杨广虽然行伍出身,但并不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的人,而是很有心计,很会做人,杨广一直注重广结朝臣。有宫女太监到杨广府中办事,无论地位高低,杨广必与萧妃在门口亲自迎接,这使他在宫中有良好的口碑。 文皇帝和独孤皇后曾驾临杨广府邸,杨广事先得到消息,便提前伪装好一切,准备迎接。他将身边的美妾藏起来,让一些又丑又老的女人伺候,又让所有人穿上粗布乃至打着补丁的衣服,还让室内看起来灰蒙蒙的。 果然,当隋文帝与独孤皇后一番检查后,认为晋王杨广生活简朴,不喜女色,内心十分高兴,事后逢人便夸这个儿子如何的仁孝贤良。 与此同时,帝国的政治高层,越来越多的人也在私下认为,像杨广这样出色的皇子历史少见,若让他继承大统,大隋江山将更有保障。 杨广又暗中授意与他结成死党的大臣宇文述、郭衍、杨素等人,有事没事就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诋毁太子,让隋文帝渐渐有了废掉杨勇的打算。 杨广见火候已到,就悄悄地对母后说,长兄杨勇不知何故,近来频频找茬,甚至屡次扬言要除掉他。曾经晋王府来了刺客,刚跳入王府就被抓住,虽然百般拷打也没招供,但他猜测可能是太子派来的。 独孤皇后听了信以为真,她又想起太子“害死”元妃的事,心如刀绞,便和晋王一起咒骂杨勇,骂到激动处,母子二人竟抱头大哭。 就这样,由杨广密谋策划,独孤皇后领衔导演,杨素等一帮大臣跟风,一场废黜太子的大戏正式拉开帷幕。 可能太子杨勇也听到了一些风声,头脑简单的他终于意识到将要大祸临头了,可是在危机关头,却没有一位大臣愿意帮助他。 情急之下他请来一个巫师,让巫师在星光下披头散发,在府中做法,为他降妖除魔。同时,他竟效法晋王杨广,在后花园建了一个庶人村,盖了一些茅草屋,自己经常住在里面,把自己打扮得像个穷人。 杨勇的这套把戏太露骨,太幼稚可笑,连3岁小孩都看得出。果然,他这套拙劣的把戏传到文帝夫妇耳中,杨坚很奇怪,派杨素前去查看动静。 杨素来到东宫门前,故意耀武扬威,大张声势。杨勇不敢怠慢,穿上礼服,在客厅恭恭敬敬等着迎接,可是杨素却故意不进门,以此激怒杨勇。 杨勇气不过,出来将杨素大骂一顿。杨素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等杨勇骂够了,连个招呼也不打,扭头便走,回去便向隋文帝报告说,太子心生怨恨,可能会发生政变,请陛下立即采取行动。 隋文帝一听,感到事态严重,觉得太子已无药可救,于是在武德殿召集文武百官,废太子为庶人。 杨勇之败,败在他为人憨厚老实,不懂政治;败在父母缺乏“知子之明”;败在晋王杨广阴险狡诈,善于伪装。隋文帝为他的愚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隋朝二世而亡。杨坚直到临死前才幡然悔悟,可惜一切已经晚了,大隋在杨广的统治下,末日狂奔,直至灭亡。 文章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