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衡丨你还在按照对称的格局构图?

 CKO养成计划 2020-09-27

  • 平衡的传统观念

  • 非对称的平衡

  • 物理力和视觉力感

  • 假想垂直中轴线的顽固性

在艺术史的初期阶段,艺术家们所以按照对称的格局构图,有三个原因:

  • 第一,因为他们的画是宗教建筑中实用的装饰部分,所以必须遵循整齐和对称的建筑设计要求。

  • 第二,因为当时除了特权人物,都没有阅读能力,所以为这画必须传达宗教的和伦理的训示;它们常常是通过象征的形式表达的,因而必须简单明了。

  • 第三,大胆的、新的构图观念还没有实验出来和建立起来。无论艺术家还是观众,都要经过漫长的教育过程,才能从简单粗犷走向复杂精巧。

在现代,除非在那些最保守的场合,对称的或严格的平衡——有时人们是这样叫的——已经不常用了。

平衡的传统观念


历来,人们都把天平和跷跷板看作是解释平衡现象的最好的例子。

对称平衡,就是把重量相同的物体放在离中心(支点)距离相等的地方,因而跷跷板能够在水平位置上保持平衡。

非对称的平衡


大多数调皮的构图,是由非对称平衡(有时叫不规则平衡或隐性平衡)构成的。假设想象中的垂直中线仍然存在,但在两边不是镜象那样对称,而是在大小、形状、明暗和布局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平衡是通过力量均等建力起来的,不管它是否相似。把一端的物体,换上两个或两个以上较轻的物体,使它们的 总重量仍和原物相等,这时候便产生了非对称平衡。

有时候即使是空白跟图形也能很好地保持平衡。

物理力和视觉力感


重力作用在物理现象中是有实际影响力的,但在照片里,它除了引起联想以外,不起实际作用。一定体积的木材,其重量比相同体积的铁要轻得多,但是它们的视觉效果可能是相同的。

在物理量和视觉力感之间不可能通过量或质的表现来确定等量关系。所有大小、形状、明暗、质感和方向的对比才能改变照片的吸引力。

假想垂直中轴线的顽固性


照片是根 据主体的特征确定自己的结构的,而主体和中心位置很少有关。

据我们所知,趣味中心不一定要在画面的实际中心上,所以,如果能够看到或感觉到这样一条中轴线的话,那它也不一定就是在画面的中央。

平衡、均衡、对称——所有这些字眼都包含着稳定的含义。这一原理的目的是指引艺术家取得力量的均等。但这样做的结果,很多时候往往是超过了稳定的需要而造成画面呆滞。

直觉是最可靠的向导。没有必要去揣摸怎样才能影响、集中和吸引注意力。如果画面需要某种形式的调整,你会自动地有所反应,并会根据需要加以取舍。

陪你一起成长

更多分享

共享笔记


效率工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