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我吃低GI的食物,餐后还是会犯困?

 芙蓉营养师 2020-09-27

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现在想想那个时候觉是怎么也睡不够,上午一二节课困,三四节课饿,或者又饿又困,刚吃完晚饭就上晚自习(湖北考生压力太大,除了吃饭时间,都在教室度过),坐下又开始犯困,下晚自习了又饿了。。。整个学生时代,除了考试的压力,困和饿大概是我印象最深的体验了。

后来学习营养,知道犯困和饮食有直接的关系。吃太油腻、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困倦、吃高GI的饮食容易困倦、吃的太饱了也容易困倦。细回想其起遥远的中学时代,自己当初的饮食简直全部中招:

早餐是大碗的热干面,配多多的芝麻酱,午餐晚餐是大碗的白米饭配上食堂浓油赤酱的小炒,超级下饭,即使偶尔不想吃饭或者晚上饿了,也是买一大袋蛋糕,12个蛋糕一次干掉,有时候是睡前。。。简直是往事不堪回首,现在想回去抽自己一巴掌,我不肥谁肥?我不困谁困?

关于吃高gi食物容易犯困,先科普一下:人体摄入高GI的食物后,例如白馒头、白面包、蛋糕等甜食后,胰岛素水平会升高,同时血液中快乐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水平会升高,这就是吃甜食会让人感觉快乐的原因。

但是这类食物人体吸收快,导致血糖升高快,人体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处理这些血糖,而过高的胰岛素水平不仅容易导致脂肪囤积,还会引起餐后困倦,这就是为何吃甜食后容易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可是凡事都有例外,为什么这位妹纸吃GI的食物也会犯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微博提问:老师好啊~,学生党运动主要是拉伸什么的放在早上,(有时候会做一些2min的碎片hiit)做完晨练后早餐一般是一杯咖啡牛奶,鸡蛋,和两片全麦面包。然后就上课。平常午晚都是低gi为主,一菜一肉一菌类或者两到三个菜一个肉。 就是想问老师为什么这样吃早餐后还是会困啊

 还有就是平常如果一天都没运动的话,这样吃行不行?然后主食多注意低gi为主(学生党吃全麦面包比较多)?然后肉类多选择低脂高蛋白 然后平常中午吃完饭后就很容易困,又想睡午觉又不想脂肪积聚,该怎么办才好[冷汗][冷汗][冷汗]s

芙蓉营养师  回答

亲,根据你描述的情况,这样的早餐模式并不符合犯困早餐的特征。

有鸡蛋和牛奶,提供充足的优质蛋白,主食也仅仅是两片全麦面包,碳水总量也不多,混合食物的GI也不高,这么点东西也不会吃的太撑,更加不可能油腻,而且有时还有咖啡因,所以早餐后的犯困不太可能是饮食的问题。

可以考虑试着把早上的锻炼停掉试试,尤其是空腹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拉伸和柔韧性练习可以保留。根据我的咨询经验,很多人有这个经历,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后会有犯困的体验。

在一段时间,人的精力集中的带宽其实是有限的的,用在锻炼上的多了,那么用在学习和工作上的集中注意力的部分势必会减少。除非你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这种模式,高强度间歇已经不构成太大挑战,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你应该还不适应。

高强度间歇运动效率比较高,减脂效果比较好,可以安排在下午进行比较合适,一来身体活动开了,不容易受伤,二来可以节省运动时间,提高整体代谢。

根据你三餐的描述,如果没有时间精力专门运动,又想要保持体重不增长,可以适当控制菜里的油脂和主食的分量,瘦蛋白的量还是应该要保持。

不过,即使是出于健康考虑,也不建议一整天一动不动坐着学习。最好能见缝插针动动,去教室不坐电梯爬爬楼梯,课间去洗手间顺便做几个深蹲,排队打饭时夹紧臀部收紧腰腹,接着放松,饭后溜达溜达…动总比不动强。

再有,不建议你的低GI主食都是全麦面包。因为市售的全麦面包一般脂肪和糖含量也在5%甚至更多,而且添加的是反式脂肪,很多所谓的全麦面包根本就是伪全麦面包,不过是普通面包加了麦麸和焦糖色素,升糖指数和卡路里也不低。

不要告诉我,你的全麦面包吃起来不甜也不油腻,如果你自己烤过面包,你就知道,脂肪和糖在5%的面包吃起来根本没有什么味道,如果不和馒头对比。

吃这样的全麦面包真心不如馒头米饭,至少后者没有糖和脂肪,卡路里减小很多。从你容易犯困的情况来看,我不得不怀疑你的全麦面包的品质。当然,如果食堂能提供玉米地瓜等粗粮,就更完美了。

市面上常见的某品牌全麦面包配料表

适当午休对于保持下午学习效率很重要,一般控制在半个小时比较好。不想饭后马上躺下,有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吃完饭做点其他的事情,和同学聊聊天,收拾收拾屋子,打打水,洗洗衣服…混足半个小时再躺下休息。

再有就是打好饭菜,先午休会再起来吃饭,这样可以在上午十点左右补充点酸奶,坚果之类,就不至于午饭时间太饿,相当于把午餐时间挪到午饭后 这样饭后就可以午休完毕,就可以好好吃饭了。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你的肠胃功能尚可,不会吃了稍凉的食物就难受。

再有,如果采用方案二,你需要准备两个玻璃饭盒,因为塑料饭盒不适合长时间接触食物。如果是冬天,不建议这么做,除非方便微波炉加热。

以上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你,祝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