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庙不可无主,万国须有所归(资治通鉴卷一五六之十六)

 德昌馆 2020-09-27

  高欢最终同有追回孝武帝,他从离开晋阳之时,一直不停地给孝武帝上奏折,前后一共上了四十份奏折。孝武帝都不作答复。
  大同六年冬十月,丞相高欢到达帝都洛阳,他最后一次派僧人道荣将一份奏折交给孝武帝,他说:“陛下如果在远方恩赐给我们一份诏书,答应返回京城洛阳,我将率领文武百官,把您居住的宫殿清扫干净,恭侯您的归来。如果您不返回,那么七庙就不能没有主人,天下邦国必须有所归附。届时,我宁可辜负陛下,也不敢辜负国家。(陛下若远赐一制,许还京洛,臣当帅勒文武,式清宫禁。若返正无日,则七庙不可无主,万国须有所归,臣宁负陛下,不负社稷。)”孝武帝对此也不作答复。
  高欢没办法,于是召集文武百官和元老商议另立皇帝。此时,清河王元亶已经在自己出入时用上了皇帝的礼仪了。高欢对他的这种行为感到厌恶,就借口说:“孝昌年间以来,宗庙的辈份次序开始混乱,永安年间孝武帝只把孝文帝尊为他的伯父,永熙年间孝武帝又将孝明帝的牌位移到了宗庙内的夹室之中,近来的皇帝基业丧失,在位的时间短,原因都在于继承帝位的人辈份不对。(孝昌以来,昭穆失序,永安以孝文为伯考,永熙迁孝明于夹室,业丧祚短,职此之由。)”于是决定拥立清河王元亶的嫡长子元善见为皇帝,并对元亶说:“本想拥立您,但拥立您的儿子更好。(欲立王,不如立王之子。)”元亶为此而心中不安,于是骑上轻装的快马准备南逃,高欢发觉并派人追回了他。
  丙寅(十七日),年仅十一岁的孝静帝在洛阳城的东北部登上了皇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平。
  高欢逼走了孝武帝,另立孝静帝。经过清除朝中大臣,高欢此后才完全掌控朝局,北朝的东很正式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