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的房

 心之旅文学院 2020-09-27

点击蓝色小字关注心之旅


精彩内容呈现


用时光的笔

记录点滴的瞬间

故乡的房


                        故乡的房 

                           郑伦昌

                          (一)

  “我们的两栋平房……”谈论到瓦房子,母亲总是这样悠远的开场。回忆里,母亲年轻的身影在时光的沧桑里若隐若现。 

  “都是上好的青砖,墙壁雪白,还有飞扬的檐角与新砌的水泥台阶……”母亲疲惫的眼睛有了奕奕神采,眼光也迷离在过去的时光里。 

  赶不上时光脚步,房子会老,和母亲一样。我们也要长大。于是许多个或凄或美的夜晚母亲总是难以入眠地筹划着要建一栋楼房,比隔壁三爷家的还好,却终究没有如愿。走过了这么多年我真切地铭记着,房子是母亲或明或暗的季节里一个难以割舍的梦。 


                           (二) 

  直到旧房子在岁月寓言里不再光鲜,新房却逐渐在母亲疲惫的话题里失去了位置。 

  母亲一辈子都为我们担忧,如同我们一生都牵挂着彼此。世界太大,而房子不大,渐渐容不下成长的欲念和身体,母亲却对不断走向外面的我们说,房子以后再说,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要吃好一定不要苦了自己。 

  长大了的我们再也不会羡慕邻居的楼房,对新房子已不再希求,因为就算起了楼房也没有人会长年累月地居住。长大了的燕子是要飞的。我们爱老去的房子,毕竟那是我们的家。 

  而母亲又说,安家过日子的要有房子,可……。我们都变得伤感起来,我们的房子曾经是曲高和寡过的,而时光流转,新房子、楼房竟然已随母亲成了我们大家的梦,虽然同时褪了颜色。在母亲的心中是生过根的。 

  母亲说房子可以将就着住,只要你们生活得好。母亲又笑了起来,过了年你们又要外出了,旧房子住着也舒坦。大家又都默然了好久。 

  

                            (三) 

  每次过年的时候,大家回来总会将房子努力地收拾整理一番。我们买来年画或用报纸糊墙壁,于是除却了门和外面的墙壁以及台阶,一切就都和往年一样新了。 

  母亲会到各个房间里望一回,自言自语地说还可以。继而又转过身来问我,你看我们的屋还过得去吧?我说嗯,怎么会不好呢?我每次都笑着回答,因为母亲希望看我高兴。 

  等到邻里又有人动土起新房子的时候,我却要与家乡诀别了。母亲终日都很高兴而伤感,我说以后会努力在外面买一套很漂亮的房子,也要回家倚着菜园,靠着小溪,麦田做一栋更漂亮的房子,外婆种下的月季,太阳花还是每年如约盛放,屋后的池塘里还是放很多鱼,香彰树下挂一架秋千,还有吊床,泳池就不用了,山溪里的水清凉见底汇流入河,孩子们可以尽情游弋,闲云野鹤飘过时,会看一下我们的房子再走的......我还要继续形容,母亲只是很轻地笑笑,眼神里尽是怜爱与不舍.记得我读书走远一点的时候,她也是要惆怅好些回的,在我很小的时候,她教会我用英语说毛主席万岁,教我读五线谱,唱十五的月亮,教我打算盘,教我背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也撕掉了我几个写着潦草字迹的本子,直到写得有一点模样.等到我大一点的时候,私下里问我想不想读书,我说当然。 

  “读书不难么?” 

  “嗯。” 

  “在学校想家吗?” 

    “我放假的时候回来啊” 

  母亲这期艾的口吻让我觉得难过。母亲害怕我在外面孤苦无依,怕我吃苦。她隐约希望我能离家近些,即使平平淡淡,但只要安安稳稳地过着也好. 

  母亲更明白世界的中心并不在英山,不在这个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终是几分不舍地叮嘱我出门。因为她期待着儿子前面的路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往无限的美好,至少,不会为一栋房子而测度许久。 

  

                           (四) 

  我一直以为母亲看房子时,还时常的期艾或惶惑,都只因为左邻右舍有人起了新房子。 

  如果说小时候对楼房的渴慕是一种必然的情愫,那么现在对乡村的新房的无所谓也可算是必然了。有时我也愧疚地想,是我有资本这样表态了么? 

  

  母亲便淡淡地笑了。 

  “以后你们也不回来住了,我们家还起楼房干啥?” 

  我们便都不再说话了。我一个人沉闷了许久。 

  这许多年来母亲新房子的梦想原来一开始就是为我而存。我是家里唯一的儿子,房子注定是要留给我的。打我出生的那些年母亲就开始筹备,因为她的孩子要长大。女儿会嫁人,儿子要结婚,房子是一大笔事。 

  曾经的新房子旧了,新的希望却成长起来。母亲看重这一希望。虽然她不知道读了大学后是否一切都会好,是否就会有高高的漂亮的楼房,但她依旧不舍地坚持,让起房子的心事逐日淡出,父亲辞去信用社和村里的清闲的职务外出经营生意,把够起几个楼房的钱供给了我们一起上大学的姐弟俩,好让她的小儿子在生活的路上少受曲折,还千叮万嘱吃好穿暖。每每念及此,我就忍不住心酸。 

  长大以后我常常想自己的一生如何才能有意义却总是困惑不解,总是期望过高而节节失败。但我从未放弃前行。母亲关于新房子、关于楼房的梦并为之所作的努力让我一次次自省自励。 刚来公司的时候,从广州到江门,经历了一晚舟车劳顿,靠着车窗惶惶然就睡着了,醒来窗外是台风,挟着骤雨,街上看不见路.完全陌生的语言,景象让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孤单.手机没电了,也不知道可以和谁说说.一直到下车再转公交把一堆行李拖到公司门前,保安又盘问了半天才放行.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被放到和那些中专技校生一样的宿舍,只不过六人住的房子我们两人住,空间很大,但除去几张床和几张一尺见方的桌子,没有什么家具.公司却天天在培训什么资格评审,报销制度,5S管理,精益生产什么的,往往上午考两门,下午培训两门,周而复始,没有桌椅,硬板床上躺着背痛,坐着腰痛,条例却是要背的.公司的饭菜尤其让人受不了,常常有想呕吐的感觉.加上一开始适应不了广东湿热的天气,身上起了很多的红疹子. 

                             (五) 

    然后我们就换到了现在的干部宿舍,条件还好.每次家里问起生活情况,我就说吃得还好,尽管我再看见豆芽的时候很想把它再捏扁一点点,并夸张地形容说咱们住的是标准间式的房子,而事实上最多算是一个一百多块钱的旅馆.接下来,公司安排我们这些新来的学生兵分几路去全国各地供应商考察.与广东不同,江浙一带的老板都非常豪气,半个月下来,上至保时捷,下至现代,坐着它们出入各大名楼酒店,灯红酒绿下水晶瓷器罗列出一种极致优雅的生活状态,但那些清淡而带着一丝腥味的海鲜却让我找不到一点在武汉吃麻辣烫的热烈与爽气.住着千元一宿的房子,我却是孤家寡人一个了,当我从午夜他乡梦里醒来,有没有一个人会凝望着对我微笑,轻轻握住我的手?那些校园时代曾和我并排寝卧于楼顶,以天为被,席地为榻的兄弟们,你们又去了哪里? 

    有些跑题了,当我再想想看过的这些厂家里,那些十几岁的孩子在怎样恶劣的房子里日夜劳作,拿着低廉的薪水,想想所见到中国制造业的残酷现状,也许应该为自己庆幸了,只是,我没有资本去怜悯任何人. 

                             (六) 

母亲明白,我也明白,故乡的房子我们的最旧却也最高,村外的人走过的时候依旧会望两眼会啧啧赞叹,一如二十年前般充满羡慕和期盼。母亲为一栋房子测度了很多年,我也终将怀抱乡村新房子的梦努力走过城市。 

作者:郑伦昌,出生于1985年,湖北黄冈人,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化工系。现居广东佛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