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近被这个故事感动了: 一个伤心难过的孩子,其实最需要的是……

 帝呱呱星球 2020-09-28



它讲的是一个特别简单的故事。

小不点很悲伤,因为他的猫丢了。

他漫无目的地走着,碰到了一个牛仔。牛仔问他为什么这么愁眉苦脸。

小不点说:我的猫丢了。

牛仔说:我比你更惨,我弄丢了帽子和钥匙,甚至连我的马儿都不见了。


小不点没有回答,带着他的悲伤,往更远的地方走去。

他遇到了一个商人。

商人建议他:再买一只猫吧,我这里有10只不同种类的猫供你选择。


小不点拒绝了。他走到海边。

一位船长漫不经心地说:我还有比找猫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一位老婆婆弯下腰,问小不点:你怎么了,我的孩子?

小不点开始对她讲述:我曾经有一只猫……

但是,呼噜噜……

老婆婆打着盹儿,睡着了。


小不点只好走开了。他又碰到了风向标。

风向标说:这世界上还有更糟糕的事!这里有饥荒、疾病,那里有经济萧条、工厂倒闭。不幸的事一个接着一个。

确实是这样。小不点自言自语道。

但他还是因为丢了猫而闷闷不乐。


这时候,一只小狗跑了过来。

小狗问小不点:你为什么这么伤心?

没,没什么。

小不点感到很抱歉,他太渺小了,他的悲伤也是。

真的没什么吗?小狗问。

好吧,我的猫丢了,我很难过。它是只野猫,很怕人,但我叫它的时候,它就会跑到我的身边。


小狗说:我明白你的感受。

小不点说:我知道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事。

小狗说:

也许吧。

但是现在,再跟我说说你的那只猫吧!


其实,一个好故事,并不需要再做过多的阐述,就已经有了不言而喻的力量。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从中看到自己,反正我看到了。

我看到了那个在妞妞、妞爸、我的父母或者其他朋友向我倾诉的时候,那个急于充当心灵导师、急于想办法、急于解决问题,或者急于否认打击对方的自己;我看到了那个假装在听、实则漫不经心,认为对方小题大作的自己。

这是一个通病吧,在我们的家庭和社会中,很多人都失去了倾听和带着爱意说话的能力。

读完这个故事,我在反思的是,为什么呢?

可能是因为我们急于疗愈对方的情绪。

我们太迷信语言的力量,却没有看到倾听的力量。倾听,才是最好的疗愈。

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文化总是急于给出建议和解决问题,这就给我们造成了一种错觉:当别人倾诉的时候,我们必须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而实际上,大部分人并不是来寻求答案的,他们只是来寻求抚慰。


我想起自己和妞爸吵完架,喜欢给妞妞的小姨打电话,因为她是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每次我啪啪啪发泄情绪时,会说不少狠话,但是冷静下来,自然就会想起妞爸的好,想起我也有不讲理的地方。情绪风暴来的那一刻,理智只是出走了而已。

孩子也是如此。他们生气时说的话,并不意味着是真心的想法,我们错在把情绪风暴时的想法太当真,而急于教训或纠正。

其实,倾诉,是最好的梳理感受和想法的过程。

退一步说,即使孩子需要我们提供意见,当他们处于情绪反射、理智罢工的状态,这个时候去讲道理,孩子也根本听不进去,只会让双方的情绪都升级。不如等他们释放了情绪,再讲道理,既有效,又能和孩子建立情感连接,这显然是更合算的事。

我看过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当你倾听的时候,听的不是事情,是心情。


怎么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呢?

这是世界上最难的事,也是最简单的事。

精神分析学家莎莉·普罗文斯说:“不要急着做什么事情,只要站在那里表示关注就行。”

就像陈奕迅在歌里唱的:请用心听,不要说话。


来想一想吧,当你难过的时候,你最希望别人说什么呢?

是不是像《小不点》里的小狗一样,说:

现在,再和我说说你在难过什么吧。

*更多相关文章,可以点击下方专辑阅读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