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名人墓钱大昕墓

 笑嘻嘻1 2020-09-28

钱大昕墓

——江苏六位学术泰斗墓之四

作者:程远斋主

一、前言

南京博物院在新馆的常规展览中,列出了江苏历史上的六位学术泰斗,即(按生年排列):王艮、顾炎武、赵翼、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

此前,笔者寻访过的与之相关的遗迹有:金坛段玉裁墓、段玉裁纪念馆;昆山顾炎武纪念馆、顾炎武墓;泰州王艮崇儒祠;无锡赵翼墓。

此外还有高邮王氏纪念馆、六合王念孙墓;安丰王氏宗祠、王艮墓;嘉定钱大昕故居、钱大昕墓、钱氏宗祠等,留待寻访。

其中,钱大昕墓位于嘉定,1958年已从江苏划归上海,且从地理位置上看,是六位学术泰斗墓中位于最东方的。
 

遗憾的是,作为全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南博,也不可避免地趟入了近年来席卷全国的“博物馆大跃进”这滩污泥浊水之中,从急功近利、粗制滥造、错误连篇的布展文字就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分明是在往学术泰斗脸上抹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在所难免,关键要看认错态度。
哪知馆方居然还与好心指出其展出的众多别字的媒体之间发生龃龉,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我国部分学术单位存在高高在上、脱离实际、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卑劣现状。

如果连最基础的说明文字都做不好,还能指望在更高层次的研究上能够取得多么扎实的学术成果呢?

好在客观存在的错误是无论如何抵赖不掉的,最终必须改正。

前段时间再去看,虽然将“煦园”写成“熙园”的错误依旧存在,好在这处“泰洲”(见上图,纳闷使用的是哪种输入法能造成这种错误)已然更正为“泰州”了,心斋先生在天之灵会有些许欣慰吗?

2014年7月17日晚,满座高朋在大中华酒店把酒言欢,席间@三诸葛寻天下,透露下周要送车到上海,邀搭顺风车同游,余与@王大力的奇遇,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谁知又有变故,本以为交车目的地在上海市区,后来变成了上海外环,最终确定在嘉定。

平时去上海,都是在市区内活动,不可能专门往嘉定跑,就算近年来新建了F1赛道。

如此一来,虽然到上海市区不便,但正好可以顺路拜谒钱大昕墓,这大概就是天意吧!

因钱大昕故居现已不在望新原址,而是异地搬迁到了嘉定市区,实乃钱大昕从未居住过的假故居景点而已,此行并未寻访;本文主要介绍嘉定钱氏宗祠、钱大昕墓。

二、钱氏宗祠

2014年7月27日,我们此行的第一站,首先来到了钱氏宗祠,今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杏花社区西街53号。

门口有一桶嘉定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立的嘉定区文保碑,上面刻着公布时间为“二〇〇〇年十月公布”。

但是,根据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官网上公布的时间,则为“2000年11月1日”(《嘉定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wgj.sh.gov.cn/wgj/node1257/node1264/u1a75611.html);

另外,公布的地址是“外冈西街62号”,但现场所见祠堂的门牌为“外冈镇西街53号”,未明孰是。

·据《嘉定县简志·钱氏宗祠》记载:“位于外冈镇西街62号。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毁于咸丰十年(1860).同治元年(1862)钱氏族人重修,至光绪七年竣工。其时共前后两进,中为天井。首进3楹为门,中门两旁各置石狮,门上彩绘守护神。后进3楹为祭堂,中楹有17级砖砌万年台,供奉祖宗长生碑(牌)位。堂前场上有东西对峙旗杆石,并植有银杏两株,迄今枝繁叶茂。银杏前为照壁。昔时望仙桥、钱门塘、城厢、外冈、方泰、安亭等地的钱氏宗族每年春秋在此祭祖。解放后,祠堂先后为外冈卫生院、粮管所占用,部分改作居民(民居)。现存建筑220平方米,首进3楹为清代建筑,其间有光绪七年(1883)九月钱氏十二世孙钱怀椿撰写的《重建钱氏祠堂记》。”

·据《嘉定文史资料·第八辑》收录钱云清撰《回忆钱大昕故居及墓葬风貌》(以下简称《钱文》)介绍:

“1981年,我由华东电力设计院退休后的第二天,专程搭北嘉线到嘉定,再转车外岗,寻踪两棵大银杏树。沧桑岁月,他俩已成了扶杖的瘫痪老人,而祠堂已不复存在。”

那么,这现在的这座祠堂究竟是光绪时期的古建,还是新建的呢?

寻访当日,一进入祠堂所在的巷子,老远就瞧见路的尽头有个月亮门洞,透过院墙,里面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早已一览无余。

来到祠堂前,却见铁将军把门,我们起先以为是来得太早了,后经询问过往居民,才得知这里并不对外开放。

怪不得网上只见同好拍摄的祠堂外部照片,却不见其内部照片,原来如此。

遗憾无缘入内,隔着栅栏瞧了瞧,现在的祠堂,整体坐北朝南,面朝前方不远处流淌的练祈河,面阔三间。

除了柱础明显是旧物,其余均粉刷一新,无从分辨。

门口的西壁上,嵌着一通碑(见上图下右),大概就是上文提到的光绪七年《重建钱氏祠堂记》,也是只能隔着栅栏远远地用相机拉了一张,上面罩着的玻璃还反光,无法识读碑文,亦未找到该碑文记载,暂不能辑录。

无奈之余,转过身来,端详一番门口的两棵高大的古银杏树吧。

这座祠堂,只有一块文保碑,虽然是2000年公布的区保,但从文保碑的新旧程度上看,显然是近年新立。

但祠堂前的这两棵银杏树的待遇就不同了,四周挂满了近30年来的各种名牌。

每棵树前各立一块“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碑”,此前见到这种碑比较集中的地方,还是在松江醉白池。

这大树的树干,需得三名成人方能合抱,保护情况良好,早年的铭牌还往树上钉,现在不了,而是用水泥嵌在地上(现在宋六陵那些清末栽种的不死不活的马尾松的名牌亦如是)。

·《钱文》中对祠堂的描述,也多是跟这两棵银杏有关,摘录如下:

“童年时,每逢清明节,由族中长老钱鲁山公公召集钱氏子孙到外岗钱家祠堂进行祭祖活动,犹如大家庭相聚一般。凡是钱门塘、望仙桥、外岗、嘉定等各地钱氏子孙,都派代表来参加集体祭祖活动。祭祖后有简便午餐,饭后各自交流工作、生活、健康及各家孩子们的读书成长情况,以及摊派活动费用等。祭祖大都由男主人代表参加,个别也带小孩,我童年时也被父亲携往参加活动多次。那时候大人祭祖,我们小孩也跟在后面跪拜,总觉得清明节在外岗钱家祠堂里热闹非凡,非常有趣,见到祠堂前面那两棵挺拔雄伟的银杏大树,心中尤为高兴。饭后,大人们交流聚谈之际,几个小孩就相约在大树下玩耍取乐,每次都有四、五个小孩拉起小手去围抱这两棵大树,好像我们是专为看看钱家的长辈们和瞻仰这两棵大银杏树而来的,所以印象尤为深刻。
这种传统的祭祖活动,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开始那一年才结束。

钱家祠堂是在距今四、五百年前的明代建立于嘉定县外岗镇(今西街)的,钱氏祖坟就在祠堂往东不远处……祠堂前的二棵古银杏,一雌一雄,已有四、五百年历史了,雌树因被人们用长杆揪打果实(白果),伤折枝杆颇多,现已用水泥补嵌损伤的枝杆,根部也添加大量泥土保护,不使根茎外露踩伤。雄树雄伟挺立,枝叶茂盛。二树周围都有铁栏维护,国家已作重点古树名木保护起来了。祠堂业已修葺成外岗乡政府招待所。”

 
 
三、钱大昕墓

1、钱大昕墓现状

钱大昕,《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有传。

钱大昕墓,据《光绪嘉定县志·卷三十一·古墓》记载(见上图):“少詹事钱大昕墓:李十五图火圩,王昶志铭。”

这里记载的“李十五图”、“火圩”是什么意思,是否就是现在的钱大昕墓址呢?

笔者对嘉定地名演变委实不了解,又未找到当地的地名录,参考顾炎武墓、赵翼墓旧称均为“图”,可能是旧时墓地别称;“圩”即指地形,江南水乡地势低洼;“火”可能是按《千字文》编号。

 
草草看罢钱氏宗祠,我们才觉得腹中有些饥饿,用罢早饭后,再折回头,前往钱大昕墓。

钱大昕墓,今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徐秦村嘉松北路633号,清竹园公墓老墓区北区。

先前在去钱氏宗祠的路上,已经看到了路边显著的“青竹园”路牌,钱其琛(应该是当代钱氏官位最高者)题写。

通往青竹园的这条路,地图上并未标注,名为“秦哑路”,好奇怪的名字。

路名中的“秦”可能是取自“徐秦村”,但“哑”为何解?

没找到嘉定县地名录之类的书,当时又忘了向当地居民打听,疑惑了。

在这条路通往青竹园大门的一路上,不时会在路中间出现高大的银杏树,可能是以前村中的古建无存了,仅存这些古树作为凭证了吧。
 

 

南京有处小区也叫清竹园,然而此清竹园非彼清竹园,不过阴宅、阳宅用同一名,挺有意思。

虽然钱氏宗祠不开放,但钱大昕墓是完全免费开放的,两处正是走的两种极端模式,也挺有意思。

该公墓的整体环境,与青浦福寿园相似,南京目前还没有设计如此高雅的公墓。

不料,就在笔者即将拜谒竹汀先生之际,惨遭不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老墓区南区前东侧的一块草坪上,还散放着几件石刻,有体量不小的牌坊的云纹柱头残件2件、道光十年《恩荣登仕佐郎则武岳翁李老大人恩德碑》(下有龟趺、上缺碑额,旁边有一单独碑额可能是一套)、道光十一年《新城县汤家营重修娘娘宫碑记》完整石碑等,道光年间的这两通碑刻,不似江南风格,且娘娘宫碑明确是河北新城县汤家营旧物,疑似赃物。

就在笔者识读《娘娘宫碑记》的《碑阴题名》时,突然发现端着相机的右臂肘窝处出现上下两排共五、六个不及小指甲盖大小一半的红斑,后来有些红肿,但无明显疼痛感。

之后几日,红肿略微加剧,有炙热感,碰触则感觉轻微疼痛,皮肤表面出现溃疡,伤口极小,从创面看,自我判断似乎为虫(蛇?)咬伤口。

又过几日,红肿逐渐消退,溃疡处结痂,略痒,前后共计整十日方痊愈,符合溃疡自愈标准,但伤痕依旧可见。

直到4个月后,伤痕才完全消失,真是莫名其妙,无妄之灾啊!
 

按照园内路牌的指示,钱大昕墓算是位于公墓的最深处了,要走上一段路,方显恭敬。

放眼望去,在一片高大树木绿荫掩映下的,即是钱大昕墓所在了,如今整个墓地呈坐西朝东向。

登上两级台阶,就进入了钱大昕墓的墓道。

墓前入口处两侧各立一块文保碑,北侧是旧的嘉定县保碑,南侧是新的嘉定区保碑。

1992年1月1日,“钱大昕墓”被嘉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嘉定县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11月1日,“钱大昕墓”被嘉定区人民政府调整公布为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

文保碑之后,墓道南侧有一棵香樟树孤立,显得不是那么对称。

树后有一对石虎,石虎后有一对石马,皆为钱大昕墓神道石刻旧物。
石刻的尽头,有一座正面设四层台阶的高起平台,即钱大昕墓冢所在。

墓冢前置香炉、供桌,后为墓碑、墓冢。

在经历了“文革”的毁墓和1984年的修复后,钱大昕墓现在最大的看点是石像生。

《上海明墓》一书中介绍了不少明墓石刻,若以后再出《上海清墓》的话,钱大昕墓必是其中重点。

·据《上海老建筑·钱大昕墓》记载:

“嘉庆九年(1804年),钱大昕逝世于紫阳书院,享年77岁,后由其长子钱东壁扶柩归里,葬于嘉定外岗镇钱家墓地。解放后,政府部门曾对钱氏墓地作了多次修缮。现在的钱大昕墓,四周都用石块砌筑了挡墙,墓前竖有一块碑石,上面镌刻着由上海市图书馆名誉馆长顾廷龙先生书写的‘清钱大昕先生之墓’。墓前还设置石供桌,中央铺筑一条水泥通道。两侧有石兽护卫,墓地南侧还另筑一条50米长、1.5米宽的石径,瞻仰者可由此步入墓地中央,四周广植松柏等长青树木,整个墓区显得庄严肃穆。”

该记载只云修缮,却不提毁墓,显然是选择性失忆。

·据《上海文物博物馆志·钱大昕墓》记载:

“在嘉定区外冈镇徐秦村东约500米处,练祈河西岸。坐西朝东……
钱大昕墓墓区现占地450平方米,墓以块石砌呈长方形,长6.8米,宽6米,封土高约50厘米。上海图书馆馆长、书法家顾廷龙题写墓碑‘清钱大昕先生之墓’。墓碑前增设石供桌,墓前新铺石甬道,甬道两旁置有石马、辟邪各一对。墓区遍植松柏等常青树木。墓区南侧筑有石径,瞻仰者由此进入墓地。1960年公布为嘉定县文物保护单位。”
上文所指“辟邪”有误,应为石虎。

·据《钱文》记载:

“1966年该墓被毁。1984年11月,嘉定县文化局和上海市语文学会联合举办纪念钱大昕逝世180周年学术讨论会前夕,文化部门拨款重修钱大昕墓,在动乱中被损坏的石马等,也已整修护立墓旁,以供后人瞻仰。”

·据《嘉定县简志·钱大昕墓》记载:

“位于外冈镇徐秦村,练祁塘畔。清嘉庆九年(1804)十月二十日,钱大昕卒于苏州紫阳书院。翌年十二月初十与妻王氏合葬于此。王昶、伊秉绶、钱坫分别为钱大昕墓志撰文、书丹、篆盖。1962年公布为嘉定县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墓被毁,墓志由嘉定县博物馆收藏。1984年修复。修复后的墓园占地625平方米,墓碑‘清钱大昕先生之墓’为顾廷龙手书。墓前甬道两侧翁仲、石马为原墓遗物,南侧石马刻有‘詹事府少詹事钱公墓’等字,北侧石马刻有‘嘉庆十有五年十月造’等字。”

以上所列钱大昕墓被公布为嘉定县保的时间,有1960年、1962年等说法,与文保碑上公布的“1992年”不符;

修复后的钱大昕墓园,占地面积又有450平米和625平米等两说,未明孰是。


·据《江南胜迹·钱大昕墓》记载:

“位于嘉定县外冈乡徐秦村,练祁塘畔。墓道南侧石马有铭载:‘嘉庆廿五年十月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墓被破坏。1984年11月,嘉定县文化局与上海语文学会联合会召开纪念钱大昕逝世180周年学术讨论会时重建。顾廷龙重书墓碑。墓占地450平方米。现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南侧石马的刻字未见;这里刻字的内容是对的,但并非刻在北侧石马上,而是刻在南侧石虎正面两腿之间:“嘉庆二十有五年十月造”(见下图)。

 
·据《沪郊风情·今日钱大昕墓》记载:

“在嘉定县外冈乡徐秦村练祁河畔,有一处修葺一新的陵墓。墓地三面环水,风景宜人。柏树、冬青苍翠欲滴,枝繁叶茂。凭吊者循着墓地南侧的一条长40米、宽1米的石径即可步入墓地甬道。甬道两旁,翁仲、石马相对而立(均为清嘉庆时遗物)。这陵墓就是清代史学大师钱大昕之墓……
嘉庆九年(1804年)十月廿日,钱大昕病逝于紫阳书院,由长子钱东壁扶柩归里,葬于外冈钱氏祖坟。王昶、伊秉绶、钱坫分别为钱大昕墓志铭撰文、书丹、篆盖。志盖和志底是两块边长95厘米的正方形青石(今存县博物馆)。该墓毁于‘文化大革命’中,修复于1985年。修复后的钱大昕墓碑由著名书法家、前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先生题写。”
 

该墓前现存石像生,并无翁仲,而是石虎一对,石马一对,2组2对共四件,保存基本完整。

钱大昕官至詹事府少詹事,按清代中央部门文职官员品级,是正四品,钱大昕自云“官至四品可休”亦可证明。

根据《大清律》基本承袭《明会典》的规定,四品官员墓前可用石兽四件,即石马2、石虎2,因此,钱大昕墓保存的石像生旧物是齐全的,符合定制。

但是,根据规定,还应有望柱2、神道碑1,今已不可见。

从这4件石像生看来,清代的石刻明显不如前朝表现的生动,僵硬呆板,死气沉沉。

石马显得无精打采;石虎更是呆若木鸡,尤其那对眼睛,好像戴着两个啤酒瓶底一样,这是比暴突眼还要高度近视的体现吗?

清代石像生带年款的,长三角地区,以前只听说钱大昕墓这一例。

但是,此前笔者在扬州又发现过一例,即在阮元为其祖父阮玉堂墓前所立石马底座上刻着“嘉庆十二年”(参见《阮元墓》//blog.sina.com.cn/s/blog_3fe8ebaa0101g906.html),该款较钱大昕墓要更早一些。

2、钱大昕神道碑铭

·据《王文简公文集·卷四》收录王引之撰《詹事府少詹事錢先生神道碑銘》,全文辑录如下:

“儒者言義理、言治法,必溯源於經史;而經史之傳,遠者幾千年,多者數百帙。寫刻之譌謬,箋解之纷錯,老師宿儒終其身不能窮一藝,況乃囊括衆典,網羅百家,稽乎同異,鉤乎幽隱,確著其是非得失,筆之於書,以餉後人,其功在儒林,曷有涯涘。

我 朝有大儒曰嘉定錢先生,過目成誦,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精研經訓,尤篤好史籍,通六書、九數、天文、地理、氏族、金石,熟於歷代典章制度、政治臧否、人物邪正。著書三十五種,合三百餘卷。嗚呼!古之治經與史者,每博求之方言、地志、律象、度數,證之諸子、傳記,以發其旨。自講章時藝盛行,茲學不傳久矣! 國初諸儒,起而振之,若崑山顧氏,宣城梅氏,太原閻氏,婺源江氏,元和惠氏,其學皆實事求是。先生生於其後而集其成。當爲諸生肄業書院時,卽能會音韻之微。旣入館閣,與諸名流講習測算,曲盡中西二家蘊奥,同人多謝弗如。嘗與修《續文獻通考》、《續通志》、《一統志》、《天球圖》,於累朝官名、人名、地名,瞭如指掌。遼、金、蒙古國語世系,人所難曉者,罔不洞悉在胸。性好金石,凡有關史事者,不憚蒐討爲證佐。所著《廿二史攷異》一百卷,正傳聞之誤,訂字句之舛,於遼、金、元史梳櫛益詳,是書出而二千餘年之史可讀也。又著《三史拾遺》、《諸史拾遺》,廣攷異之所未及。著《三統術衍》,傳歆、固之絕學。著《四史朔閏攷》,明後代推步之失。著《元史氏族表》《藝文志》,補洪武制作之疏漏。他如《南北史雋》、《通鑑注辨正》、《唐學士》、《五代學士》、《宋中興學士年表》、《洪文惠》、《洪文敏》、《陸放翁》、《王伯厚》、《王弇洲年譜》、《疑年錄》、《恒言錄》,皆本讀史之餘薈聚而成。先生於儒術無弗習,無弗精,而專而致之於史,故其發明史學,自宋以來,莫與爲比。著《經典文字攷異》、《唐石經攷異》、《聲類》,大指謂經訓不明,由小學不講,故多於形聲求義理。著《潛研堂金石文跋尾》、《金石文字目錄》、《金石待訪錄》,

搜羅廣而鑒别精。至其《文集》、《養新錄》,貫串經史,本末隨舉,一義持論,出以和平,攷覈皆歸要典,則先生數十年讀書心得萃於是也。

先生初以詞章顯,有《詩集》傳世。乾隆十六年  召試, 賜舉人,授内閣中書。十九年會試中式,賜進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二十二年授編修,尋以兩次 大考高等,擢官至侍講學士,充 日講起居注官。三十二年乞假歸。三十七年補侍讀學士, 上書房行走,其年冬擢詹事府少詹事;先後充鄉試主考官者四,會試同考官者二。三十九年提督廣東學政。明年丁父憂,服闋,丁母憂,遂不出。先生淡於宦情,抱道自足。方歸田時,年四十餘。 天子知其碩學,嚮用維殷。而先生引疾不起,大肆其力於著述。里居三十年,歷主鍾山、婁東、蘇州紫陽講席,東南俊偉博學之士,咸願受業門下,弟子積二千人。噫!此可以觀先生之行誼矣!

先生諱大昕,字曉徵,號竹汀。先世由常熟遷嘉定。曾祖岐、祖王炯、父桂發,並邑諸生。以先生貴 贈祖奉政大夫、翰林院侍讀。父中憲大夫、詹事府少詹事。祖妣朱氏 贈宜人。妣沈氏 封太恭人。配王恭人,卽同邑光禄西莊公之妹也,先卒。子二:東壁,附監生;東塾,廩贡生。孫三:師慎,監生;師康,拔貢生,任祁門縣教諭;師光,業儒。曾孫四人。先生以嘉慶九年十月二十日卒,年七十有七。嘉慶十二年奉 旨祀鄉賢祠。先生之卒,與王恭人合葬嘉定城西外冈鎮火字原。青浦侍郎蘭泉公嘗誌其墓。今某復以隧道之文来屬。某素慕先生,乾隆五十五年先生入都祝 嘏,曾以所業請,蒙許可,又讀先生書,粗知梗概,不敢辭,謹撰次其學之大有裨儒術者,使揭諸石而系以銘曰:

子雲言儒,通天地人。入乎無間,周乎而垠。洪纖巨细,方策具陳。弗究弗宣,以卽于湮。先生好古,殫見洽聞,下窮九流,上探三墳。游圖書府,味道義根。發爲著作,磅礴昆侖。壯年獻賦,名動詞垣。 皇猷黼黻,拭目經綸。乃賦歸來,高臥江濱。授徒講學,師表羣倫。言容藹藹,德性恂恂。吁嗟長徂,垂二十春。幽塋數尺,不朽者存。鍊川之水,其流沄沄。厥澤衍溢,庇於後昆。千秋宗仰,式此墓門。”
 

3、钱大昕墓志铭
·据1998年第3期《东南文化》发表《清钱大昕墓志铭述异》记载:
“1966年‘文革’期间,钱大昕墓遭受破坏,而墓中出土的墓志铭幸免于难,由嘉定县博物馆收藏保存了下来。这合墓志铭为大青石制作,分志盖和志底上下两块,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00厘米,厚20厘米。志盖镌‘皇清诰授中宪大夫詹事府少詹事钱公墓志铭’共19字,分5行,篆书;志底镌墓志铭及序,自右而左竖书阴刻隶书,共39行,每行字数为45至48字,共1700余字。”

·据《春融堂集·卷五五》、《碑传集·卷四十九》、《续修四库全书》等书均收录王昶撰《钱大昕墓志铭》,但文献记载与出土的钱大昕墓志略有出入,全文辑录如下(不同处用括号标注):

“《(皇清诰授中宪大夫)詹事府少詹事錢君(大昕)墓誌銘(并序)》/
(光禄大夫  予告刑部右侍郎青浦王昶撰文/
朝议大夫江南扬州府知府宁化伊秉绶书丹/
文林郎陕西乾州直隶州州判犹子坫篆盖)/
乾隆十三年夏,昶肄業於蘇州紫陽書院。時嘉定宗兄鳳喈,先中乙科,在院同學。(因)知其妹婿錢君曉徵,幼慧,善讀書,歲十有五補博士弟子,有神童之目。及院长常熟王次山侍御,詢(以)嘉定(近日)人才,鳳喈則以君對。(侍御)轉告巡撫(宗室雅)公蔚文(喜甚),(檄)招(君)至院,試以《周禮》、《文獻通考》兩論,君下筆千(餘)言,(悉中典要。)於是(院長)驚異,(而)院中(諸)名宿莫不斂手敬之。後三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君獻賦,召試, 賜舉人,(官)以内閣中書(補用)。(明年入京,)與同年褚晋(搢)升、吴荀叔講《九章算術》。時禮部尚书大興何公翰如,(久)領欽天監(事),精於推步,(時來內閣,)(每)君與論宣城梅氏(之學)(及)明季利瑪竇、湯若望(、罗雅谷,日离月离、五星诸表,)(諸家之學,)(君)洞若觀火。何公(輒遜謝以爲不及。)又以 御製《數理精蕴》,(兼綜)(于)中西(法)(两家)之妙,(实总其全,)(君)悉心研究(探覈),曲鬯旁通。(故于平三角、弧三角、割圜八线,剖晰无遗。)繇是用以觀史,(則)自《太初》、《三統》、《四分》,中至《大衍》,下迄(元之)《授時》,盡能得其推(測)算之法。故於各史朔閏、薄蝕,凌犯進退强弱之殊,指掌(立辨)(而知其误,)悉(爲)抉摘(而)更(攷)定之。(初)君在書院時,吴江沈冠雲、元和惠定宇兩君,(方)以經術稱吴下(中)。(而)惠君三世傳經,其學必求之《十三經註疏》,(又求之诸子史并注,参之以/暨)《方言》、《釋名》、(《玉篇》、《广韵》、)《釋文》諸書,而(总归于/一衷於許氏)《说文》,以洗宋元來庸(熟鄙)陋。君推而廣之,(錯綜貫丳)更多前賢(体会)未到(之)處。(且)謂(古人屬辭,不外/形声相附、)雙聲疊韻(之秘/而其秘)實具於三百篇中;(雙聲,)即字母所繇始,初不傳自西域,(亦古人/皆說經家)所未(嘗)發者。(尤嗜金石文字,舉生平所閱經史子集,證其異同得失,說諸心而研諸慮。)(近)海内(言六书,如大兴翁振三、朱竹君、石君兄弟,高邮王怀祖、伯申父子,余姚卢召弓、邵二云,宝应刘端临,仪征阮伯元,阳湖孙渊如、洪稚存,金坛段若膺,皆同声相应也。尤嗜金石文字,访有所得,则句栉而字,比之考群书,以证其同异得失。)同好(者)如畢湘(纕)蘅、(翁振三、阮伯元、黃小松、)武虚谷、黄小松及振三、伯元,咸有記撰。而君更(最)熟于歷代官制損益、地理沿革,以暨遼金國語、蒙古世繫。故其攷據精密,多有出於數君之外(者)。所著《經史答問》、《廿二史攷異》、《通鑑註辨正(補)》、《元史氏族表補》、《(元史)藝文志》、《三統術衍》、《四史朔閏攷》、《金石文跋尾》、《養新錄》諸書,(凡二百馀卷行/悉流傳)於世。
君弱冠,與東南名士吴企晉、趙損之、曹來殷(张蒂时、汪韡怀、朱吉人)辈,精研風雅,兼有唐宋。(逮入/官)翰林十餘年,所進應奉文字及 (大考/御試)詩賦,恒邀 睿賞。故詩格在白太傅、劉賓客(之)間,(古)文法歐陽文忠、曾文定、(暨明之)歸太僕,(春/從)容淵(雅/懿),質有其文,讀(者知其/其全集,如見)爲端人正士焉(也)。
君入中書後,十九年,成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二十三年,大考,二等一名,)迁(擢)右赞善(尋遷)侍讀。(二十八年,大考,一等三名,擢)侍講學士,充 日講起居注官。(三十七年,改補侍讀學士。其年冬,)擢詹事府少詹事。
君以績學著聞(京師),秦文恭公輯《五禮通攷》及奉 敕撰(修)《音韻述微》,皆請相助。(其)時, 朝廷修《熱河志》、《續文獻通考》、《續通志》、《一統志》、《天毬圖》(各书),君咸与(充)纂修(官)。己卯、壬午、乙酉、甲午,充山東、湖南、浙江、河南主考官,庚辰、丙戌,充會試同考官。(又充會試磨勘官者三,充鄉試磨勘官、殿試執事官者各一。)京察一等者三。即於主考河南之歲,授廣東學政。明年(夏,以)丁父憂歸。先是君以(在/識讀學士,特命入直) 上书房(行走),授皇十二子書。每預内廷錫宴,(賦詩稱旨,)先(前)後蒙 賜福字、貂皮緞疋,恩  禮有加。蓋 上深知其硕学淹通(學行兼優),将(不)次简畀。顧君淡於榮利,(益以職分知足爲懷)嘗慕邴曼容之爲人,謂‘官至四品可休’,故於奉諱歸里,即引疾不再(復)出。嘉庆四年 今上親政,(垂)詢(问)君在家(形)狀,朝臣寓書,勸驾(令還朝),君辄(皆)婉言谢之(報謝)。是以林下(歸田)三十年,歷主鍾山、婁東(诸讲席/紫陽三書院),而在紫陽至十六年(之久)。門下士積二千餘人,其爲臺閣、侍從、發名成业者,不勝計,(蓋)皆欽其學業(行),(高其行谊,士林闻风兴起/樂趨函丈),(即)當事咸(亦均)以師道尊禮之。(而)今巡撫汪君稼門,待君尤(獨)摯云。
君諱大昕,號竹汀,曉徵其字,生雍正六年正月初七日,以嘉慶九年十月二十日卒於書院,年七十有七。君卒之日,尚與諸生相見,(口講指畫)谭笑不輟,及少疲,倚枕而卧,不逾時,家人走(趨)視,則已與造化者游矣!非(其)天懷静(淡)定,涵養有素(者),能(与于/如)此哉!
君先(生/世)自常熟(迁/徙)居嘉定。曾祖讳岐,(潜德弗耀,)祖(讳)王炯,父讳桂發,并(皆)邑諸生。(兩世)耆年篤學,(长厚有余/鄉里稱善人)。以君贵,贈祖奉政大夫、翰林院侍讀;父中憲大夫、詹事府少詹事;祖妣朱,贈宜人;妣沈,封太恭人;配王恭人,即鳳喈(之)妹(也),(婉娩/善記誦)有妇德,先君三十七年卒。君事廷闈以孝聞,待鄉黨宗族以(睦姻/婣睦)聞,而與弟大昭,尤以古學相切劘,故(厥)後以孝廉方正徵,賜六品頂带(戴),(亦稱儒者)。(他如/其餘)猶子:江甯府(学)教授塘、乾州州判坫、舉人東垣、(附监生繹、廪生侗/諸生繹、侗等),率能具其一體。文學之盛,萃于一門,亦可以覘(世泽/其流澤)矣!子二:東壁,(附监生/諸生);東塾,廪貢生,候補訓導,(昆季皆友爱),(咸)克守家學。女二:一適同(邑附贡生/縣諸生)、(侯补布政司理问)瞿中溶;一適青浦(县)諸生許(希冲/蔭堂),(并/皆側室)浦(孺人/氏)出。孫三:師慎、師康、師光,尚幼。東壁等自蘇州奉(君)柩歸家,將以(乙丑冬/今年)十二月初(六/十)日,合葬王恭人於城西外岡鎮(火/李)字之原,(先期具状/實)來請銘。嗚呼!昶長君四歲,回憶與君及鳳喈同居學舍,时距今忽忽五十七年,逮同年(同/通)籍,同官同朝,亦幾二紀,中間昶以(奉/出)使滇、蜀,(敭歷中外),與君别日較多,而音(書)問往還,無時不以學問文章相質。蓋著作淵源,性情趨向,有非儕辈(中)所得道其詳者。然则窀穸之文,非昶誰能盡也。鳳喈先以光禄寺卿(退/告)歸;(後)十二年,(而)君繼之;(二十九年/又十三年),而昶(始)以年屆七十,蒙 恩予告。三人者,所居百里而近,春秋佳日,常聚于吴中,諸弟子執經載酒,稱爲‘三老’。曾幾何時,而鳳喈先逝,君歸道山又期年矣!獨昶龍鍾衰病,(奄/淹)息牀第,且念企晉、損之(、来殷)諸友,更無一人在者,執筆而書君行事,(得无层欷感欢而不能自己耶/可勝悲夫!)銘曰:
博文約禮道所基,下包河洛上璿璣。三才萬象(谁测蠡/森端倪),君也閎覽兼旁稽。海涵地負參精微,儒林藝苑資歸依。龍蛇(入/妖)夢未告期,文昌華蓋沈光輝。丸丸松柏臨(练祁/湖湄),三尺堂斧千秋思。”

4、钱大昕墓朝向

据《沪郊风情·今日钱大昕墓》云:“不知是偶然的疏忽,抑或是亡者的遗愿,与传统坐北朝南的墓不同,此墓坐西朝东,自成一格。这也许是他还想望望练祁河的绿水轻波,看看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吧。”

另据《上海邻里》云:“听说钱大昕墓坐落在离嘉定不远的外冈乡,其墓碑面向原故居旧址——嘉定孩儿桥,这是钱大昕感情深处的寄托。可惜故园不再。不知自号‘潜研老人’的钱大昕先生,在冥冥深处眺望故园的心情如何?”

笔者认为,这两说皆不可信,理由如下:

(1)钱大昕墓的修复,不可能因为偶然的疏忽,随意更改其墓形制,应该会遵循原来墓地的大致布局,墓的朝向不会变;

(2)仅从现在的地理环境上看,练祈河位于钱大昕墓的北侧,和钱大昕墓朝向一致,亦是自西向东流淌,也就是说,练祁河是与钱大昕墓平行的,而不是前后关系;

(3)孩儿桥(望仙桥)的钱大昕故居原址,位于今望新社区,是在外冈镇的西面,练祁河的上游,钱大昕墓要是想面向故居的话,只能是坐东朝西,而不可能是坐西朝东;如今,将其故居搬迁到嘉定市区内,倒是位于墓的东侧了。

因此,笔者认为,钱大昕墓坐西朝东,应该是出于当年风水的考虑,具体原因未见记载,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以上两文毫无依据的胡乱揣测。

四、钱大昕祖墓

1、钱大昕祖、父墓

·钱大昕祖墓,据《光绪嘉定县志·卷三十一·古墓》记载(见上图):“赠奉政大夫文学钱王炯墓:十七都天圩,程晋芳表墓。子赠中宪大夫文学桂发祔。”
钱王炯,即钱大昕祖父;钱桂发,即钱大昕父。

由以上记载可知,钱王炯墓位于十七都、天圩,是现在的什么位置,笔者不清楚。

程晋芳为钱王炯墓撰写的这篇墓表,笔者尚未查询到,无法辑录。

子桂发祔,表示钱桂发墓就葬在钱王炯墓旁,两墓处于同一茔域内。

2、钱大昕母墓志铭

《小仓山房(续)文集·卷二十六·墓志》收录袁枚撰《钱太恭人墓志铭》,即钱大昕的母亲沈氏墓志铭,全文辑录如下:

“乾隆乙未,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上書房行走錢辛楣先生,督學廣東,奔封公喪歸里。服闋後,因太恭人年高,不復起,侍養七年。今秋,太恭人薨于嘉定里第。先生卜葬有日,屬枚銘墓。
枚伏念先生以績學清望,慹伏海内;于二千年金石文字,尤所詳審。枚不文,何能爲役?然此是何如重任,數百里外不他諈諉,獨通書命枚,或者覽所述作,其亦有以取之耶?知己之感,子姓之誼,均不敢辭。謹按其狀而銘曰:
錢太恭人,黃渡沈姓,生而媞媞,其儀端靜。習《禮》明《詩》,少成若性。長勤婦功,勛師以敬。歸我封公,小山中憲。式好無尤,雞鳴戒旦。旁如築里,上順尊章。小心精潔,令聞聿彰。饎爨雍爨,虔奉烝嘗。執針織衽,罔閑曛黃。煩撋泲莤,衣柔膳香。兩老康娛,戚鄰交慶。君姑有疾,恭人如子。夜不弛帶,抑搔診視。既歿而髽,毀瘠無已。屏斥佛經,恪遵士禮。慮舅神傷,晨夕曲體;稱說家常,俾舅色喜。舅也歡止,婦也勞止。以愛及愛,恩及小姑。姑嬪沈氏,與婿同殂。孤甥捧檄,遠官黎平。甥有稚女,伶俜難行。恭人留之,撫若孫曾。有娣有姒,如兄如弟。始也居同,後也室異。膢臘歲時,壺飧相繼。何以贈之?縓三纁二。族子彌甥,偶來起居。輒與情款,孔晬孔愉。弄藥爭花,紛其座隅。餘須侮甬,仁心矜哀。曰彼不才,方爲輿儓。何所不容,而督笞哉!以斯懿美,儲休啓佑。大順禠禧,鱗羅輻輳。篤生二子,大昕、大昭。蔞室以居,折葼以教。家素食貧,燃糠代膏。紡聲書聲,互答爭高。育成名儒,羽儀聖朝。聖主南巡,大昕獻賦。口銜日光,躬沾湛露。再捷南宮,再登瀛路。嶺海衡文,青宮作傅。嚴、徐抗肩,夔、龍接步。學士詹事,官階崇隆。宜人恭人,重疊晉封。花釵金鈿,其光熊熊。大昭淵雅,天生伯仲。指日速飛,雙丁兩宋。一婿五孫,咸光家弄。人之視之,門楣華重。誰知恭人,大行不加。身膺翟茀,手治枲麻。七緵之衣,二簋之享。熏熏熙熙,就兩家養。可逸勿逸,雖休不休。曰導榖氣,以消滯留。郗母神明,方希大耋。何圖春秋,止八十一!辛丑重九,厥後五日,離瑜復位,靈萱掩色。卜葬練川,與封公合。鬱鬱佳城,南岸矩角。詹事與枚,垂老膠漆。賞奇析疑,益我知識。詹事益我,實太恭人德;我感德不讓,敬撰銘文。千秋女史,視此貞珉。”

3、盛泾先茔

关于钱大昕家世及祖坟最精确、最详细的记载,无疑当属《潜研堂文集·卷四十九·墓碣》收录钱大昕撰《盛泾先茔之碣》,全文辑录如下:
“盛涇先塋者,錢氏始遷祖之所藏也。蘇、松之水,皆注于婁江、松江以入海,縱者爲浦,橫者爲塘,其稱涇者,特小小者爾。盛涇介于吳塘、顧浦之間,廣不過四五尺,不能容舟楫,相傳昔有盛姓者居之,鄉人讀盛姓爲直上切,并以氏斯涇焉。吾始祖自常熟之雙鳳里來贅于盛涇之管氏,貧不能歸,且樂其俗之樸而淳也,有田五畝,有屋兩間,夫耕婦耨,足以自給。既沒,而葬于涇之陽。

江、浙錢氏,多稱吳越武肅王之裔,吾始祖之遷,失其譜系,其出于吳越與否,不敢知也。自始祖之沒,迄今二百五十年,先大父在日,嘗訪求始祖遺事,欲著之族譜,而宗姻鄰里,俱無有能言之者。近世士大夫述家乘,往往崇飾虛譽,剿取一二故事可通用者,以文益之,此之謂誣其先人,非篤行者所取也。吾始祖行善于鄉,無有作奸犯科而麗于刑辟者,此則吾始祖垂訓之善,而流澤之長有自矣。

今秋,大人貽書大昕曰:‘汝備位侍從,爲人作銘志多矣,而先塋尚未有碣,是不可以闕。’于是大昕謹紀所聞,令族子坫以小篆書之,寄歸刻于貞石。乾隆三十有八年,歲在癸巳冬十月丙戌朔,二十九日甲寅。七世孫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學士、上書房師傅兼充三通館纂修官加一級紀錄四次大昕謹述。”

盛泾,如今的地图上不作标注,但吴塘、顾浦还是有的(见上图)。

笔者由此推测,钱大昕祖墓,大致位于外冈镇的南面,安亭镇的北面。

也就是今天“梅园二区别墅”的南面有一条东西向的路名为“国际路”,这条路连接的东端便叫吴塘,西端叫顾浦,中间恰好有一地名为“钱家宅”,可能是盛泾先茔的所在吗?

·据《钱文》介绍:“钱家祠堂是在距今四、五百年前的明代建立于嘉定县外岗镇(今西街)的,钱氏祖坟就在祠堂往东不远处。1804(嘉庆九年)十月廿日,钱大昕病逝于紫阳书院,翌年十二月由长子钱东壁扶柩归里,葬于外岗钱氏祖坟。”

笔者有些迷惑,这里所言“钱氏祖坟”,究竟是指代什么,是指钱大昕墓相对于作者而言是祖坟,还是指钱大昕祖、父墓,还是指盛泾先茔?

通过以上记载已知,盛泾先茔和钱大昕墓并不在一地;《光绪嘉定县志》中记载,钱王炯墓、钱桂发墓位于十七都天圩,而钱大昕墓则位于李十五图火圩,显然也不在一地。

那么,《钱文》所言钱大昕葬于外冈钱氏祖坟,究竟何指?


虽然钱大昕墓有公墓方的专人打扫,干干净净,但是避免不了蚊虫肆虐。

我们一行只待了一会儿,每人身上都喂饱了好些蚊子,诸葛兄祭出私家秘方配制的驱蚊剂也不管用,赶紧撤退。

夏天蚊虫甚多,不是探访名人墓的好时节。

PS:

感谢@西风残燳,友情提醒,钱大昕墓北侧石虎上亦刻铭文。

遗憾寻访当日,天气阴沉,又未随身携带水,视线不佳,真没能看出来,错过可惜。

该铭文未见记载,虽文字不多,但识读之后尚存疑惑,以后有时间另起一篇专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