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辨释

 四地闲夫 2020-09-28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朱熹注:“复,反也。”“反”即“返”,回返,还原。盖朱熹以为“礼”乃“理”,人道本该如此,然私欲常使偏离,克制自己回到正轨,所以训“复”为“反”(返)。而事实上,“礼”乃“圣人”所制,虽说“圣人因人情而制礼”,但毕竟是为了约束人,规范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未必尽合人性之本真,只是“圣人”以为美好而应该如此而已。且孔子所言,未必想到理学家所说的那些“义理”来,只是认为那些“礼”“郁郁乎文哉”(《八佾》),希望人们实行而已。我觉得,当训“复”为“履行” “实践”。“复礼”,就是实践“礼”,践行“礼”。

《说文》:“㚆(复),行故道也。从夊,畗省聲。”段玉裁注:“㚆,行故道也。‘彳’部又有‘復’,復行而㚆废矣。疑彳部之復乃后增也。”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 fú)的省形。后来繁化,加义符“彳”( 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其本义是“行故道”,即回来,返回。“行故道”也是行,故引申有履行,实践,践履之义。如《论语·学而》:“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朱熹注:“复,践言也。”

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未行此道,何言复?孔子主张礼有所损益,并非步趋旧礼。礼乃人之行为规范,如“邻有丧,舂不相” “礼闻来学,未闻往教”之类。古人见面行揖让之礼,今人见面行握手之礼。时代不同,礼也会有所不同。复礼,不是回到旧时代,而是践行新时代的礼。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其他如恭、宽、信、敏、惠、孝、悌、忠、恕、义等等,都是由“仁”衍生出来的。“仁”的基本含义是人与人相亲爱。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都可以归之于“仁”。“仁”是发自内心的友好,与人为善,是从我做起,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仁”是内心存有的一种情感,它的外在表现是“礼”,所以孔子常常仁礼并言。“仁”存于心,“礼”行于外。内外心行一致,“仁”道始成,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朱熹又注:“归,犹与也。又言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之人皆与其仁,极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杨伯峻先生从朱注,先生说:“归仁,‘称仁’的意思。”所以把“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译为“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

钱穆先生说:“然仁为己之心德,以存诸己者为主,不以外面效应为重,且亦无此速效。”钱先生认为,“言天下于此归仁,原义当谓苟能一日克己复礼,即在此处,便见天下尽归入我之仁心中。”所以译“只要一天能这样,便见天下尽归入我心之仁了”。

尽管两位先生对“归”字的解释不同而导致译文有异,但似乎都认为孔子是在告诉颜渊一己如此而给自己带来的结果。孔子不轻许人以仁,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在孔子看来,“仁”,要人一辈子来修养,他自己就是七十岁才“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仁者关注的是自己做什么,做得怎么样,“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以颜渊的修养,不会在意别人的“称许”,“克己复礼”更“无此速效”,钱先生说的是。

但“苟能一日克己复礼,即在此处,便见天下尽归入我之仁心中”,这种“大而无当”的话,孔子也不会用来训诲弟子。

我以为,孔子答颜渊“问仁”,非答颜渊一人,是在诠释他学说中“仁”这个概念,如同学术讲座。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就是仁。“克己”,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私欲;“复礼”,就是时时事事依礼而行,出处语默,进退行藏,一切都遵循礼,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果有一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这样做了,那么人类社会就会进入到仁的境界。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是孔子的一种憧憬,是他人生的终极追求。要实现这个目标,一个人克己复礼不行,一家人克己复礼也不行,要全社会的人都这样做。“一日克己复礼”是一种假设,“天下归仁焉”是这种假设实现之后的结果。从语言角度讲,“天下”关乎前后两分句,意思是“一日天下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求句式简洁匀称,将前一分句的“天下”省略了。这句话,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译作:“有一天都这样做,那中国就回到‘仁’了。”稍胜杨伯峻先生和钱穆先生的译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