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辨,引领学生向更深处漫溯

 豫语乡音 2020-09-28

葛红敏   

     河南师范大学毕业, 高级教师,确山县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写读创”教学研究核心成员。

思辨,引领学生向更深处漫溯

一篇文章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该怎样设计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其自主学习?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是整体感知与局部品读的结合,应该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辨的学习活动。抓住契机,巧妙设置思辨问题,对整个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的形成尤为重要。近年,笔者在这方面做了几点尝试,与同仁分享。

一、由题目引发思辨,打开阅读之门

文章题目往往蕴藏着文本的重要信息,有的交代人物,有的点明情节,有的蕴藏情感。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设置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把题目中的重要信息提炼出来。

如教学《囚绿记》,我利用文题设计如下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囚”绿?2、我“囚”住了那抹绿吗?为什么?3、如何理解作者“囚绿”的行为?接着分析绿色位于光谱的中间,是平衡色。象征着和平、友善、希望和生机,我们“求”之不得,可作者却偏偏要“囚”住它。有悖常理之举,让人不得其解,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理清其中缘由,就要研读课文了,主动研读课文比按老师要求被动读课文效果要好的多。三个递进式的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带出一个新的问题,三个问题解决完了,学生对课文的研读也到了一个较深的层次了,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思维活化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

又如学习《窦娥冤》时,由于《窦娥冤》是元杂剧,距离学生很远,语言文字不太好理解,再加上元杂剧特有的形式,学生对这类文本不太感兴趣,为此我从题目入手,围绕“冤”字设置如下问题:1、俗语常说比窦娥还“冤”,知道窦娥怎么“冤”吗?阅读文章,找出窦娥的“冤”。2、窦娥的“冤”说明了什么?3、窦娥对此做了什么?从中我们能看到窦娥是什么样的人物?这样就绕开学生不喜欢、没兴趣的内容,直奔主题内容,在解决主题内容的同时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可谓是一箭双雕。

二、由文眼促动思辨,让阅读纲举目张

文眼对文章的结构、形式起着纲领性的作用。因此,抓住“文眼”来设置思辨问题,能引领学生走向深度阅读,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荷塘月色》的文眼,我在教学时根据文眼设计如下问题:1、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不宁静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怎么做?我们如何排解自己的不宁静?学生一下子变得兴奋了,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当学生议论到一定程度时,我及时收住话题,带领他们走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看看朱自清是怎样来排解心里的不宁静的?学生很容易解答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兴趣正浓,我又给出第二个问题:作者为排遣心中的不宁静来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有什么新发现吗?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前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答出,“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光”。后一个问题就有点难度了,但有了前边的铺垫,学生也能迎难而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我又问:“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月光”在作者的笔下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美景该是让人流连忘返,为什么作者又惦念起江南了呢?这样,就把学生往思考引向了文章的主题。一个“惦”字,解答了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也含蓄地透露出朱自清忧国忧民的心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解读文章的一把钥匙。巧用文眼设置思辨引领阅读,就可以纲举目张。

三、由导语巧设思辨,营造阅读期待

导语是一篇文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的契机,利用导语巧设思辨,不但给学生带来新奇、亲切的感觉,而且还可以引领学生往深处阅读,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觉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景中。

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智慧。蔺相如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诸葛亮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老迈的烛之武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有了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他们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巧设思辨,激活课堂思维,表面上看是老师上课提问的艺术,实则上是教师在对文本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信息进行筛选提炼、优化组合的教学策略,同时也是以把握学情为前提,传授知识、启发思考、培养语文素养的教学艺术。细读文本,深入研究字、词、句、章,总会有不同的发现,选准契机,设计出适合文本、适合学生的思辨问题,是帮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深阅读、深教学所必需的,这也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语文。

课堂教学设计只有抓住契机,精当进行思辨,才能真正的深度解读文本,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才能引领学生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9期

余永海:学好语文读为先  教好语文由写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